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缺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資源浪費損耗現象依舊存在,如何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
初級產品保供,為經濟肌體“固本培元”
【經濟界面】
2022年元旦期間,身處青海柴達木盆地的油氣工人們依然堅守崗位,排查管線流程、預防氣井凍堵,確保天然氣生產平穩有序。
1月2日,北京市民陳偉和朋友約飯,把點的菜吃到“光盤”,并把剩下的燒餅打包帶走。他說:“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能源、糧食等初級產品,對于經濟社會發展而言至關重要。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當前我國初級產品供給形勢如何?今后應怎樣做好初級產品供給保障?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部分緊缺初級產品“大頭在外”
“初級產品,一般指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的,需要加工或已初加工的農、林、牧、漁產品,以及礦石等原材料,比如大豆、玉米、油氣、煤炭、鐵礦、銅礦等。”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郭麗巖說,按照聯合國《國際貿易標準》分類,初級產品涵蓋食品及活畜、飲料及煙類、非食用原料、礦物燃料、動植物油脂等幾類。
郭麗巖介紹,從供給來看,初級產品在全球分布并不均衡,供求關系具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征,供給國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和一些發達國家,部分能源和礦石供給相對集中于某些地區和少數國家。從需求來看,我國仍需要相當數量和規模的初級產品,部分能源礦石產品的消費量占國際貿易量的比重較大,個別初級產品存在外采率較高且海外供給來源相對單一問題,在安全穩定供應方面存在一定壓力和風險。
“鐵礦石、銅精礦等緊缺性初級產品供應嚴重不足,形勢不容樂觀。”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李新創告訴記者,我國部分礦產資源儲量家底薄弱,礦業市場體系建設滯后,一些礦產品生產供應跟不上消費的增長速度,尤其是鐵礦石、銅精礦等緊缺初級產品“大頭在外”的態勢沒有改變。
李新創表示,我國緊缺礦產進口量大、對外依存度高且來源相對集中。目前,鐵礦、銅礦、錳礦、鎳礦對外依存度均超過80%,鉻礦接近100%,鋁土礦對外依存度超過50%。此外,鐵礦石進口集中于澳大利亞和巴西兩個國家的四大礦業公司,連續多年占我國進口總量的80%以上;錳礦進口集中于南非和澳大利亞,兩國進口量占比超60%;鉻礦進口集中于南非一國,占比超80%。
“我國礦業企業進入國際市場較晚,礦產品交易定價機制多處于跟隨階段,定價話語權弱,尤其部分礦種受上游壟斷影響,礦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嚴重影響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李新創說。
利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要密切防范部分能源、礦產和糧食等初級產品出現明顯缺口而演變成‘灰犀牛’事件,進而可能對經濟社會運行產生不利影響。”郭麗巖說,要以增強自身生產保障能力的最大確定性有效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重點強化糧食、能源及重要原材料等安全穩定供應工作。
在郭麗巖看來,增強國內初級產品生產與供給保障能力,要從生產、供應、儲備、銷售、加工全鏈條增強防范市場異常波動風險的能力,兜牢確保基礎能源和重點民生商品安全供應的底線。要加快油氣、礦石等資源先進開采技術開發應用,發展綠色、智能和可持續發展的智慧礦山,增強關鍵品類物資儲備和調節能力,優化產能協同保障和區域布局,與實物儲備形成銜接有序、梯次支撐的保障合力。
“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面提高農業生產規模化程度和抗風險能力。”郭麗巖表示,尤其要針對糧食生產供應鏈條上存在的“卡脖子”風險,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提高農機現代化裝備水平,增強重要農業生產資料自主可控能力,千方百計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
當然,做好初級產品供給保障,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李新創認為,要盡快建立我國海外初級產品資源戰略保障體系。統一規劃、統籌部署、加快整合,建立聯席機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國內企業開展國外資源勘查開發,推動海外資源基地建設。
“針對我國緊缺性初級產品實際,應‘分類施策、一礦一策’,研究并出臺一系列可加強控制力和話語權的相關措施。”李新創說,我國作為主要礦產的最大消費國,有必要、有能力促進完善現有礦產的定價模式,建設公開、透明的科學合理定價機制,保障我國關鍵礦產的合理供應。
李新創表示,要加強緊缺礦產的替代產品回收與應用,從源頭上減少相關產品的需求,降低供應風險;加快推進有針對性的差別化支持政策制定修訂與落地實施。盡快建立完善我國資源性初級產品戰略儲備體系。根據不同種類、按照不同情形制定供應應對方案,保障國家初級產品供應安全。
節約優先,實施全面節約戰略
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節約優先,實施全面節約戰略。
對于初級產品供應保障而言,郭麗巖認為,全面節約戰略的“全面”,一方面體現在全鏈條全流程落實節約,促進優質合規產能加速釋放,抑制不合理的原材料需求和工業浪費,尤其是打通資源循環利用的堵點和卡點,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更好強化供給和需求雙向調節。
“另一方面,體現在全面強化各類主體的節約意識、節能行動。”郭麗巖說,在生產領域,要增強能礦企業主動節約、集約、循環利用資源的責任意識,多舉措減少糧食機收損失。在消費領域,要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節約糧食、厲行勤儉、反對餐飲浪費。
以鋼鐵行業為例,李新創建議,在生產領域,要圍繞產品制造、能源轉換、社會廢棄物消納,大力推進節能低碳工藝技術,充分利用余熱余壓等鋼鐵副產資源,加強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開發和生產高強高韌、耐蝕耐磨、節能環保等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產品。
李新創表示,在消費領域,要積極引導鋼材綠色消費。推進鋼鐵行業與建材、電力、化工等產業及城市間耦合發展,加強產品源頭的生態設計,建設綠色低碳產品標識,引導綠色低碳產品消費,推動下游用戶逐步提高綠色低碳產品的消費比例,實現下游行業減量化用鋼,踐行鋼鐵行業全面節約戰略。
(本報記者 劉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