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以來,國內多家半導體設備企業披露了2023年半年報。盡管過去一年半導體產業步入下行周期,多家企業受消費需求疲軟拖累,導致上半年整體業務、財務表現不佳,不過,國產半導體設備企業在上半年取得較好的業績表現,營收、凈利潤雙雙大幅增長。
盛美上海、中微公司和萬業企業等均在上半年情況總結中提到,公司在客戶拓展、市場開發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和新產品得到客戶認可,取得穩步增長。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在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下,國內下游用戶擔心未來斷供等風險,進一步推動了國產設備發展。據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預測,2023年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收入增長38%左右,將達到817億元。國產化依然將是投資主線,但相較于前兩年,國內半導體設備投融資熱度以及估值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資料圖】
在手訂單充足
今年上半年,在國外市場環境變幻疊加國內市場推動影響下,國內半導體設備產業加速前行。從已經公布的A股半導體設備公司訂單和業績來看,不少企業逆勢增長。
8月24日晚間,中微公司2023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5.27億元,同比增長28.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03億元,同比增長約114.4%。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得益于在國內外持續獲得更多客戶的認可,公司的刻蝕設備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實現收入為17.22億元,同比約32.53%;公司的另一主打產品MOCVD設備實現收入2.9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4.11%。
中微公司稱,在國際最先進的5納米芯片生產線及下一代更先進的生產線上,公司的CCP刻蝕設備實現了多次批量銷售,已有超過200臺反應臺在生產線合格運轉。公司的ICP刻蝕設備不斷地核準更多刻蝕應用,迅速擴大市場并不斷收到領先客戶的批量訂單。MOCVD設備在新一代Mini-LED產業化中,在藍綠光LED生產線上繼續保持絕對領先的地位。
同日,萬業企業中報也顯示,因公司旗下凱世通和嘉芯半導體在晶圓廠客戶的設備國產化項目中均取得顯著成果,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9億元,同比增長134.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9億元,同比增長318.10%。其中,自2023年以來,凱世通已生產、交付多款高端離子注入機系列產品,并新增了兩家12吋芯片晶圓制造廠客戶,新增的訂單金額超1.6億元,涵蓋了邏輯、存儲、功率等多個應用領域方向。
除中微公司和萬業企業外,盛美上海也因半導體清洗設備以及其他半導體設備有較大增長,實現營收16.10億元,同比增長46.94%;凈利潤4.39億元,同比增長85.74%。
對此,德聯資本董事總經理方宏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國內外環境影響,一方面國內制造廠會重點考慮國內設備公司,包括試用機會。另一方面,確實這幾年國內半導體設備廠商能力提升得非常快。
“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本土化設備企業的服務確實更好,一旦設備賣進去,有任何問題或者軟件需要升級,基本隨時響應。”方宏稱。
估值出現回調
從市場表現來看,A股半導體設備板塊呈現回調態勢。相較于前兩年,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的估值也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業內普遍認為,國內半導體設備公司的估值確實相比較兩年前變得合理,甚至有的企業出現估值倒掛。
方宏稱,半導體設備估值倒掛這個問題不是從2023年才開始,其實從2022年甚至是2021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出現了。此前,因為一些空前的機遇,大量的投資機構涌入設備,乃至再上游的零部件,所以催高了估值,但到今年估值已經有所緩和,甚至有所回調。
方宏同時指出,這種回調是有區別的。對于有一些真正有技術能力且得到大廠認可的設備公司,很可能會快速進入一個業務爆發期。那么另外一類就是一些主攻細分設備的初創公司,面臨的機會越來越小,不排除還是有機會。
瑞銀證券中國科技硬件行業分析師俞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跟海外主流公司20多倍到30倍的估值相比,也不能說國內的估值非常便宜。估值說到底最后反映的還是對增長的預期。國內刻蝕機市場的國產份額已經超20%,清洗也已經達到30%至40%,比較合理的假設是60%左右。有一些企業估值變得相對正常,但這不代表沒有機會。
平安證券近期發布研報認為,半導體周期有望呈現U型反轉。從國產化率來看,材料和設備等領域的國產化率最低。AI半導體持續催化下,半導體周期拐點已現,下游行情待復蘇,將推動半導體新一輪周期開始。
(編輯 袁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