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志峰 編輯/馬媛媛)3月16日上午,河南地產商建業集團旗下代建業務上市平臺中原建業(9982.HK)舉行上市以來首次年度業績會。
盡管去年下半年至今,建業集團深陷流動性危機、裁員等負面輿論漩渦,旗下各大上市平臺股價因此大跌,但中原建業的年報數據卻顯得頗為亮眼。
數據顯示,中原建業2021年度營業收入為13.01億元,較2020年增加13%;年度凈利潤為7.7億元,較2020年增加13%;凈利潤率高達59.2%,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核心凈利潤為7.85億元,較2020年增加13.9%。
業績會上,中原建業實控人胡葆森也直言,中原建業股價大幅下滑也主要受建業地產的影響。
但對于公司前景,胡葆森十分看好,“當行業面臨危機時,河南各級政府都很重視建業。”
消息發布當天,上市首日就破發15%,接下來一路走低的中原建業股價迎來少有的大漲22.5%,報收0.98港元。不過,相較3港元/股的發行價,不到一年時間內總跌幅依舊高達67.3%。
超九成收入來自河南
數據顯示,中原建業的代建項目主要位于河南省,2021年度,來自河南省的項目共計收入12.08億元,占總收入的92.8%。
而除河南省外的項目收入在同比大幅增長了137.3%的情況下,僅為9342.1萬元,占總收入的7.2%。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地產開發業務的普遍下滑,2021年度中原建業代建業務依舊保持不俗增速。
根據財報,2021年度,中原建業新簽代建項目87個,同比增長8.8%,新增合約建筑面積1002.1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7%。其中,中原建業在管項目的合約銷售金額為402.75億元,同比增長17.4%;合約銷售建筑面積626.1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8%。
截至上年末,企業在管項目261個,在管項目建筑總面積3097.4萬平方米。其業務范圍涵蓋119個市縣;其中,河南省內100個市縣、省外19個市縣。
管理層表示,河南平均城鎮化率不到60%,低于全國水平4個百分點,城鎮化率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我們認為未來的增長潛力非常的大,是中國經濟的未來新的增長引擎。”
“政府對建業不會視而不見。”在胡葆森看來,這便是建業對基本盤的底氣所在。
“建業30年一直在河南省,市場占有率達10%左右,現在輕、重資產合計在建面積5000萬平方米,納稅排名全省前三。”胡葆森反問,“你如果是一個省長、市長、縣長,你會不會支持建業?”
不過就今年前兩月經營業績來看,中原建業前景卻似乎并不理想。根據企業披露數據,2022年1-2月,中原建業銷售額21.77億元,同比下降40.1%;合約銷售面積35.8萬平方米,同比下滑43.2%。
對此,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解釋稱,過年返鄉置業一直是中原建業重點銷售期,但是今年返鄉置業受到影響。“不過,相信1-2月階段性的下跌已經過去。”
“無任何借款,維持凈現金狀態”
去年9月,一份建業集團向河南省政府發出的求救信《關于企業出現重大風險和危機并請求幫扶救援的報告》廣泛流傳,初次暴露出這家河南最大房企的流動性危機。
根據彼時求助信內容,受汛情和疫情影響,建業地產銷售和回款下滑,已累計產生各種經濟損失逾50億元。到了去年10月,由于融資渠道、營運和財務靈活性下降,穆迪和惠譽等評級機構也紛紛下調對建業地產的信用評級,展望維持“負面”。
隨后不久,建業集團內部便悄然間開始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用以“瘦身”、“節衣縮食”以求緩解流動性壓力。
建業直言,面對特大暴雨災害加上三次疫情疊加的發生,要“刀刃向內”、“刮骨療傷”。
2月14日,建業集團旗下四大上市平臺中的三個同步更換CEO,建業地產、建業新生活及中原建業聯合發布關于更換首席執行官的公告,三個地產“老將”被推至臺前。其中,加入建業20多年的馬曉騰獲任為中原建業首席執行官。
一系列動作,無不透露著這家地產商的搖搖欲墜,以及“河南首富”胡葆森內心的不甘。
不過,幸運的是,中原建業作為集團輕資產代建服務平臺,無需承擔土地取得及項目開發費用,因此現金流情況似乎并未收到集團影響。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原建業的合約負債為3.93億元,較2020年12月31日的4.74億元下降17.2%。
并且,財報特別指出,中原建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75億元,無任何借款,維持凈現金狀態。
接下來,建業集團表示,隨著政府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力度,缺乏專業操盤開發經驗的城投公司、投資公司手握大量土地待盤活,擁有強烈代建需求;在去杠桿大背景下,房企債務信用風險壓力巨大,代建企業無資金杠桿壓力的優勢更加凸顯。
下一步,中原建業擬加大對政府代建、資本代建拓展力度,探索創新政府代建合作模式,加強對高能級城市覆蓋,專注盈利能力和周轉效率,使企業規模迅速擴充。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