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資料圖)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1、業務進展:整體業績逆勢上揚,盈利能力恢復2022年,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內經濟下行,對我國經濟穩定運行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困境之下,公司緊緊圍繞既定戰略方針,審時度勢,統籌把握,實現了業績的逆勢上揚。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188,237.46萬元,同比上漲8.18%,實現歸母凈利潤190,818.57萬元,同比上漲39.35%。(1)鉛蓄電池業務:動力電池穩中精進,鉛炭儲能蓄勢待發總體而言,電動輕型車作為我國國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市場需求剛性,鉛蓄電池憑借高性價比、高安全性等因素,仍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作為公司基石業務,鉛蓄動力電池在2022年仍然保持了穩步提升的態勢。一方面,公司持續鞏固與主流電動輕型車生產廠家緊密的合作關系。與此同時,面對龐大的替換市場,公司通過3,000多家經銷商組成的完善的銷售服務網絡,觸達全國數十萬家門店,為終端用戶提供維修、更換等全方位服務。2022年公司實現電動輕型車鉛蓄動力電池銷售3,603,488.42萬元,同比上漲11.40%。2022年,伴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推動了我國儲能產業的規模化擴張,這也為鉛炭電池技術在儲能業務領域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報告期內,公司完成鉛炭儲能收入16,535.40萬元,較上年增長238.57%。此外,公司于2022年12月12日對外披露了與長興太湖能谷科技有限公司達成的《儲能項目戰略采購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未來三年太湖能谷在其所實施的儲能項目(含公司下屬生產基地)中,采用天能股份的鉛炭電池電芯總量合計不低于30Gwh。(2)鋰電技術創新,業務高速增長2022年是公司鋰電產業迅速發展的一年,伴隨公司鋰電產能的釋放和持續的研發投入及引入行業高端技術人才,公司鋰電業務實現了技術研發的快速突破和業績快速增長態勢。報告期內,電芯領域,公司已成功實現了180Ah電芯的量產以及280Ah電芯的出樣。模組及系統開發領域,公司已實現開發了應用兩款電芯的5款風冷模組,4款液冷模組,并根據客戶訂單情況完成相關國標與UL認證。此外公司在技術上成功攻克了容量標識標準、電芯配組標準、1500V高壓安全、5000V靜電擊穿、無模組PACK振動和有模組預緊力循環等相關技術。依托于公司技術的創新,公司在市場推廣也取得成效,報告期內,公司共完成鋰電業務收入164,368.38萬元,同比增長64.93%。從細分領域來看,2022年,公司共完成鋰電輕型車動力電池業務64,222.12萬元,儲能業務營收56,278.10萬元。公司將儲能業務視為公司鋰電業務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也將集合公司市場、品牌、技術等一系列資源,加速鋰電儲能市場滲透。(3)氫燃料研發、應用雙主線同推進報告期內,公司氫燃料聚焦產品研發,實現公司技術領域的不斷突破,在電堆、膜電極、催化劑等領域都取得階段性成果。2022年,公司實現氫燃料電池營業收入6,410.60萬元。公司加大新品研發力度,搭載公司自主研發的金屬板電堆的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發動機T-70成功上榜湖州市首臺(套)產品,公司的高性能低鉑燃料電池膜電極組件榮獲省級工業新產品,自主研發的135KW系統產品順利通過第三方測試驗證,一體化控制器產業化籌備工作已啟動;公司系統產品80KW發動機、160KW發動機已完成設計開發,并于2023年初順利通過第三方測試驗證;公司100KW電堆產品通過功能測試,各項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此外,公司參與制定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產品碳足跡評價導則》(T/DZJN98-2022)和《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行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T/DZJN99-2022)兩項標準正式發布。公司在高工氫電舉辦的年度創新技術頒獎典禮上,榮獲“2022年度創新技術”金球獎。產業領域,公司年產能3,000套燃料電池系統及零部件的沭陽基地,已順利完成主體工程建設,2023年將正式投產使用。在產線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公司也加快了整體產業布局,積極開展物流車、裝載機、重卡、船舶等相關應用領域的探索,并與廈門金龍、格潤時代、國鴻氫能等強化了產業合作。(4)加快新型電池布局針對鈉電,2022年公司成立浙江天能鈉電科技有限公司,標志著鈉離子電池產業化正式落地實施。報告期內,公司成功推出鈉電電芯產品,電芯循環次數的實驗室測試數據超過2,000次。產能方面,2022年公司已建成300MW中試產線,持續推進整體產能爬坡工作。市場拓展領域,公司將鈉電聚焦于動力應用領域和儲能領域,并積極與下游客戶開啟聯合應用匹配開發、產品驗證導入等工作。(5)海外市場布局成效初顯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堅定“走出去”的全球化戰略,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報告期內公司首個海外制造中心落子越南,對于公司全球化發展具有里程碑式意義。2022年,公司完成海外業務營業收入規模36,693.21萬元,同比增長47.97%。2、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彰顯創新特質報告期內,公司堅持“實業+科技+資本”三輪驅動的發展戰略:高度重視科研工作,持續加大整體研發投入,增強公司技術創新能力,堅定將科技創新作為公司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核心競爭力。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為152,625.4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78%。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獲得3,382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60項,共計有14項專利榮獲國家級、省級專利獎項,其中9項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公司先后獨立或牽頭承擔了15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2項國家星火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項目及多項省級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加強人才梯隊建設,提高組織能力天能股份始終把人才作為支撐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2022年,公司持續健全人才選用機制,堅持自主化培養、高端化引進、市場化選用、差異化考核,加快培育和打造具有全球視野、戰略思維的高層領導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復合型管理人才、高素質技能人才團隊,為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供有力支撐。形成“人才能力+職業素養+綜合能力”培育機制和“能力素質模型體系+人才發展體系+三級人才培養體系”,用體系牽引人才成長。4、持續規范內部治理,做優信息披露工作報告期內,公司嚴格按照《公司法》等相關規定,建立了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及運行機制。建立并完善了《股東大會議事規則》、《董事會議事規則》、《監事會議事規則》等制度和相關工作流程。并根據股東大會、董事會、管理層決策權限,制定審批權限,基本實現公司各層面的決策審批事項全覆蓋;治理制度和規則覆蓋、貫徹至所有的全資、控股子公司,對權限事項的申報、審核、審批等的流程做出了明確、清晰的規定;執行上,通過董事會等各類會議的定期召開,通過對會議事項的密切督辦,實現公司治理的深入貫徹和執行。2022年,公司共召開1次股東大會、8次董事會、6次監事會、7次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組織董監高培訓及公司核心崗位人員合規培訓2次。此外,公司致力于健全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事務管理制度和內部信息溝通機制,始終秉持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的原則,堅持給投資者一個真實透明的上市公司。二、報告期內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經營模式、行業情況及研發情況說明(一)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或服務情況1、主要業務公司是一家以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為主,集電動特種車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汽車起動啟停電池、3C電池等多品類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內電池行業領先企業之一。公司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理念,形成了鉛蓄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協同發展及氫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儲備發展的電池產品體系。2、主要產品公司產品現已應用于日常出行、物流快遞、倉儲搬運、環衛清潔、旅游觀光等交通工具動力系統及起動啟停系統,以及各類通信、電力、鐵路、數碼等儲能電池及備用電池系統。其中,動力及儲能電池為公司主要產品。依托領先的技術實力、突出的品牌形象、高效的產品銷售體系以及布局全國響應及時的服務系統,公司在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領域已建立領先的行業地位,為廣大人民群眾低成本、可循環、高效率的綠色低碳出行做出貢獻。依托于公司鉛鋰協同的產品優勢,在全球儲能市場快速發展的機遇下,公司致力于成為儲能行業的領軍企業。(二)主要經營模式1、研發模式在研發方面,公司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工作,通過長期積淀,現已形成“總部研究院+事業部技術中心+生產基地技術部”三級研發架構,植根鉛蓄電池業務,大力發展鋰電池業務,持續探索燃料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通過不斷加強整體的研發投入,公司將持續保持行業技術領先的優勢。2、采購模式在采購方面,公司主要實行集中采購模式,由公司采購管理中心進行統一采購并統一進行供應商管理工作,包括供應商尋源與引入、采購價格政策的制訂、供應商業績評估管理、合同、訂單以及采購款的統籌安排等。3、生產模式在生產方面,公司通過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引進智能制造設備、建立針對產品全周期制造過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以提升精益化生產能力和產品技術含量,目前已具備較為完善的生產管理體系。同時,根據不同產品下游業態的不同,公司制定了備貨式和訂單式等差異化的生產模式。4、銷售模式在銷售方面,針對動力電池存量替換市場和新車配套市場兩個市場客戶的不同特點,公司采取“經銷+直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在存量替換市場,公司主要采取經銷模式,利用分布全國的經銷商及其覆蓋的終端渠道,將產品快速、精準地銷售給最終消費客戶并提供便利、及時的售后服務;在新車配套市場,公司主要采取直銷模式,公司直接將電池銷售給整車廠商,并負責客戶的日常維護。(三)所處行業情況1.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1)行業的發展階段1)電動輕型車電池領域在排放政策及電池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全球電動輕型車的銷量近年來迅速增長,電動輕型車成為人們安全出行的一個重要選擇。灼識咨詢數據顯示,全球電動輕型車的銷量從2016年的4,650萬輛增加到2021年的7,010萬輛。其中,中國是最重要的電動輕型車市場,其總銷量在2021年占全球總銷量的85.7%。據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統計,2022年我國電動自行車產品累計銷量約5000萬輛,社會保有量已達3.5億輛。在海外市場,由于印度和越南等發展中國家減排政策實施嚴格以及經濟快速增長,電動兩輪車市場也十分廣闊。國際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andMarkets預測,到2027年,電動兩輪車全球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497億美元增至806億美元,平均復合年增長率達10.2%。2)儲能電池領域隨著全球能源消費結構加快向低碳化轉型,新能源發電占比逐漸提升。由于新能源發電存在波動性和間歇性等問題,儲能技術逐漸成為新能源電網系統保持穩定的必要條件。在新型儲能中,電化學儲能以效率高、建設周期短、技術適應性強等優勢,發展十分迅速。鉛炭電池以及鋰離子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制造工藝的不斷完善,生產成本的持續下降,推動了電化學儲能在電網系統中的應用。近年來,我國密集出臺與儲能相關的政策,為我國儲能行業發展保駕護航。國家層面,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將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其中電化學儲能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基本滿足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求。各省份規定了保障性規模內的強制配儲要求,強制配儲帶來國內儲能市場快速增長。此外,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提出,中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不得選用三元鋰電池、鈉硫電池,不宜選用梯次利用動力電池,上述政策進一步支持了鉛炭電池在儲能場景的發展與應用。根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投運的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達59.4GW,其中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到12.7GW。據國家能源局介紹,以鋰離子電池為主,新型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態勢明顯,截至2022年底,全國新型儲能裝機中,鋰離子電池儲能占比94.5%。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6.9GW/15.3GWh,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率均超過180%。根據《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30GW以上,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隨著“雙碳”戰略下儲能需求的擴大,儲能技術性能的改進與成本的持續降低,加以政策支持,儲能電池產業將御風而行,迎來高速發展。3)起動啟停電池領域近年來,中國汽車行業市場穩健發展,起動啟停電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延續了2021年的增長態勢;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上漲96.9%和93.4%,持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得益于汽車產銷量的上漲,我國汽車保有量繼續上升。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3.19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310萬輛。由于鉛蓄電池在大電流放電性能以及成本方面具備優勢,因此鉛蓄電池在起動啟停市場目前仍占據主導地位。灼識咨詢數據顯示,在中國汽車行業穩定增長的推動下,起動啟停電池鉛蓄電池的出貨量從2016年的70.0GWh增加到2021年的107.8GWh,2016年至2021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9.0%,預計2026年將達到140.3GWh。4)特種動力電池領域特種工業車輛廣泛應用于倉儲物流業、制造業、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目前工業車輛產品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明顯,新能源工業車輛需求快速增長。2022年,在內需不足的影響下,工程機械行業整體銷量增速放緩,但是電動工業車輛銷量逆勢上升。《工業車輛市場及未來展望》報告顯示,根據至今為止全球的銷量情況以及發展邏輯,預計2022年工業車輛全球銷量與2021年基本持平。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對我國33家叉車制造企業統計,1-12月份累計銷售叉車1,047,967輛,同比下降4.68%,其中國內銷售686,426輛,比2021年下降12.40%,出口361,541輛,比2021年增長14.50%。鋰電池叉車銷售數量為433,410輛,比2021年增長30.29%。隨著制造業景氣度的回暖,下游需求將持續恢復。如今,電動化、智能化發展已成為工程機械新的發展趨勢,電動工業車輛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5)氫燃料電池領域氫能源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在解決能源危機、減緩全球變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對于“雙碳”的布局力度不斷加大,2022年我國氫能產業政策的“1+N”體系已搭建完畢,在氫能五大示范城市群的推廣效應下,氫能源的開發、利用逐漸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產業化進程不斷深入。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的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球燃料電池車保有量達到6.7萬輛,同比增長36.6%,其中我國燃料電池車保有量為12,682輛。根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全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236輛和3,367輛,同比分別增長105.4%和112.8%。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并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未來,在“十四五+雙碳”的推動下,氫燃料電池行業將高速發展,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灼識咨詢預測,從2021年到2026年,預計中國汽車燃料電池裝機容量將以113.6%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6年將達到7,679.8MW。6)鈉離子電池領域近年來,我國已出臺多項鼓勵政策,以支持鈉離子電池行業的工業化及商業化。2022年6月,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加強可再生能源前沿技術和核心裝備的開發,支持鈉離子電池等高能量密度儲能技術的研究。此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國家能源局于2022年2月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及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21年10月發布的《關于在我國大力發展鈉離子電池的提案》均指出,應加強研發鈉離子電池及其他新電池,以促進中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鈉離子電池具有成本低廉、安全性高、低溫性能好等特點,目前鈉離子電池還處于產業化初期,但疊加政策推動以及市場需求,鈉離子電池商業化將加速落地,未來將會作為其他品類新能源電池的有效補充。(2)行業基本特點1)鉛蓄電池行業基本特點a.行業格局穩定,馬太效應顯著鉛蓄電池的主要應用包括動力、起動啟停、儲能和備用,近年來,全球鉛蓄電池出貨量穩步增長,其中,鉛蓄動力電池是目前鉛蓄電池最大的應用場景。鉛蓄動力電池由于其綠色、低成本、可循環及溫度適應性好等特點,已成為中國百姓出行重要的消費品。近年來,我國政府陸續出臺多項政策以規范并支持鉛蓄電池產業發展。從2008年至今,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行業協會等部門及組織先后出臺了多項電池行業的專項規劃和包括蓄電池行業在內的產業發展調整綱要,包括但不限于《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電池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等,該等政策及規劃總體支持鉛蓄電池行業的發展,并鼓勵電池產品結構的優化,推進產業的升級與產品升級,鞏固我國鉛蓄電池世界產量第一地位,重視與促進超大規模企業形成與發展、推動企業創新技術與產品、知名品牌以及高端人才隊伍的培育或培養,不斷夯實行業做“強”的基礎。b.各方面技術進步推動行業持續發展鉛蓄電池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需依靠科技創新的不斷推動,各領先企業積極增加研發投入,以進一步提升鉛蓄電池產品的性能。近年來,許多與鉛蓄電池有關的新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實現了商業化。例如,鉛炭電池是在傳統鉛蓄電池的負極材料中加入活性炭而形成的,它不僅具有鉛蓄電池的優點,如可回收性和高安全性,而且還具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多的循環次數等特點。目前,在電化學儲能項目領域,鉛炭電池已被廣泛用作儲能電池。隨著鉛回收技術的不斷提升,再生鉛冶煉企業進一步提高了鉛回收比例以及冶煉質量,使得鉛蓄電池制造企業能夠獲得充裕且優質的金屬鉛。而由于業內加強了對新型產品、先進制造技術、節能減排等技術的攻關和應用推廣,行業內主要企業已開始使用鉛鈣合金等綠色環保的材料制作極板;采用電池內化成工藝逐步淘汰了極板槽化成工藝;對熔鉛爐進行密封處理,添加自動溫控等措施,并積極引進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制造設備;采用智能型全自動生產工藝進行鉛粉制造,使得產品品質以及生產效率獲得較大提升。未來,我國鉛蓄電池技術將持續精益,鉛蓄電池持續向高性價比、高安全性以及高比能量不斷發展的同時,亦將朝著可標識、可遠程控制、物物互聯等智能化的方向前行。c.制造設備不斷升級近十年來,我國制造鉛蓄電池的裝備快速升級和發展,從傳統的手工制造工藝轉型升級至機械化、自動化生產,一鍋多機的鑄板機,大噸位鉛粉機,真空和膏高速涂板及組裝鑄焊自動生產線等被廣泛應用,同等產能情況下能耗降低且更加環保,同時節約了人工,提高了產品性能的一致性與穩定性。隨著工業4.0發展概念以及中國制造2025目標的推進,鉛蓄電池行業將加快由傳統制造模式向智能化制造模式轉型邁進的步伐,同時加快數字化、網絡化管理系統的創新應用,加速生產過程高效化、自動化、智能化以及清潔化,向實現智能工廠的目標不斷前進。近年來,隨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鉛蓄電池生產商可以實現柔性生產。因此,制造過程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將成為中國鉛蓄電池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2)鋰離子電池行業基本特點a.已形成多條技術路徑共同發展的業態鋰離子電池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可以應用在電動輕型車、乘用車、工業車輛、3C數碼、儲能電站、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由于鋰離子電池根據形狀及封裝形式的不同,分為圓柱、方形和軟包電池。方形電池通常使用鋁材或鋼材作為外殼,采用卷繞和疊片兩種不同的工藝;圓柱電池主要以鋼材作為外殼,主要采用卷繞工藝;軟包動力電池采用鋁塑復合膜作為外殼,主要采用疊片工藝。同時,鋰離子電池根據正極材料主要成分的不同,又可成為三元鋰電池、錳酸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以及鎳鈷錳酸鋰電池等,該等電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及成本上存在差異,依其各自優勢有著各自的適應領域。b.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成為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隨著電池產業新技術逐漸邁向成熟,鋰離子電池的無模組設計、刀片電池、彈夾電池等系統結構創新技術實現規模化應用,高鎳無鈷電池、固態/半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取得突破,鋰離子電池的能量水平不斷攀升。此外,政策方面,鋰電產業的安全法規逐漸完善,行業監管日趨嚴格,動力鋰電池的安全標準體系也不斷豐富和完善。產業方面,高度重視研發安全高效的電池成為業內共識。面對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快速發展,鋰離子電池在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長壽命和快速充電等方面的表現受到消費者關注,也成為各電池企業研究的熱點。c.新能源汽車與儲能產業快速發展,帶動鋰電池需求提升從應用領域來看,新能源汽車與電化學儲能的共同作用,帶動了鋰電池需求的大幅提升。隨著“雙碳”戰略目標的實施,鋰電產業在智能電網、間歇性能源儲能、清潔終端能源等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3)燃料電池行業基本特點a.政策支持,發展提速2022年,中國首個氫能源產業中長期規劃出臺。為促進氫能產業規范有序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了對氫能發展的整體布局,明確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此外,多地氫能政策也密集上馬,涉及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加氫站建設、產業鏈打造等多個領域,2021年至2022年,國家五部委先后批復京津冀、上海、廣東、河北、河南五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不斷推進氫能及燃料電池的推廣和應用。除扶持政策之外,各地也陸續出臺氫能產業相關的補貼措施,扶持氫能項目和工業園區建設,并以此帶動氫能產業鏈中各級企業的發展。b.國產化進程加速,助力燃料電池降本增速電堆是氫燃料電池整車制造的核心,核心原材料生產制造技術突破是我國燃料電池產業降本的關鍵。現階段我國已實現膜電極制備、雙極板、電堆組裝、輔助系統的零部件級別自主化。隨著“十四五”、“雙循環”等政策推動下,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將加速核心部件國產替代。c.應用前景廣闊,商業化進程加速氫能在交通、工業、建筑和電力等諸多領域均有廣闊應用前景。目前,我國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已超萬輛,隨著燃料電池汽車在公共交通、貨運物流等多元應用場景的運用,燃料電池商用車型的經濟性將逐步貼近和滿足商業化市場需求。目前,氫能重卡被認為是國內燃料電池率先實現商業化的細分市場之一,隨著各地推動燃料電池車輛示范應用步伐的加快,2022年氫能重卡商業化交付投運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3)行業主要門檻電池行業發展的驅動力之一為技術創新。電池材料的研發、電池結構的設計涉及材料學、化學、物理學等多學科知識的交叉,需要大量基礎性研究和完整研發體系的支撐,特別是在提升電池比能量、提高電池循環使用壽命等前沿領域,更需要技術的積累與突破;電池產品的制造工序也較為復雜,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工序以及合金配方比例等生產工藝,對于提升電池產品性能具有重要意義,而該等生產工藝均需要長時間的測試、探索,才能提高生產效率并保證產品的一致性。因此,行業內企業必須具備充足的技術儲備和匹配的生產工藝,才能適應市場競爭需要,從而對新進入者形成較高的技術壁壘。為引導電池行業健康發展,工信部下發《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1年本)》和《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1年本)》,對鋰離子電池產業布局和項目設立、工藝技術和質量管理、產品性能、安全和管理、資源綜合利用及環境保護、衛生和社會責任、監督和管理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2.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分析及其變化情況公司深耕電池行業二十年,始終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鉛鋰協同優勢,以技術研發體系為基礎,不斷夯實綠色智能制造體系、市場渠道體系、品牌管理體系、信息技術體系協同作用構成的綜合競爭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偏好的轉型升級,公司在積極優化智能化制造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品牌效應,增強用戶粘性。在鉛蓄電池領域,公司業務涵蓋綠色動力(601330)、儲能備用、起動電池和智慧能源等全系列的應用領域,形成了以綠色動力電池板塊為核心,儲能備用等板塊快速增長的產品架構體系。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建立覆蓋32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超過3,000家經銷商及數十萬家門店的營銷及售后一體化網絡,是鉛蓄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報告期內,公司業務規模與盈利水平持續增長,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地位進一步鞏固。在儲能領域,公司已經開發了多層次的儲能產品,能夠為客戶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公司儲能業務范圍涵蓋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目前已與國家電網、華能、大唐等大型能源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系。未來,公司將持續加碼儲能新賽道,專注于系統性謀劃儲能技術創新,從推動多元化技術開發、突破全過程安全技術、創新智慧調控技術三個層面全面進行部署,集中技術攻克難關,著力打造公司第二增長曲線。3.報告期內新技術、新產業(300832)、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1)鉛蓄電池鉛蓄電池經歷了150年的發展,不論是產品種類還是性能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產業發展也進入成熟的階段。近年來,新經濟的蓬勃發展帶動短途配送及快遞行業對電動輕型車的需求,同時也帶動了終端消費者一人一車的出行方式。依據個人消費者日常通勤使用頻率,鉛蓄電池每2年需要更換一次,撬動更為廣闊的電池替換市場。在此背景下,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市場將穩定持續增長。近年來,我國密集發布政策支持儲能業務的發展。國家能源局于2022年6月發布《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支持鉛炭電池在儲能場景的發展。鉛炭電池憑借成本低、安全性高、低溫性能好等特點,作為儲能行業重要的技術方向,將在新型儲能領域中大有可為。未來,在鉛蓄電池行業,其可持續發展需依靠科技創新的不斷推動。隨著工業4.0發展概念的推進,鉛蓄電池行業將加快由傳統制造模式向智能化制造模式轉型邁進的步伐,同時加快數字化、網絡化管理系統的創新應用,加速生產過程高效化、自動化、智能化以及清潔化,向實現智能工廠的目標不斷前進。(2)鋰離子電池隨著鋰離子電池核心技術的突破以及產業鏈的日趨成熟,我國鋰電產業在政府導向下的示范運行,向產業化、市場化方向快速發展。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以及環保政策的雙重推動下,鋰電行業將迎來跨越式發展期。高工鋰電(GGII)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鋰電池出貨655GWh,同比增長100%。根據EVTank發布的《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遠超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憑借其成本優勢及性能改善穩居主流地位。2022年鋰離子電池原材料價格高企,實現材料體系、封裝工藝等技術創新將成為降本重要手段。(3)以燃料電池、鈉離子電池為主的新型電池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基于燃料電池清潔高效等特點,已成為全球多國打造“氫能社會”的重要抓手,與此同時,我國關于燃料電池示范應用補貼政策以及各地方的氫能產業政策規劃也在不斷完善。目前我國燃料電池推廣應用已經逐步從示范運營階段過渡到商業化的起步階段,其中商業化進程最快的為車用領域。隨著各地燃料電池示范和推廣逐漸提速,2022年燃料電池車落地規模逐漸起量,而基于長途和重載的應用,以及政策和整車應用方面的要求,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已然成為燃料電池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在技術性能方面,目前全球致力將低鉑載量、高性能、低成本的膜電極,高導電、導熱能力的雙極板和氣體擴散層作為燃料電池主要的發展方向。憑借資源廣、低成本、性能穩定、高安全性等優勢,鈉離子電池成為國內發展新一代綜合性能優異的電池產品的突破口。近年來,工信部及國家發改委已出臺多份文件,為鈉離子電池的產業規范化發展、行業標準化制訂等領域提供了支持與指導意見。隨著產業化的落地,鈉離子電池應用場景將逐漸明確,有望在儲能、商用車以及部分乘用車領域成為鋰電池的有效補充。(四)核心技術與研發進展1.核心技術及其先進性以及報告期內的變化情況公司作為一家技術引領型新能源企業,堅持探索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始終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工作,將技術創新置于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公司積極推進多技術路線布局,不斷完善研發體系,已形成“總部研究院+技術中心+生產基地技術部”三級立體化研發架構。通過不斷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充分發揮產、學、研一體的優勢,目前已積累鉛蓄電池、鋰離子電池及以燃料電池、鈉離子電池為主的新型電池技術的多項核心專利,科技創新能力突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獲得3,382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60項,共計有14項專利榮獲國家級、省級專利獎項,其中9項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公司先后獨立或牽頭承擔了15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2項國家星火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項目及多項省級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與此同時,公司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引領并促進行業標準化建設的工作,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們共參與起草和頒布了鉛蓄電池和鋰離子電池行業的3項國際標準、80項國家標準、39項行業標準和53項團體標準。公司一直深耕新能源領域,除了積極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還通過不斷自主創新提升企業綜合實力。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新產業板塊動能澎湃,同時公司研發團隊規模及實力都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技術實力的提升帶動了規模實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不斷增強。2.報告期內獲得的研發成果多年來,公司始終堅持科技創新驅動企業發展的理念,始終將技術研發創新置于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位置,不斷提高自主研發和知識產權戰略布局等綜合實力。在從傳統制造業企業向科技創新型新能源企業轉型的大背景下,公司已褪去鉛電獨舞的光環,逐步發展出鉛鋰協同、氫燃料、鈉電等側翼補充的新能源電池技術陣型,并在出行、儲能等領域付諸實踐。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累計擁有專利共3,382項,其中發明專利660項;報告期內新增知識產權申請數量720項,其中發明專利新增申請數量為239項。3.研發投入情況表4.在研項目情況5.研發人員情況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的認定情況說明為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加強研發團隊實力,確保技術升級和研發目標實現,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并經管理層研究,結合專業背景、任職履歷、未來對公司研發項目和業務發展的領導及參與情況等因素,公司于2022年3月30日召開的第一屆董事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新增認定核心技術人員的議案》,同意新增認定李國華先生、何廣先生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經2022年10月10日召開的第二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新增認定核心技術人員的議案》,同意新增認定李偉先生、ChunchuanXu(徐淳川)先生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公司核心技術人員認定依據及程序:(1)擁有與公司業務匹配的專業、資歷背景;(2)目前在公司研發等崗位擔任重要職務或具有相應技術能力或經驗。公司核心技人員皆具備核心技術人員認定依據以及符合認定流程。6.其他說明三、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一)核心競爭力分析1、技術研發體系優勢公司深耕電池行業多年,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根本,現已形成“總部研究院+事業部技術中心+生產基地技術部”的三級研發架構,不斷鞏固提升研發創新能力。公司不僅在主流產品鉛蓄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領域中掌握了石墨烯復合材料、多元復合稀土合金、超能錳鐵鋰等新型材料技術,還積極面向電池新材料科技前沿,持續探索鉛炭電池、純鉛電池等新型材料鉛蓄電池以及燃料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新一代電池的前沿技術。同時,公司不斷優化調整電池結構,目前已推廣匯流排整體鑄焊、直連的結構。公司還積極面向新結構鉛蓄電池研究前沿,研發儲備了管式、雙極性、卷繞式、鉛布水平等新型結構技術。在鋰電池方面,公司采用了圓柱、方形鋁殼以及軟包電池多輪驅動的技術路徑,以符合不同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在氫燃料電池方面,公司在催化劑、膜電極、金屬板、石墨板和仿真設計上不斷探索優化,自主研發覆蓋各個應用場景的多元化電堆產品。2、綠色智能制造優勢依托科技創新與長期積累的制造工藝體系優勢,并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實施精益化流程管理,公司打造了綠色生產和智能制造并舉的制造體系。鉛蓄電池方面,公司在全行業率先啟動設備升級,通過自主設計、委托開發等合作方式,配置了連鑄連軋、全自動化鑄焊、自動機械裝配、自動包疊、全水浴電池內化成等先進生產設備;鋰電池方面,公司建設了高潔凈度、精準濕度控制的自動化生產線,深入優化了生產自動化、智能化;同時,公司依托生產大數據和MES系統,提升了產線的柔性化、流程的精益化,引領行業精益制造水平。公司通過清潔化生產與封閉式生產,不斷打造綠色車間、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包括天能帥福得在內的多家子公司獲得綠色工廠等榮譽,有力推動了綠色經濟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生態效益。3、市場渠道體系優勢通過多年積累,公司已建成覆蓋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超過3,000個經銷商的營銷及售后一體化網絡,并借助該網絡鏈接數十萬家終端網點。借此,公司可快速地將產品、服務及品牌理念傳遞給終端客戶。同時,公司在浙江、安徽、河南等需求旺盛地區就近建立了生產基地,在縮短與主要消費市場的物理距離的同時,輔以高效的物流體系,運輸時間大大縮短,實現對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此外,公司的經銷商網絡和終端網點是公司售后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者可以就近實現電池的檢測、維修和更換。公司借助于信息化系統、經銷商網絡,搭建了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確保電池維護的效率及效益。4、鉛鋰協同優勢公司通過采用“LMFP+”等多種先進材料、BMS多重保護、耐高溫阻燃材料、高鎳包覆型復合材料、電化學技術的優質能源效率等技術手段實現了電動車動力電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模組、儲能系統等多項鋰電產品的性能提升。公司具備鉛蓄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雙技術路線,將充分發揮鉛鋰協同的優勢,在新能源動力電池、儲能等多樣化的應用領域有針對性地提供解決方案。(二)報告期內發生的導致公司核心競爭力受到嚴重影響的事件、影響分析及應對措施四、風險因素(一)尚未盈利的風險(二)業績大幅下滑或虧損的風險(三)核心競爭力風險1、新產品技術替代的風險公司現已形成了鉛蓄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協同發展及氫燃料電池等新材料電池儲備發展的產品體系,應用領域涵蓋動力、起動啟停、儲能、3C及備用。截至目前,鉛蓄動力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報告期內市場需求量總體穩定增長。若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其他新型電池出現重大技術突破,公司未能及時響應市場,公司將面臨主要產品技術替代進而對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2、核心技術泄密與核心人員流失風險電池制造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依托于材料配方、產品結構、制造工藝等方面的核心技術及專業的研究技術人員。公司經過長期發展,積累了多元復合稀土合金技術、低溫電池技術、長壽命及高比能量電池制造技術、高能量密度電芯技術等核心技術,若未來出現因人才競爭加劇導致公司核心技術人才持續流失、或保護措施不足導致核心技術泄密,將對公司的產品競爭力和持續創新能力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存在公司業績受損的風險。3、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風險公司需持續進行研發投入以保持自身行業地位及產品競爭力。由于新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存在投入大、周期長的特點,且研發結果存在不確定性,如公司前期研發投入無法實現相應的技術成果,未能持續改善產品性能及降低成本,或研發速度及產業化速度不及行業內競爭對手,又或公司研發的產品或技術未符合消費者實際需求,則可能逐漸弱化公司競爭優勢,使得公司產品趨于同質化從而對公司的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四)經營風險1、經銷商管理風險報告期內,公司主要采用經銷模式覆蓋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存量替換市場,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經銷商數量超過3,000家,若個別經銷商未按照約定進行銷售、宣傳,或者未來公司管理及服務水平的提升無法跟上經銷商數量增加的速度并出現對部分經銷商管理和服務滯后,將對公司品牌形象和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如果個別經銷商因自身的不合規運作而受到相關處罰,也會對公司在該地區的銷售產生短期的不利影響。2、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風險公司主營的鉛蓄電池產品主要原材料為金屬鉛及鉛制品,占產品成本比例超過70%,公司產品終端銷售價格與主要原材料價格存在一定的聯動機制。但實際經營過程中,由于產品存在生產周期以及公司預設安全庫存等因素,公司需要提前采購一定量的鉛,而產品銷售時所參考的鉛價往往無法與鉛采購價格完全對應,故存在一定的價格風險敞口。同時若鉛價短期大幅波動,下游客戶可能因此調整采購方案或降低采購需求,導致公司無法有效的通過鉛價的聯動機制將鉛價變動風險轉移至下游客戶,將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帶來較大不利影響。此外,其他原材料如塑料件、極板、鋰電材料等的價格波動,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因此,公司存在原材料價格短期劇烈波動對短期內的利潤水平造成較大影響的風險。3、產品質量與安全生產風險公司生產規模較大、生產流程較為復雜,產品質量控制涉及環節多,管理難度大,產品的生產過程不能完全排除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且易受到各種不確定因素或無法事先預見因素的影響,不排除由于不可抗力因素、使用不當及其他人為原因等導致的產品質量和安全問題,且由公司承擔相應責任,并對公司的業務、品牌、效益造成負面影響,進而對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4、環境保護及職業健康風險公司總體生產規模較大,員工數量眾多,生產過程及環境控制相對復雜,若出現因設備故障、人為操作不當、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事件導致環保設備不能有效運行,環境保護、職業健康管理等相關規定未能得到有效落實等偶發情形,將可能對環境或員工職業健康構成不利影響,并可能因此被政府有關監管部門處罰、責令整改或停產。因此,公司面臨可能發生環境保護、職業健康等方面事故而遭受損失的風險,也面臨因相關事故受到相關政府主管部門處罰的風險。5、天能帥福得合資風險2019年11月,公司與世界500強企業法國道達爾集團旗下帥福得(SAFT)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合資公司天能帥福得在鋰離子電池領域開展深入的合作。但若出現兩國外交政策發生重大變化,雙方經營理念無法融合、或雙方合作產生糾紛等原因致使合作進展緩慢、停滯或取消,又或雙方合作項目經濟效益未達預期,則可能會對公司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6、存貨管理風險從原材料采購到車間領用,經各生產工序間流轉,進入成品庫,最終到貨物交付客戶的過程往往決定了公司的存貨規模及對營運資金的占用規模,同時經營周期內的市場環境變化也讓公司面臨著一定的存貨跌價風險。若公司產品結構發生變化導致生產和發貨周期變長,或存貨管理水平無法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或因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及競爭加劇導致存貨變現困難,則公司存貨周轉速度將下降,增加了營運資金占用規模和存貨跌價風險敞口周期。(五)財務風險1、流動性風險為抓住市場機遇,公司報告期內主要圍繞鉛蓄電池進行擴張,并逐步加深鋰電業務布局以及燃料電池等探索,產銷規模穩定提升。受限于融資渠道,公司主要利用自身經營積累和銀行間接融資實現自身發展,報告期末本公司資產負債率為56.53%。出于節約融資成本和提高融資效率等方面考慮,公司的融資方式以短期負債為主,報告期末流動負債在負債總額中的比例為89.36%,流動比率為1.36。如果受國家宏觀經濟形勢、法規、產業政策等不可控因素影響,公司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或因新增對外投資未達預期回報,亦或其他原因導致公司未能獲得足夠資金,公司將存在因授信額度收緊、融資成本大幅度提高等因素帶來的短期流動性風險。2、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下降的風險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情況總體良好。若未來公司業務規模因市場需求變化、新產品替代、公司技術進步無法跟上行業發展水平等因素不再增長,亦或是公司對上游供應商的談判能力減弱,則公司存在經營活動現金流下降的風險。(六)行業風險1、行業政策風險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動輕型車領域,電動輕型車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綠色、便捷出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司存在著因行業政策發生變化帶來的行業整體發展風險。2、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公司是國內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龍頭企業,該行業目前仍有部分全國性以及較多的區域性競爭性品牌。如果該等競爭性品牌通過產品、服務以及渠道創新與優化,不斷擴大自身經營規模,而公司在產品、服務以及渠道上不能以有力的條件進行有效競爭,或者部分競爭性品牌實施惡性價格競爭等特殊競爭手段,公司未能進行有效應對,則公司存在著市場份額下降、經營業績增速放緩甚至下滑的風險。(七)宏觀環境風險1、稅收優惠政策變動及消費稅率變動的風險報告期內,公司及部分子公司依法享受了高新技術企業的所得稅優惠,如果國家調整相關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政策,或公司由于無法繼續保持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等原因無法繼續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則有可能提高公司的稅負水平,從而給公司業績帶來不利影響。鉛蓄電池系公司收入主要來源,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對鉛蓄電池產品在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環節按4%稅率征收消費稅。未來,若國家上調鉛蓄電池消費稅率,則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2、宏觀經濟波動帶來的風險公司產品目前主要應用于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領域,電動輕型車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綠色、便捷出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市場發展會受到宏觀經濟形勢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方面的影響。如果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持續不景氣,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將有可能降低消費者對電動輕型車的需求,進而給公司經營業績帶來負面影響。此外,宏觀經濟的劇烈波動也有可能對公司的原材料采購、固定資產投資等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八)存托憑證相關風險(九)其他重大風險五、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六、公司關于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一)行業格局和趨勢(二)公司發展戰略公司作為身負“奉獻綠色能源、締造美好生活”使命的社會責任型企業,將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公司積極探索創新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模式,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產品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全過程,打造綠色智造車間、綠色智造工廠、綠色智造園區、綠色智造供應鏈。公司聚焦以綠色制造為核心的主業,堅持“實業+科技+資本”三輪驅動戰略,做實鉛酸基本盤,做強鋰電成長盤,創新氫燃料電池,培育鈉電新興產業,形成“聚焦主業、適度多元”的新能源產業集群,打造以鉛蓄動力電池為核心的產業生態圈,實現鉛蓄產業要素配置最優化和生態利益最大化;高效開展前沿技術、關鍵技術、新型產品的研發,提高科技創新對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度,全面提升“科技天能”的標識度、品牌度;優化投資管理體系架構,賦能科創投資,控制投資風險,提高資金效率,發揮資本優勢。同時,全面深入推進“數智化、平臺化、全球化”三化戰略,促進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通過應用大數據,將“研、產、銷”業務進行數字化變革及平臺化整合,推進產銷協同與智能制造,不斷提升數智化水平;通過實行平臺化組織架構和機制,打造事業共同體、價值共同體,更好地吸引人才并激勵人才,最大可能的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身價值,著力打造平臺化企業;通過配套出口、直接出口、海外建廠與海外貿易等路徑,全面提升海外市場份額,穩步推進全球化進程。此外,公司還將以更加開放融合的心態,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更廣泛、更精準、更持續的能源合作,為構建全球能源命運共同體凝聚強大力量,共同推動“雙碳”目標早日實現。(三)經營計劃2023年,公司將貫徹執行“實業+科技+資本”三輪驅動戰略,秉持著做好實業根基、潛心科技創新、挖掘資本活力的經營方針,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產業發展方面:針對鉛蓄電池業務,公司將加強產業資源配置,充分發揮核心優勢,增強技術壁壘,推動研發、生產、營銷、服務協同,實現降本增效,推出創新產品,深耕細作營銷網絡,鞏固市場地位;針對鋰電池業務,公司將整合戰略資源,加快產品研發,控制成本質量,在電動二輪、低速四輪、工業車輛和工程機械等細分市場提升市場占有率;針對儲能及備用業務,公司將聚焦儲能業務發展,尤其是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儲能市場,通訊基站儲能、產業園風光儲微網換電場景;針對氫燃料電池業務,公司將繼續加快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和產品力核心競爭力,加速產品應用場景的示范驗證和運營,充分發揮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能力,深耕、拓闊產業鏈,實現電堆及動力系統的市場化、產業化。2、市場開拓方面:針對國內市場,公司將充分發揮覆蓋全國的分銷網絡優勢,及時響應市場需求,努力提升用戶滿意度。根據不同的產品特性,對于鉛蓄電池產品,公司將持續開拓下沉市場;對于鋰電池產品,將聚焦高端市場,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公司將加強國網、大唐、華能等大型能源企業的戰略合作,在儲能及備用領域實現快速增長,加速構建儲能生態圈。針對海外市場,公司將繼續深耕東南亞等重點海外市場,健全營銷網絡體系,聚焦一線大客戶;深入布局動力電池及UPS市場,通過多路徑營銷,全面提升海外市場份額,加快布局重點市場海外辦事處,并發揮其“橋頭堡”作用,增進國際交流,積極尋求新機遇、新合作、新項目。此外,公司將繼續致力搭建全球戰略聯盟,與各關聯合作伙伴抱團出海,結合聯盟成員優勢,共同開拓海外市場,目前天能已發起并成立聯盟組織TGA(TIANNENGGLOBALALLIANCE)。3、人才建設方面:人才是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公司視員工為企業的最大財富。公司將更加重視員工培養與激勵,不斷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公司將繼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引進高水平、專業性人才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培養內生型人才,提升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公司將為員工提供多樣化的職業發展路徑和公平的晉升體制,同時優化激勵模式,面向新業務,探索并試行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激勵機制。此外,公司積極開展各項團隊建設活動,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進一步增強人才粘性。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