任各行各業如何大起大落,醫院永遠人山人海,或許就是這個原因,給很多不諳世事的高考考生造成一種錯覺:報考臨床醫學吧,將來當醫生,肯定好找工作。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醫院確實川流不息,醫生的薪資待遇也確實可觀,但如何從一名醫學生,變成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卻是一個讓人感到無解的問題。
(相關資料圖)
進不去的三甲,回不去的縣城,985高校醫學生分享現狀:進退兩難
你的理想是什么?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給患者和家屬帶去生的希望……,類似的話,可能不止一次地出現在無數同學的作文里。
于是,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其他行業可能會被考生挑挑揀揀,但是醫學類院校的招生熱度永遠居高不下,在很多不諳世事的高三考生眼里,只要考上了醫學院,報考了臨床醫學,就等于自己已經站上了手術臺,拿起了手術刀。
然而現實真的沒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簡單,小王同學是上海本地考生,高考時發揮穩定,順利的考上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復旦大學醫學院,本以為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是小王夢想的起點,但是不成想,從進入到大學開始,小王同學就不斷在被打擊中一步一步走來。
本科階段時,小王同學的學業壓力真得很大,小王同學自認為很努力,但是相比身邊那些高考分數遠遠高過自己的外地考生來說,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本科階段結束,對于其他專業的畢業生來說,可能已經有能力賺錢工作,自己養活自己了,但是對于醫學生來說,本科畢業也僅僅是個階段性的勝利,考研是醫學生們繞不過去的坎。
小王同學在大學里一直成績平平,保研資格肯定是沒有了,于是小王同學也成了萬千考研大軍中的一員,但一路磕磕絆絆走來的他,在大神遍地的考研大軍中,連續兩次考研失敗,今年能不能等來好消息,還是一個未知數。
面對這樣的處境,小王同學感慨自己真的是進退兩難,如果自己不是名校醫學生,可能會考慮報考一所不那么卷的學校,上岸也能輕松一點,至于工作,那就等畢業了再說。
如果自己不是本地考生,也可以考慮報考老家的學校,畢業之后回到老家找個工作,再不濟回到自己老家的小縣城而已好,至少自己的一身本領,有個發揮的地方。
而不是像如今這樣,向上被卷成麻花,仍然等到“下鍋”的機會,向下又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進不去的三甲,回不去的縣城,就是小王同學的處境。
學醫之路布滿荊棘,布滿未知,想要報考的考生還需三思而行
醫生這份工作,薪資待遇好,社會地位高,工作穩定,不用擔心“中年危機”,優點真的是一籮筐,說都說不完,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考了醫生的優勢就選擇報考,同學們還是有些過于草率了。
拋開醫生的這些優勢,考生們還要明白,成為醫生的路上布滿荊棘,布滿未知,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就憑著一腔熱血報考,那小王同學結局可能也會成為很多同學結局。
首先,畢業生要面對的一大難關就是學業時間長,當身邊的高中同學已經在自己的領域里小有成就時,醫學生可能還在讀書規培,是個行業里最不起眼的小嘍嘍,這種心理落差,自己能不能接受,也要提前做好準備。
其次,學習周期長,也就意味著自己,可能很大的年紀了,還需要伸手和家里要錢,所以家庭的經濟能力能不能負擔得起一位醫學生的所有費用,也不容忽視。
最后,即便熬過了一些苦難,最后能不能如愿進入到自己心儀的大醫院工作,可能依舊是個未知數,很可能付出的辛苦很多,最后依舊只是一個小醫院的小醫生,或者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掉了隊,最后努力付之一炬,一切從新開始。
筆者寄語:
2023屆高考考生,也進入到了百天倒計時階段,這個時候,考生們應該也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臨床醫學如果在考生的考慮范圍以內,那么提醒大家,在考慮醫生這份職業的優勢時,也千萬不要忘記考慮自己需要面對的挑戰,知己知彼,方能報考。
話題討論:你覺得臨床醫學專業值不值考生報考?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