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即將開幕,經濟發展也必將成為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今年是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后的第一年,如何搶抓經濟復蘇窗口,打開社會經濟發展新局面,是一項充滿期待又不乏挑戰的任務。
上海有著自己的解法。
新年伊始,上海接連發布《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計劃》《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等文件,指明了新階段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上海著力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強勢開局;高端制造業擴產增能、擴大招商“朋友圈”、讓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上海經濟在韌性中昭示著信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盡管外部形勢嚴峻,但上海有底氣。”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唐憶文對觀察者網表示,把握好結構性機遇,發揮創新人才資源集聚優勢,從提升競爭力等方面著手,上海不僅有望實現5.5%以上的經濟增長的樂觀目標,也將進一步為中國式現代化做出上海貢獻。
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上海,正處于新的時代坐標,踏上一段嶄新征程(IC photo)
今年增速目標5.5%以上,“上海是有底氣的”
去年,上海全年經濟走出了一個“V”字,二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大經濟下滑,但隨著復工復產加快推進,上海經濟觸底反彈,在上半年GDP被北京超過后,上海全年GDP重回全國城市榜首。
這種韌性從何而來?
“首先離不開政府及時出臺的各種政策支持。”唐憶文說,去年3月底,上海市政府出臺了“抗疫助企21條”;5月底出臺了“經濟恢復和重振50條”;9月底又出臺“穩增長22條”。正是這些政策切實解決了企業的實際困難,提振了市場信心,拉動上海經濟自6月起快速持續復蘇。
2022年8月18日,上海閔行電機廠線圈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制造線圈定子,上海企業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澎湃影像)
惠企政策,貴在落地。唐憶文提到,通過領導干部的實地走訪,協調解決實際難題,及時與外資外企溝通對話,種種措施極大提振了市場信心。去年,上海實際使用外資239.56億美元,可比增長0.4%,創下歷史新高。
另一方面,這種韌性與上海自身的經濟結構不無關聯。
唐憶文表示,近年來上海一直在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培育新動能,產業競爭力比較強,在經濟快速復蘇中發揮了根本作用。上海的金融和信息服務業一直保持平穩增長,在經濟增速驟降的去年二季度,上海金融業仍舊保持了6.1%的同比增速。同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等服務業也實現了5.3%的同比增長,可以說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
上海社會科學院近日發布的《上海經濟發展報告(2023)》指出,上海新發展動能引領了城市經濟復蘇;上海持續推進強化戰略科技力量,促進新動能快速成長;內外部因素共同促進上海外貿快速恢復;以及促消費政策有效地推動了城市消費的復蘇等。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在疫情期間基本保持正常運轉,這為疫情后的復蘇重振奠定了基礎。”唐憶文說。
2023年1月9日,上海,外高橋碼頭,一艘來自沙特的"海豐廣州"輪停靠碼頭(澎湃影像)
擼起袖子“拼經濟”,上海動作為人矚目。
春節假期一結束,上海就立刻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發布了《上海市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涵蓋27大項195項任務舉措。
在《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計劃》中,上海提到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為:經濟綜合實力在提質增效中穩步提升,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等,并根據總體要求重點提出了十二個方面的工作。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報告預測,2023年上半年上海將延續2022年的緩慢復蘇態勢,基于去年前11個月的數據分析,有望實現樂觀情景下5.3%的經濟增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