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馨悅 見習記者 孫文青
在收購虧損標的烯晶碳能電子科技無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烯晶碳能”)股權遭深交所問詢后不久,2月21日晚間,思源電氣公告稱,公司將使用自有資金不超過2.88億元(不含產權交易費用)通過股權轉讓(包括協議轉讓和產權交易機構公開掛牌轉讓)的方式,再收購烯晶碳能19.22%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思源電氣的主營業(yè)務為輸配電設備的研發(fā)、生產、銷售及服務。隨著業(yè)務發(fā)展,公司計劃加大前瞻性技術投入。交易標的方烯晶碳能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從事超級電容等功率型儲能器件研發(fā)、生產和銷售企業(yè),主要產品包括雙電層超級電容和混合型超級電容,在汽車和電網領域均有應用。如此次股權收購完成,思源電氣持有烯晶碳能股權將由51.20%進一步上升至70.42%。
(相關資料圖)
而思源電氣在此前回復深交所關于收購烯晶碳能問詢函中提及,公司有意將打造超級電容器為“第二增長曲線”,但“由于行業(yè)及相關市場尚處于新興發(fā)展階段,無法統(tǒng)計、預測產品及未來的市場占有率。”另有分析人士表示,超級電容器目前在汽車應用領域未見起量。
連續(xù)溢價增值收購
公告顯示,烯晶碳能股東無錫博瑞通源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及無錫惠程遠達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擬轉讓其持有的烯晶碳能股權,并通過產權交易機構公開進行掛牌轉讓,思源電氣有意接手這部分股權。而公司剛剛在2022年12月29日公告擬收購烯晶碳能原股東股權。
為何在短短兩個月后,公司選擇再次出手?思源電氣表示,繼續(xù)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進一步增加持股份額,增加公司在烯晶碳能業(yè)務中的主導權和決策權,將有利于進一步整合雙方的技術和市場優(yōu)勢,從而推動超級電容器在相關領域的應用,符合公司的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
在進行兩次股權收購時,思源電氣給出的估值較為一致。上一輪收購股權時,公司采用收益法估值為14.61億元,(截至2022年10月31日評估),較公司賬面合并所有者權益增值率為5145.70%,整體估值為15億元。此次收購,公司亦按整體估值15億元溢價收購(截至2022年12月28日評估)。
對于前后估值無明顯變化,思源電氣董秘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進一步時表示:“一方面,我們兩次股權轉讓間隔時間比較短;另一方面,從去年11月、12月經營數據來看,凈資產變動也不大。所以我們對整個業(yè)務未來的判斷沒有發(fā)生本質性的變化。”
公司董秘表示,最終,烯晶碳能國有股東需要通過產權交易機構公開進行掛牌轉讓,因此,股權交易是否能順利完成尚存在不確定性。
市占率難以統(tǒng)計
隨著公司對烯晶碳能經營情況的進一步掌握,思源電氣在公告中稱,為了進一步促進烯晶碳能公司業(yè)務發(fā)展,思源電氣還計劃根據公司的業(yè)務發(fā)展狀況,在必要的時候進行產能建設投資。
而烯晶碳能的業(yè)務發(fā)展和財務表現同樣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在上一輪收購中,烯晶碳能的主要經營情況及定價合理性受深交所重點問詢。由于烯晶碳能大部分項目2022年才逐步量產,且行業(yè)同行的收入數據尚處于非公開狀態(tài),思源電氣表示,對于烯晶碳能在車載、儲能方面的市場占有率表現均難以統(tǒng)計。
烯晶碳能在過去兩年時間內展現的財務情況也不甚理想。2021年烯晶碳能實現營業(yè)收入4015.69萬元,實現凈利潤為-1888.79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240.97萬元;2022年,烯晶碳能實現營業(yè)收入9206.93萬元,實現凈利潤為-1650.79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76.84萬元(以上數據未經審計)。
東吳證券則在相關研報中指出,超級電容行業(yè)目前在風電、軌道交通、油改電、智能電表等領域穩(wěn)步增長的同時,正在電網調頻和混合儲能、汽車等領域迎來向上加速拐點。
但一位專注于新能源領域投資經理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結合其過往調研過的超級電容器企業(yè)案例,國內超級電容器面向的下游范圍較廣,但由于國產技術原因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實際應用范圍更廣,因此,國產超級電容產品真正想實現替代還有距離。亦有新能源產業(yè)鏈咨詢研究公司人士向《證券日報》稱,“汽車領域應用的話,(超級電容器)可能在電動重卡、電動大巴上比較多,但是銷量相對不大。”
(編輯 袁元)
關鍵詞: 思源電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