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nèi),中產(chǎn)家庭已經(jīng)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原版推娃路線。然而在英語名師Ben看來,很多家長對孩子學習的規(guī)劃和認知均出現(xiàn)了誤區(qū)而不自知。不管是原版路線還是進國際化學校,都不是孩子學好英語的靈丹妙藥。而很多時候,家長看似是在走“捷徑”,其實是讓孩子繞彎路……
支持外灘君,請進入公眾號主頁面“星標”我們,從此“不失聯(lián)”。
文丨柯察金? ? 編丨Leon
(資料圖)
英語學習?好像也沒什么好討論的。相比近些年素養(yǎng)教育的八仙過海,英語早就是各個家庭推娃的“地基工程”。
可話說回來,即便是對不少一線城市的“原版娃”家庭而言,孩子的英語學習仍有若干“未解之謎”:
比如,為什么很多孩子啟蒙很早、發(fā)音很好,托福雅思考試成績并沒有那么驚艷?
為什么孩子閱讀了大量原版小說,乃至請了外教,英語能力還是會在某階段碰到瓶頸期、卡著上不去?
為什么有些孩子學習條件那么好、資源那么多,對英語學習卻提不起興趣?……
和有過十多年英語教學和教材研發(fā)經(jīng)驗的Ben老師聊過后,外灘君所受啟發(fā)頗深。
以上看似是不同的問題,但在Ben看來,它們所折射出的核心是一致的,那就是:家長對孩子學習的規(guī)劃和認知出現(xiàn)了誤區(qū)。在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家庭后,令Ben感慨的是,孩子的英語學習,亟需家長突破語言學習的認知局限。
孩子的英語學習,
亟需家長打開認知格局
這么多年來,“原版路線”成了越來越多中產(chǎn)家庭的標配。
原版英語啟蒙,甚至已形成一套模式化的“組合拳”,即動畫繪本加分級閱讀、原版教材再加外教課等。這個路線上,不再是人跡罕至,而是被踩出了清晰的道路。
不過,Ben本人不是很喜歡“原版娃”的稱謂。他覺得這個叫法往往會給家長一種錯覺:覺得自己的孩子和國外孩子真的是同樣的英語水平。真實情況呢?除了發(fā)音可能差不多以外,哪哪都有很大差距。
1. “英語好”的標準是什么
“當孩子的水平可以輕松應對像高考這種難度系數(shù)很低的考試,家長會認為孩子已經(jīng)把英語徹底掌握了,接下來把學習時間都擠給其它科目,英語只需要吃老本足矣。這個思路,真的危險且短視。”
原版路線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孩子的口語說得很溜、發(fā)音很標準。但是,距離成為一個“高知”、“高智”的英語使用者,大多數(shù)原版娃都還有很長距離。所謂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對口齒流利度的癡迷往往是一葉障目,使家長看不到英語學習背后的底層邏輯。
“究其原因,我們對‘英語好’的標準實在應該做一下更新,不能再停留在20年前了。我們總是說要像一個native speaker,如果僅僅像一個平庸的native speaker有什么意義?孩子的國際競爭力在哪里?”
Ben判斷一個孩子的英語能力,不是看考試分數(shù)、發(fā)音或者流利度,轉(zhuǎn)而看的,是邏輯、思考能力和認知深度。如果說前者是“英語好”的參照標準,那么后者才是絕對標準。
2.國際化學校的孩子也補課
Ben在北京的多所國際化學校里,輔導過學生英語。他眼里,這些孩子自信陽光,單聽他們的英語發(fā)音和交流的流利程度,幾乎與英美的小朋友無異。
但是,到了學術(shù)英語能力方面,問題很快暴露出來:他們不僅在學術(shù)英語的呈現(xiàn)中有較多的語法錯誤,更重要的問題,是邏輯思維不到位。
“你聽他們講了一大串,其實是東一句西一句,無法構(gòu)成嚴謹?shù)恼撌觥!?/p>
學生們偶爾也會吐槽外籍教師劃水、水平參差不齊。結(jié)果是,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在國際化學校就讀,照樣要出來補習各個學科,包括托福SAT等標化考試。
可見,家長相信走原版路線抑或進國際化學校,就能讓孩子英語頂呱呱,顯然是不那么現(xiàn)實的想法。
3.找準英語學習的導向
就難度而言,原版引進教材遠高于國內(nèi)傳統(tǒng)教材——所謂原版娃,從本質(zhì)上來講也屬于提前學習更高難度的內(nèi)容,繼而對學國家教材的孩子進行降維打擊。可是這種比較有什么勁?
”
原版娃本應是把眼光朝向國際,要向同等學歷的國外優(yōu)秀學生看齊,對標他們的能力和思維水準,而不是跟國內(nèi)那些欠缺資源的學生比英語口語,這種比較是自我矮化。
通過英語超前學習,再把時間留給其它科目,Ben覺得這種思路的短視之處在于,沒有把英語當做一個看世界、鍛煉思維以及提升認知的途徑,而僅僅是為應付考試,刻意尋找的所謂“捷徑”。
在Ben看來,大家都在說逃離內(nèi)卷,可普通人逃離內(nèi)卷的最好方式,不正是向外延伸么?
我們可以參考印度人是怎么在歐美國家開枝散葉的——英語,是向外尋求機會的必備技能。而漂亮的考試成績和口語發(fā)音,都只是光鮮的表皮,如果不能在孩子今后向上游的過程中有所助力,那么這樣的英語學習沒有任何意義。
反過來講,若以“知識和認知構(gòu)建為導向”為原則指導英語學習,一切都更加自洽和順其自然——這種導向,強調(diào)孩子的認知和語言能力深度綁定:
比如愛好歷史的孩子用英語在世界史中遨游,愛好地理的孩子用英語去解鎖新的地圖,愛好科學的孩子用英語去獲取更多新知……
這個過程中,只有大量新鮮事物源源不斷涌入,不斷塑造孩子的知識廣度和認知深度,才能讓孩子覺得英語是真的有用的載具,而不是永遠存在于考試的一個項目。
英語學習,只是為了考試,或是只是作為原版娃取得暫時的優(yōu)勢,邏輯上都是本末倒置。
一旦孩子們通過認知和語言“雙向奔赴”的方式學習,在獲得用英語深度表達輸出能力的同時,也不大可能出現(xiàn)發(fā)音和表達的短板。至于標化考試成績,更是屬于水到渠成。
做到托福110+和雅思8+不容易,但做到這些,也只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配置,不意味著孩子的英語能力已經(jīng)登頂。“這分數(shù)更多的,是標志他們今后可以獨立自學、自我成長,不再需要家長老師的輔助了,但不代表終身學習可以停止。”
Ben接觸過一些令他印象深刻的家庭,父母自身的英語水平未必多好,但給孩子規(guī)劃時,一開始就是以“知識和認知構(gòu)建為導向”為導向。
比如有個北京的學生,托福第一次考試就拿了115分,他平時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看新聞、看書,平時休閑時也在聽BBC廣播;他聽廣播不是為了學習英語本身,單純地對世界正在發(fā)生什么很感興趣,英語就是他了解外部信息的載體。
這個學生在說英語時,Ben能很明顯感覺到他與其它孩子的不同:“在短短一分鐘內(nèi),便能做高密度的、大量的輸出,關鍵還能邏輯縝密,言之有物,也可以看到他對很多問題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和見解,并能夠準確表達出來,思維能力明顯高于同齡人。”
其實,這是英語學習的真正意義所在。語言不可能與文化脫鉤,也不可能與孩子的知識和認知體系脫鉤。搞清楚這個定位,需要家長在孩子的啟蒙階段就打開認知格局,不能只學語言不學人文。
突破原版娃的瓶頸期
在“原版路線”中,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提供大量原版書籍閱讀。像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紐伯瑞金獎系列等,都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作品。
但是,有不少家長向Ben表達了同樣的困惑:
孩子平時的英語閱讀量明明很大,但為什么感覺實際英語能力提升很慢,未達預期?
1. 泛讀 “迷人眼”
這個問題,如果以Ben所提倡的“知識和認知構(gòu)建為導向”觀之,仍可迎刃而解。
首先,孩子能夠喜愛英語讀物并愿意閱讀下去,這是非常好的事情,證明家長推娃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成功。
不過,從孩子“認知構(gòu)建”的角度出發(fā),“閱讀量大但提升小”的孩子,往往只是做fiction(虛構(gòu)類作品)方面的泛讀。
這種泛讀的欺騙性非常之大。孩子看似讀了一堆,實際一直是受故事線的指引——閱讀過程中,不認識的單詞可以跳過,少量困難的語法也不阻礙劇情的進行。
如果只是做fiction的泛讀,家長又缺乏意識或能力去設計檢驗環(huán)節(jié),孩子的閱讀就像走馬觀花,只是關注到浮在表面的、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
那些沒有掌握的細節(jié),會被一直擱置,同時因為缺乏深度的反思和思考,一旦孩子面對難啃的non-fiction(非虛構(gòu)作品)或者托福雅思閱讀,弱點就很快暴露出來。
2. 由淺入深
Ben的建議,關于兩個方面:
一則,fiction過渡到non-fiction,是孩子學習英語的必須,也是人生開智的必經(jīng)之路。
在低幼階段,孩子以fiction為主沒有問題,但在進入到中學之后,思維認知能力進入新的臺階,在這個重要階段,non-fiction應當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當然,這中間會有個過渡期。現(xiàn)在不少原版娃在小學三年級就能達到五千左右的詞匯量,Ben建議先嘗試一些non-fiction的雜志,通俗些沒關系,如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這類高質(zhì)量的自然人文科學雜志;這之后有了一定積累,可以選擇一些大點的部頭的書(10萬字左右),同時培養(yǎng)終身閱讀習慣。
二則,精讀和泛讀應當緊密結(jié)合起來。
泛讀用以構(gòu)建孩子的閱讀習慣,而精讀,尤其是non-fiction的精讀,則真正使孩子與同齡人拉開差距。
精讀不僅包括搞定閱讀中所出現(xiàn)的模糊和不確定(單詞和語法),通曉文章的邏輯和作者的寫作手法;
同時,也要有相應的題目去檢測孩子對文章的理解及對新詞的運用,能夠用英語復述或總結(jié)文章;
更深層面,還包括critical thinking(審辨式、評價式思維)的訓練。
Ben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便將critical thinking作為課程的核心組成部分。
舉個小例子
比如有一篇文章談“保護中亞珍稀動物雪豹”,里面提出的困境,是當?shù)啬撩駷榱吮Wo牲畜不受傷害、有時候只能射殺前來偷襲的雪豹。
文章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幫助牧民搞農(nóng)家樂經(jīng)濟,以抵消掉牲畜的損失。但既然Ben堅持的導向不僅僅是解析單詞和句式,他非常不滿足于這個方案。
在課堂上,Ben通過更多的提問,引導學生對這個方案本身提出質(zhì)疑。例如,旅游在中亞高海拔山區(qū)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么(天冷大雪封山?jīng)]有游客怎么辦?這些偏遠的山區(qū)本來就交通不便)......用這樣的方式引導孩子從氣候地理角度出發(fā),去論證一個方案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在培養(yǎng)孩子critical thinking的過程中,有兩個點很重要:一是引導孩子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一步步地思考問題,二是有充分的背景知識(大量閱讀)足以支撐他們展開論證。
相比徜徉在童話和魔法的世界的泛讀,精讀少了些輕松和有趣,也正因此,需要家長的悉心引導,給孩子打牢基礎。
對于原版娃來說,精讀的資源其實很多,也就是各類原版教材。它們都有著比較充分的精讀環(huán)節(jié)設計,像Reading Explorer,Unlock,Think,Reach Higher等等。
國家地理一瞥
Ben在很早的時候就接觸到國家地理系列,所以他本人偏愛Reading Explorer教材。圖片一流,文筆一流,包羅萬象。
不過從總體來說,各類有口碑的原版教材做得都很用心,不用擔心它們的質(zhì)量。
“家長不需要對選教材這件事太過糾結(jié),重點是讓孩子把教材吃透,切忌囫圇吞棗。”
3. 一定要給外教提要求
此外,也有一些家長會發(fā)現(xiàn),自己花了很多錢去請外教,結(jié)果收效甚淺。
在Ben看來,外教當然是很有用的,尤其是在低幼階段。別的不說,可以幫助孩子的發(fā)音更地道,只是,作用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而逐漸減小。
為了最大程度地用好外教,Ben建議家長,直接明了地跟外教提前做好溝通。
很多外教如果不打招呼,他們的方法很單純,就是讓孩子“在玩中學”,但對于中國家庭來說,“快樂”和“成效”之間顯然需要做一個更好的平衡——要知道,國外的精英私校也從來沒什么快樂教育。
圖源:Pexels
和外教提前溝通的內(nèi)容包含兩方面:
一是糾錯,家長可以要求外教在課堂中記錄孩子在發(fā)音、語法、用詞等方面出現(xiàn)的錯誤,為了不打斷課堂的流暢性,這種糾錯工作可以放到最后幾分鐘來做;
二是要求外教更多地啟發(fā)孩子的critical thinking,具體的做法比如在教材基礎上引入一些社會話題,和孩子討論思考,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并在這個過程中提升邏輯思維。
家長作為甲方,不用不好意思跟外教提要求。外教利用得不好,甚至不如請經(jīng)驗豐富的中教;利用得好了,則對孩子突破學習的瓶頸期很有幫助。
學英語是馬拉松,
孩子怎么堅持下去?
學英語是漫漫征程,很多選擇留學的孩子在出國后才明白,國內(nèi)的語言學習是多么真空。
孩子的厭學情緒,是家長的一大難題。其實若以“知識和認知構(gòu)建為導向”,孩子便不容易出現(xiàn)學不下去、抵觸的情緒。
1.把英語變成探索興趣的工具
在啟蒙階段,家長需要做的很關鍵的一件事,是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并激發(fā)孩子用英語探索乃至深耕這個領域。
如果孩子學英語時發(fā)現(xiàn),自己學一門外語只是為了把蘋果翻譯成apple,把已有的生活和認知再翻譯一遍,而沒有任何新鮮內(nèi)容的加入,那么放棄就是遲早的事。
因此,讓孩子持續(xù)學英語的唯一秘訣就是:英語要能夠滿足孩子的求知欲——就像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檢索到很多新鮮事物,英語要變成互聯(lián)網(wǎng)那樣的窗口和工具。
孩子的興趣有可能是變化的,會歷經(jīng)一些放棄與反復,這需要家長的用心觀察和足夠的耐心。
2.培養(yǎng)英語牛娃,家長能做的有很多
很多家長有誤解,覺得自己英文好才能教孩子,但實際上,就算完全不懂英文也可以。
比如,家長可以跟孩子親子共讀一本書,孩子讀原版,英語不好的家長就讀中文版。
在閱讀完后,家長仍然可以跟孩子展開討論,為孩子提供他們這個年紀還想不到的一些認知視角。
早在上個世紀,就有學者指出,孩子在學習外語時所遇到的主要瓶頸之一,是其當下的認知水平。
也就是說,母語的學習、認知能力強,外語的能力也會更強。吉姆·卡明斯教授著名的“冰山理論”認為:乍一看,雙語似乎是浮于水面的兩塊獨立的冰山,但實際上,水底下是相連的——母語和外語的深層概念具有共性,或者說相互重疊。
所以,家長能做的事情其實很多,無須干著急,也無須操之過急。
Ben強調(diào),作為家長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設置過高的參照標準和期待。
尤其在孩子的英語啟蒙階段,家長如果設置太多教學感和任務感很重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很自然會抗拒。
英語輸入和輸出可以巧妙地安排在日常的家庭活動中,家長也可以隨口問孩子的感受,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答。但是,不要強調(diào)結(jié)果,比如“你聽懂了么”“這個意思你get到了么”……孩子的興趣就是在“念經(jīng)”中消磨光的。
用Ben比較專業(yè)的話總結(jié)就是:讓孩子成為英語學習活動的主體,而非被考察的客體。
和Ben交流不到一會兒,外灘君就感受到,他遠遠不止是一個“英語老師”或“英語培訓者”——盡管他的很多學生都是托福雅思高分選手——而更像是一位習慣深入思考的Educator,教育者。
最近,Ben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他認為,我們應該去鼓勵孩子成為生產(chǎn)者。
和生產(chǎn)者相對應的,是消費者。普通人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在消費。不管是吃穿住行,還是刷手機,甚至包括學習,也是在消費他人提供的資料。
如果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一直是扮演這樣“消費者”的角色,被告知好好學習才能有更豐厚的報酬,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產(chǎn)者意識是缺乏的。社會在飛快發(fā)展,能讓孩子脫穎而出的,恰恰是生產(chǎn)者思維。
學習英語也一樣,可能大多數(shù)孩子都還是習慣消費書籍,消費電影,消費學校里老師提供的知識,但如果要真正把英語當做一種有效的技能,不妨鼓勵孩子轉(zhuǎn)換身份,做主動的生產(chǎn)者。
現(xiàn)在有很多孩子已經(jīng)這樣做了。比如一些年紀非常小的娃,落落大方地在油管、B站建立自己的賬號,用英語去做vlog、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想法。這些在新生代中出現(xiàn)的風潮,以傳統(tǒng)觀點看來可能是“不務正業(yè)”,但恰恰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總而言之,家長給孩子規(guī)劃的英語學習路線可以是個性的,多樣的,但不要是為了學英語而學英語。以構(gòu)建知識和認知為導向,孩子能發(fā)現(xiàn)更大的、更精彩的世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