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九派新聞特約評論員 舒圣祥
全國政協委員陳偉志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一份名為《關于推進全國中考、高考英語科目改革的建議》的提案,內容包括:取消初中、高中英語的主科地位。全面取消小學一二年級英語課程,降低英語課程在初高中教學中的比重,改進和優化中考、高考英語命題,側重考查英語表達與溝通能力。
今天,我們的孩子該怎樣學英語?這個議題,算是全國兩會的老生常談了,最近幾年總能看到類似議案提案。無論是建議取消英語主科地位,還是降低英語教學比重,核心意思無外乎是,英語在我們的基礎教育體系中不能占比太高,孩子們不應該在學習英語上花費太多精力。甚至曾有政協委員指出,“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深受其害,荒廢正常的學業,使整個中國的教育質量遭到毀滅性打擊,漢語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
針對類似建議,教育部門事實上已經做出一些調整,比如《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中,語文科目課時比例為20%—22%,外語為6%—8%;再比如《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外語必修課時僅占必修總課時的7%,明顯低于語文數學。但是,取消英語主科地位之類的聲音依舊很常見,盡管所謂三大主科的說法,本身并非來自官方定位。
學習外語,是睜眼看世界的需要。1950年,為了向蘇聯學習技術,國家大力推廣俄語教育。從1983年起,高考新增了英語一科,英語成為基礎教育重要科目。為什么我們這么關注英語教育?有人說,因為90%以上的人日常工作用不到英語,花費那么多時間學習一門工具性知識,得不償失;可是,高中數學甚至初中數學的很多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被用到的概率又有多少呢?
平心而論,如果僅就讀書來說,英語還是很有用的,而且,越是往上讀書越是有用。別的不說,各行業的頂尖論文基本都需要用英語在外國期刊上發表,很多國內高校的某些課程也是全英文教學,高科技行業用到英語的機會更多。從職業發展的角度說,英語好絕對是一大優勢。就算真的完全用不到,所謂技多不壓身,學好英語至少掌握了一項技能,參與社會競爭時也會多出不少機會。
不得不說,很多類似建議,可能并不是真正從教育角度考慮。倘若真的將英語從基礎教育體系中去除,想必不會耽誤那些大城市相對富裕家庭的孩子們繼續學習英語,但是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特別是農村的孩子,可能真的就會接觸不到英語了。這無論對他們將來繼續深造還是就業找工作,都只會是很大的劣勢。如果說不會彈鋼琴沒有才藝,還只是讓農村的孩子們沒那么“優雅”,可如果連英語也不學了,會不會進一步加深階層固化?董宇輝們還能靠著勤奮和努力走出農村,參與大城市的激烈競爭嗎?
情感的應該歸情感,教育的應該歸教育。英語該不該降為副科,就教育論教育,當然可以討論;怕只怕,很多類似建議只是基于文化自信考慮,不愿看到英語和漢語“平起平坐”。這種過度聯想毫無必要,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現。隨著漢語的世界影響力不斷增強,學習漢語的老外相信也會越來越多。孩子們的英語到底應該怎么學,尊重教育規律始終應該放在第一位。學習英語無損我們的文化自信,真正的自信者亦無需過于糾結。
【來源:九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