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班
最近有個新聞挺火,網紅鐵頭死磕新東方,搞得杭州教培機構暑假紛紛關門避風頭。目前鐵頭和幾個網紅組團要去別的省打,各地機構如臨大敵。
因為是社會新聞,所以很出圈兒,雞娃不雞娃的,都可以看到,且眾說紛紜。目測新聞網站留言,還真是多數人不支持補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學習本來是件好事兒,中國古代典籍和故事故事里,從來都少不了從小是如何刻苦、如何擇師、如何狂卷的。即使革命戰爭的艱苦年代,小英雄們也要排除萬難,學習讀書寫字。
為何到今天,“勸學”倒成了“不許學”呢?
其實這事兒吧挺復雜的。
一方面,卷學習的人太多,分數線就上去了。結果是孩子們越來越累,但該考上啥的,還考上啥,只是大家都付出了更多的成本。
另一方面,即使是大課,收費也不低,結果是有人補得起有人補不起,看起來是一種顯而易見的不公平。也會帶來有人傾家蕩產去給孩子補課,家庭負擔過重的問題。
還有一方面,確實有些機構故意制造、傳播焦慮,搞得卷學習的年齡段越來越低,孩子的童年越來越短,學習的時間越來越長,身心方面的考量,弊大于利。
所以國家隔幾年就會有相應的政策,給校外培訓降降熱度,規范規范,都是好心好意,沒毛病。
國家希望的是,真正聰明適合從事科研等高端職業的娃,通過義務教育就能自驅努力、脫穎而出。其余笨的懶的,都去從事低端一點的行業,畢竟哪里都得有螺絲釘。
但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就跟古代那些美德故事里說的道理一樣:人如果下定決心要卷,誰也攔不住。沒有燈,抓螢火蟲也要看書;沒有困難,制造困難也要上。
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誰知我,三更燈火五更雞。
只要有人,就有競爭;只要有考試選拔制度,就會有明里暗里的努力和補課;只有懸梁刺股聞雞起舞,才會有春風得意折桂登科。
很多家長不想讓孩子當螺絲釘,只想逆天改命。有關系的搞關系,有錢的搞錢,聰明的希望通過競賽更高端,普通的希望憑借補課上個好學校。
更多家長其實不想跟著卷,經濟、心理壓力都很大,但又怕越落越遠,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報班、搞學習。
曾幾何時,補課是小眾的游戲。我們上學時,誰家如果請家教,只能說明兩件事——這個孩子跟不上,是個學渣;這個家庭真的很有閑錢。
因為那時候沒有培優的概念,只要還算聰明、自覺,穩穩上大學。但后來不愿意娃當螺絲釘、重視教育的父母越來越多,培優性質的補課隨之出現。
教培大范圍興起后,某種程度上降低了補課的門檻,雖然學費仍然很可觀,總歸是更多娃能參與培訓了。
一個事物,降低某個門檻的同時,勢必也會調高某個門檻。比如,我們那個時代,600分就可以清華北大;現在這個時代,600分你北工大都進不去。
好,現在有政策不許補課。可架不住整體的社會期待已經變了,家長們洶涌磅礴的需求在,市場在,學校們掐尖搶娃的欲望在,渠道在。
誰會嫌自己的娃或學生太聰明,學得太多呢?
新東方和學而思樹大招風,無論國家打,還是民間打,都是先打它倆。絕大部分網紅和家長,只能摸到這二位的門兒,誰讓他們裝修得那么醒目,那么輝煌呢。
鐵頭的策略也是對的,打掉了這二位,絕大部分本來是被裹挾的家長就沒處上課了,心里會舒服一些,內卷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但對那些堅定培訓的家長來說,無論如何也可以找到地方補課,即使要花更多的錢,承擔沒有保障的風險,像地下黨一樣東躲西藏,也一定要補。
學而思、新東方越做越大,內卷的基數就會越來越大,不是個好事兒。
學而思、新東方轟然倒下,就會出現鯨落,散作滿天星,也不是個好事兒。
自己不想學,看別人學不得不跟著學,這個心理是正常的。
自己不想學,通過舉報拉著不讓別人學,這個心理是不太好的。但放在歷史長河中看人性,說實話也不稀奇。
教培這個事兒就是這么復雜,有機構做太大肯定不好,完全沒有價格規范分層教學服務保障一流的大機構存在呢,也不好。
正是因為如此復雜如此矛盾,才會有兩家巨型機構被反復打倒又反復爬起的糾結過程。當然,這就不是咱們普通家長操心的事兒了。
當家長的只關心一件事,孩子的前程。
下了決心要擇校要補課的,無論如何也會找到上課的地方,這事兒誰也攔不住。
本來就想躺平的,還是會隨著政策執行的程度仰臥起坐。一會兒難受,一會兒糾結,一會兒痛快,一會兒后悔。
那么到底誰家孩子最終折桂呢?天賦論的我認為,其實還是本來就該折桂的那些自驅娃,就是擱古代擱現代擱加加減減世代里,都會登科的那些人。
笑世人慌慌張張,吵吵鬧鬧,最終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徒強求。
圖片 | 網絡截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