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今年3月14日是什么日子嗎?
沒錯
正是第4個“國際數學日”
(資料圖片)
(也被稱為“π日”)
值此“佳節”
何不一起來給大腦做一場有氧體操?
首先考考大家:
關于圓周率,你能背到小數點后幾位呢?
接下來
請跟隨小編一同回憶一下
那些曾經“折磨”過你我的數學公式
現在還記得多少?
以上難度等級為小編主觀劃分
由于數學水平有限
若有失偏頗還求各位大佬放過
(文科小編瑟瑟發抖中)
·
·
·
·
·
·
·
·
·
·
數字,簡潔至極又包羅萬象
一眼看來令人頭皮發麻的符號公式
也許在不經意間傳達著隱秘的情思
那唯有知己之間方可會心感動的浪漫
正是數學世界無與倫比的獨家魅力
(注:此種折線愛心函數是由計算機設計運算實現的,源自笛卡爾的心型曲線函數)
也許對有些人來說
數學是學生時代的噩夢
足以讓人敬而遠之
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數學是一個浪漫、深邃而神秘的世界
江蘇就有許多優秀的數學人才
讓我們走進他們的故事?看他們與數字共舞
華羅庚
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在解析數論方面取得的成就廣為人知。他開創了“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在20世紀40年代就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其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一生出版了《堆壘素數論》《指數和的估價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數論導引》等學術著作,堪稱中國數學學派的開創者和中國近代數學的奠基人。
吳新謀
1910年4月14日出生于江蘇省江陰縣陸家橋鎮,數學家,中國偏微分方程研究事業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組建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微分方程研究室,編寫了我國第一本偏微分方程論教材,為建設我國這一領域的研究隊伍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在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理論領域首創的“零積分”方法(后演變為一般文獻中所稱的abcPQR方法),受到了K.O.弗里德里希斯等著名學者的重視和引用。
惲之瑋
1982年11月2日出生于江蘇常州 ,數學家, 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2012年,惲之瑋因在表示論、代數幾何和數論等方面的諸多貢獻,獲得"拉馬努金"獎,被譽為現代數學的青年領袖之一。2017年,惲之瑋、張偉因為發現證明了函數域中的高階Gan-Gross-Prasad猜想而獲得了科學突破獎中的“數學新視野獎”。
符號、數字、公式
這些看似冰冷的元素
孕育出人類文明的星火
上至蒼穹宇宙
下至人類自身
我們向真理靠近的每一步
都離不開數學的力量
科技自立自強
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而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
也是重大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
今天這個“國際數學日”
就讓我們沉浸在奇妙的數學世界吧
文案:鄧曉琦 李欣怡(實習)汪啟暉(實習)
美編:鄭玲玲
前端:李璞
編輯:王蘇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