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越來越近,會對我們就業有什么影響?有人說:“現在就業已經夠卷了,延遲退休意味著適齡勞動力增加,工作不就更卷了嗎?”還有人擔心,現在年輕人就業本來就難,老人遲遲不退休,年輕人的機會不就更少了嗎?我們就來聊一聊,延遲退休對就業的影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工作的三種類型
按收入節奏劃分,工作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青春飯型、第二類是細水長流型、第三類是越老越吃香型。
青春飯型的特點是:年輕時收入較高,但隨著年紀增大收入會降低。典型的職業有:明星、模特、導游、空乘、運動員、程序員等;細水長流型的特點是,收入一直很平穩,典型的職業有公務員和事業編;越老越吃香型的特點是,隨著年紀增大收入會增高,典型的職業有:醫生、律師、教授、作家、咨詢師等。
我國哪種類型的職業最多呢?是青春飯型。這是由國家發展階段決定的。過去我國勞動力便宜,經濟發展快,而現在我國經濟增速在放緩,勞動力變貴了。很多企業為了生存,會優先聘用更便宜、更有干勁的年輕人。所以,不論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白領行業,還是以建筑、制造加工為代表的藍領行業,普遍都存在著中年危機。這說明,年輕人相比中年人更具求職競爭力。
二、年輕人和中年人想做的工作不一樣
但為何青年失業率又這么高呢?2022年12月,我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其中16歲~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16.7%,遠高于平均失業率。
青年失業率高有兩大原因:
第一,年輕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對就業期待也高。但因技能與崗位的錯配,短時間內難以找到心儀的工作。這也不奇怪,這代年輕人的成長伴隨著互聯網、房地產、文娛、金融等行業的崛起,這些行業也成為了他們心儀的就業方向。但當他們畢業后卻發現,這些行業已經過了高速增長期,崗位普遍過剩了。
第二,年輕人的生活負擔相對較輕,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工作不滿意可以辭職,反正試錯成本低。相反,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負擔重,更愿意接受諸如建筑工人、服務員、保安、保潔、保姆等辛苦職業,對待工作也更加珍惜。
所以,年輕人相比中年人,他們更有求職競爭力,還有退路。因此延遲退休引起的“卷”,壓力很難傳遞給年輕人。盡管有“老人退休晚,擠壓年輕人上升空間”的現象,但這只存在少數領域,不是普遍現象。
三、對大齡工作者才是真正的挑戰
真正因延遲退休面臨更大壓力的群體是大齡工作者。網上常有類似的討論:年過45歲,能干哪些工作?從個人層面,反映的是大家對中年失業的焦慮;從社會層面,反映的是大齡工作者的求職環境并不友好。
假如從45歲起,一個人開始找不到工作,隨著年齡增長,找工作只會更難。站在招聘者的角度,如果其他條件都差不多,僅出于健康因素的考慮,會更傾向聘用50歲的求職者,而不是55歲的求職者。這意味著從45歲往后,每年長一歲,就失去一分競爭力。如果延遲到65歲退休,那最后幾年還剩多少工作可選呢?
四、未來,崗位也會越來越多
好在,我們還有時間創造更多的崗位。當下,我國的一個發展趨勢是第三產業正在壯大。當技術升級,未來我國農業和工業需要的勞動力會越來越少,從事服務業的人會越來越多。與工業和農業滿足人們的大量剛性需求不同,服務業更多的是滿足人們的彈性需求。
就拿吃來說,吃飽是剛性需求,只要糧食足夠就可以。但如何才能吃好,這就是彈性需求了。我們問:什么叫“好”?可以是吃得更美味、更健康、更有情調;也可以是吃出各國的風情,吃出童年的味道,吃出初戀的味道,吃出家鄉的味道等等。這些對“好”的追求都屬于彈性需求,是可以無限去挖掘的。當然,這就不光在食材上下功夫了,環境和服務也得下功夫。在這個過程中,工序和環節變多了,創造的崗位也變多了。并且,這些崗位大多都是可以通過短期培訓上崗的,這對大齡求職者會是一個利好。
綜上,延遲退休可能讓大齡求職者更卷,但從長期來看,隨著服務業的發展,也會創造出更多的崗位來消化大齡求職者的卷。
五、當下我們該著眼什么?
對于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延遲退休是幾十年后的事,當下你更應該著眼于一個感興趣的、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領域,好好發展。這對你一生的影響遠大于延遲退休政策實施給你帶來的影響。想象一下,當你步入晚年,如果還做著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這會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你就不會為延遲退休而發愁了。
對于中年人和即將步入中年的朋友,要盡早思考自己從事工作的類型。如果是偏“青春飯”型,就要警惕了。問問相比他人,自己是否有稀缺之處?稀缺之處是技術優勢、管理優勢、還是資源優勢?是否足以支撐自己在該行業長期立足?如果不能,你就要盡快做好轉行的準備,同時保持開放的心態,大膽去學習、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