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高盟新材投資動作頻頻,繼以自有資金2.5億元升級項目產能后,再度拋出兩項投資項目,擬以5000萬元增資成都粵海金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粵海金”),及擬以7722萬元購買清遠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遠貝特”)100%股權。
公司稱,投資成都粵海金,有利于拓展公司發展方向和探尋半導體新材料領域發展機會,投資清遠貝特可拓展公司在電力能源領域的市場占有率,擴展產品應用。
【資料圖】
從其過往業績表現來看,搭上新能源“快車”的高盟新材似乎發展勢頭強勁,也加速了其資本領域的動作,不過就目前收購的資產來看,能否助力其提升市場份額,搶占市場先機,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擴充產能
對于此次投資清遠貝特,公司表示,清遠貝特收購完成后,未來公司依托清遠貝特規劃和建設高盟新材華南新材料產業基地,將進一步拓展公司產能和華南市場供應能力,提升盈利能力。
據公告顯示,截至一季度末,清遠貝特資產總額為1.23億元,負債總額為9989.86萬元,一季度營收2448.59萬元,虧損28.25萬元,所有者權益合計權益賬面價值為2381.18萬元。
經投資協議各方主體商定清遠貝特于本輪投資的投前估值為7722.00萬元。高盟新材也擬以自有資金7722萬元購買清遠貝特現有股東范光榮、何永忠、高建武等九位自然人股東手中購買的清遠貝特100%股權。
據公告,清遠貝特在絕緣灌封樹脂領域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其開發的產品應用于汽車電機、牽引電機、工業電機、特種電機,電抗器、變壓器、電容器等領域,其業務和產品與高盟新材存在高度協同性和互補性。收購后完成后將幫助高盟新材提升在華南市場的供應能力。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高盟新材擴充產能動作頻頻。2022年,高盟新材積極推進產能提升,其全資子公司南通高盟的年產4.6萬噸電子新能源膠粘劑項目預計于2023年6月份投產,建設內容主要是光伏組件用有機硅膠粘劑,該項目將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并提升公司產品在光伏組件、儲能、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業務占比。
此外,公司也于2023年2月公告,南通高盟的年產12.45萬噸膠粘劑新材料及副產4800噸二乙二醇技改項目,預計建設周期一年。該項目建成后能夠進一步拓展新興發展方向、豐富和優化產品結構,突破影響公司快速發展的產能瓶頸。
拓展新方向
據另一增資公告顯示,公司擬以5000萬元增資成都粵海金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增資后,公司將持有成都粵海金4.27%的股權。
據介紹,成都粵海金主要產品包括6英寸導電碳化硅襯底片、4/6英寸高純半絕緣型碳化硅襯底片,其控股子公司山東粵海金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產業下游驗證工作已基本完成,同時產能基地一期技改完工,二期工程已啟動,預計于2024年完成11萬片6英寸導電型襯底片的產能鋪設工作。
公司似乎對于成都粵海金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并在公告中表示若交易方未來謀求IPO將會及時提供其IPO項目所需的各類文件資料。不過截至目前該公司尚未產生盈利,且營收微薄,據其披露,2022年公司產生營收5.53萬元,虧損1994.37萬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收14.10萬元,虧損3920.18萬元。
而據天眼查顯示,成都粵海金于2022年10月27日成立,截至目前成立不足一年,并于5月16日獲得超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不過高盟新材在公告中披露,成都粵海金于2023年4月進行的上一輪融資的投前估值為10億元,參考上一輪投后估值后,高盟新材本輪增資投前估值為11.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高盟新材于2017年2022年也分別收購武漢華森100%股權及增資控股江蘇睿浦,不過因宏觀因素影響,江蘇睿浦未完成業績承諾,并處于虧損狀態,公司在年報中提示未來不能排除出現商譽減值的風險。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高盟新材商譽為7.18億元占公司凈資產近36%。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就目前收購的資產是否會對商譽產生影響,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就目前而言,收購的資產標的金額并不大,商譽減值風險較小,不過從整體的商譽占比來看,有一定的減值風險。
對于未來的發展戰略,公司此前也表示,將堅持“2+2”產品發展戰略,鞏固發展先進復合膠粘材料,提升發展隔音減振降噪材料,加快發展新能源功能材料,突破發展光電顯示材料。公司將繼續堅持內生式發展與外延式并購相結合的方式。這也意味著,未來高盟新材不排除進一步的收購資產。
(編輯 張明富 喬川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