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汽車零部件企業博俊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預計2023年1月份至6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600萬元至9800萬元,同比增長125.21%至156.64%。
博俊科技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訂單充足,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較大;混動汽車、純電動汽車快速上量,公司新能源汽車車身模塊化產品收入同比增長較快。”
信達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陸嘉敏認為:“報告期內,博俊科技白車身業務快速放量,今年一季度業績就呈現高增長態勢。公司原有沖壓件產品主要應用在轉向、動力系統等,單價在2元至10元不等,近兩年產品逐步升級成白車身總成件,單車價值量大幅提升。品類拓展成效逐步顯現,伴隨一季度子公司常州博俊、重慶博俊產能加快釋放,業績持續同比高增,公司白車身業務進入業績貢獻期。”
【資料圖】
近年來,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同業競爭的加劇,各整車制造商都在積極尋求和上游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聯合開發產品的機會。據了解,面對行情的轉變,博俊科技從2018年起積極拓展車身模塊化業務。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MarketResearchFuture的預測,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將在2023年達到1.3萬億美元。
思瀚產業研究院認為,在整車平臺化趨勢下,汽車零部件企業向模塊化、集成化方向發展。
在此背景下,報告期內,博俊科技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5億元,加碼汽車零部件、模具項目等;另外,公司還擬14億元投資汽車零部件擴產、模具生產兩項目,加速汽車零部件模塊化、輕量化發展。
對此,有券商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博俊科技深耕汽車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領域,上述多個投資項目都圍繞公司主營業務開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行業發展方向以及公司未來發展規劃。項目順利實施后,將提高公司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的市場占有率,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電驅動、智能網聯等新技術異軍突起,給許多汽車零部件企業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而產品技術含量較低以及規模效應較差的中小企業可能面臨被加速淘汰的局面,行業分化將進一步加劇,行業集中度有望得到持續提高。”
中歐協會智能網聯汽車秘書長林示認為:“新能源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對汽車零部件的需求將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景氣趨勢將持續。受益于自主品牌的崛起,國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逐步構筑本土供應鏈優勢。目前,以電動化和模塊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為特征的技術革命與以平臺化、共享化為特征的商業模式相結合,正在顯著改變汽車行業的格局,從而進一步引導我國汽車產業的創新和結構化升級。”
展望后市,陸嘉敏進一步表示:“報告期內,博俊科技迎‘產品、客戶、技術、產能’四重因素突破,業績有望快速增長。上述投資擴產有望進一步拓寬公司產品品類,強化公司技術及產能優勢,并觸達更多新客戶,為公司未來業績的增長持續提供動能。”
(編輯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