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的一些公辦幼兒園,低下了曾經高傲的頭顱,紛紛下調了招生門檻。
不僅沒有戶籍要求,甚至連“四證”(務工就業證明、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全家戶口簿、北京居住證)也不再要求。有些幼兒園甚至為了搶奪生源,推出“老帶新”優惠活動,托育費居然還可以打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馬上要送孩子入園的家長,心里笑開了花,這些曾經打爆咨詢電話、擠破大門都難以報上名的幼兒園,現在連人頭都湊不齊了,甚至有很多地方的幼兒園進入了關停潮。
為何短短三四年,家長和幼兒園就進行了角色互換,從“一園難求”變為“一孩難求”了呢?
01
幼兒園關停潮的背后
是生育率持續下跌
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雖然帶來了短暫的生育高峰,但自此,中國的出生人數就開始逐年下降。
下滑幅度之大、速度之快,超乎預期。
更令人揪心的是,一個社會一旦陷入長時間的低生育率,就很難反彈。這就是經濟學上的“低生育率陷阱(low fertility trap)”理論。
第一,低生育率是個惡性循環:出生人數少,未來年輕婦女的數量也會變少,未來生育的孩子數量也會下降。
第二,低生育率會逐漸改變社會生育觀念:比如,獨生子女一代會逐漸強化“只生一個孩子”的生育觀念,未來對丁克、不婚不育的接受度也大幅提高,傳統的“多子多福”生育觀念已被扭轉。
第三,老齡化社會導致經濟增速下滑,年輕人賺不到錢,生不起孩子,生育意愿進一步下降。
總之,低生育率一旦開始,很難徹底扭轉。
幼兒園關停潮也許只是第一張多諾米骨牌,未來小學、中學、甚至大學都可能會面臨招生難的問題。
目前,韓國就已經出現這一現象。
2023年,韓國約有147所小學沒有招到一年級新生,這一數字在2022年是121所;韓國某高中2022年只招到45名高一新生,最后為高一新生集體辦理轉學,并決定待所有學生畢業后關閉;在韓國2023年大學春季招生中,有14所大學的26個專業無人報考,還有一些大學由于學生數量太少選擇合并。
近幾年,臺灣地區高校也遭遇了招生寒潮。2022學年有19所大專院校的新生注冊率不足6成,去年是7所,增長了171%。
回看我國大陸地區,2022年,小學招生數超過1700萬人,而出生人口為956萬,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內,小學生源也會萎縮一半。
再看大學,2022年普通本科+專科招生967.45萬人,已高于出生人口數(956萬人),未來十幾年內,隨著招生人數下降,高校教師縮編的可能性會非常大,總不可能所有人都上大學吧。
所以,隨著生育率的下降,幼兒園關停潮的到來,未來會有不少人群和行業受到沖擊。
02
哪些人群和行業會受到沖擊?
幼師群體
過去十年,我國幼師隊伍大擴張,從2012年到2022年,幼兒專任教師從147.9萬人增加到319.1萬人,增加了171.2萬人。
但隨著幼兒園入園人數下降,即使幼師人數不再擴張,也有一大批已入職的幼師會面臨失業,何況每年還有二三十萬的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進入職場,這些人將何去何從呢?
根據我們之前在《“35歲”迫近,中年職場人如何轉行轉崗?》一文中曾提到,轉行轉崗最重要的原則是——
順著自己的技能比較優勢,遷移到技能相近但趨勢向上的崗位。
我們測算了和幼師技能相關度最高的十大目標職業,如下表。
除專業知識以外,幼師的核心技能還是社交智慧——溝通、引導、組織活動的能力,社交洞察力,還有關愛和幫助他人的技能。幼師轉行到育兒師、理療助理、編舞、藝術教師、社區服務管理人員等職業,技能的遷移會相對順暢。
北京的劉阿姨在做了6年幼兒園老師后,就選擇轉行做了一位育兒嫂。都是和孩子打交道,之前幼師的經驗對她轉行的幫助很大。而且,之前幼師專業的相關知識令她在育兒嫂行業中占據一定優勢,上手快不說,遇到的困難也相對較少。而且,雖然新生兒數量少了,但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上升,育兒嫂的市場需求還在水漲船高。
除了月嫂,舞蹈老師也是很多幼師轉行的選擇之一。湖南32歲的孫老師和遼寧30歲的羅老師,就從幼師轉行做了兒童舞蹈老師。孫老師從小就學過跳舞,以藝術特長生身份考入了師范學校,畢業后當了一名幼師。本身就喜歡孩子,幼師的經歷也讓她更加容易和孩子們打交道,轉行做兒童舞蹈老師更是十分順利。
產科相關群體
不僅是幼師,其他和孩子相關的行業都會受到波及。
比如,產科床位過剩這一現象,其實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
2020年,廣州的分娩量只有19.55萬,是近10年的最低值,比2017年下降了近10萬。
我們團隊的成員表示,今年年初在北京某三甲婦產醫院分娩時,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就住上了單人間。而幾年前,該醫院病房爆滿,曾經有產婦被迫入住儲物間的事情發生。
不僅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五六線城市,同樣存在產科空床現象。東北有些產科醫院的床位空置率更是達到30%以上。去年有新聞報道,東北某四線城市,一家婦兒專科起家的醫院正被拋售,前幾年光景好的時候年收入超千萬,如今只剩一百多萬,直接縮水9成。號稱“最能生”的山東省,2019年后多家三級醫院縮減1/3的產房。
未來,不知道前幾年韓國產科醫院倒閉的新聞,會不會出現在中國。
我們測算了和助產士技能相關度最高的十大目標職業,如下表。
憑借醫學知識和社交技能,助產士轉行到醫美咨詢師、理療師、健康管理咨詢師、產后康復師都會相對順暢。
但除此之外,母嬰相關的行業也會受到波及,比如月子中心、教培、中小學教師等,未來可能都會受到影響。
03
升學率會更高嗎?
學區房會不會消失?
有人說,如果以后學校都招不滿學生,這不是好事嗎?那升學率肯定會提高啊,或許人人都能上大學了。
實則不然。以韓國為例,學校招不滿的結果是學校關停,人少了,學校也少了。人均資源增加了嗎?當然沒有。
說到這里,又不得不提一個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學區房。
學生少了,大家都有學上,是不是意味著學區房會崩盤呢?
我們的回答是,優質的教育資源永遠是稀缺的。
面對生源萎縮,“渣小”首當其沖,“普小”也會受影響,“牛小”永遠擠破頭。即使是“多校劃片”政策推出之后,家長們仍在計算哪個片區上“牛小”的概率相對更高,家長們對于稀缺優質教育資源的競爭,仍在推動學區房價格的上漲。
例如,過去兩年,北京二手房市場冷淡,但頂級學區房仍然堅挺。
以北京為例,盡管2021年房地產市場出現較大波動,2020年到現在,整體均價上漲5%左右(從2020年初的5.8萬/平方米漲到2023年2月的6.1萬/平方米),但是海淀區的蜂鳥家園,同期均價從14萬元/平方米,到現在的16萬元/平方米,漲了14%。為啥?不就是因為蜂鳥家園“百分百”對口“一流一類”的中關村三小嘛!(數據來源:安居客)
再比如天津,河西區二手房成交量占和平區、河西區、南開區三區總成交量的55%,也是因為河西區好學校多。
我們總以為人少了,平均資源就多了。
但其實,我們缺的不是學校,而是好學校。因此,對于優質學位名額的競爭依舊會很激烈,學區房依然有價值。
所以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是,馬太效應加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頂尖學區房仍會相對堅挺,而教育資源較弱的普通學區房,可能會受到沖擊。
寫在最后
新生兒減少,人口結構改變,老齡化程度加劇。延遲退休已經不再是“會不會實施”,而是“什么時候實施”的問題。
未來已來,面對人口結構的改變,對職業的沖擊是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
關于如何轉行轉崗,我們團隊曾經發布了
中國職業技能發展數據庫:如何“卷”贏就業寒冬?
需要的同學可以添加“課代表”領取。
相關閱讀:
“35歲”迫近,中年職場人如何轉行轉崗?
進來看看自己多少歲才能退休
(觀點 / 惠璇 主筆 / 嫚玲 責編 / 江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