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從發展裝配式建筑、積極打造綠色低碳建筑,到憑借優勢延伸產業鏈,布局水治理、固廢處置、環境修復等生態環保領域,今年以來,建筑領域上市公司全方位向“綠”轉型,布局正酣。
上個月,中國建筑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龍口-小布安置區)項目38棟裝配式住宅樓全面封頂,并進入整體精裝修階段。這是廣州市裝配式建筑樣板工程,項目整體裝配率超55%,其中養老院地塊裝配率高達70.4%。“該項目相較于傳統工期縮短30%,減少構件50%模具,減少建筑垃圾80%。”中國建筑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道。
“建筑業逐步進入存量競爭時代,疊加‘雙碳’目標指引,推廣建筑工業化,發展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和智慧建筑,已成為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談及行業現狀,陜西建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義光向記者說道。
據張義光介紹,集團正大力推進建筑工業化,著力打造綠色建筑智造產業園區,建設集設計、研發、生產、施工、科研于一體的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同時,公司也在圍繞綠色建造,加強綠色建筑技術的研發及推廣,建立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等。
水治理領域也不乏建筑龍頭的身影。中國建筑10月底披露,全資子公司中建發展擬以17.06億元收購中建生態環境100%股權。據悉,中建生態環境是中建集團涉水運營業務規模最大的企業,主要從事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黑臭水體治理等環保業務。
上海建工、安徽建工等則將目光投向生態修復領域。如安徽建工組建了生態環境設計、建設、科研等機構,投資建設了一批礦山塌陷區治理、城市水環境治理、航道治理修復等工程項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