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袁傳璽
(相關資料圖)
11月14日晚間,中葡股份發布公告稱,李向禹因工作調動申請辭去公司法定代表人、第七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辭職后,李向禹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此外,公司董事長李向禹辭職后,未公布繼任董事長,公司表示,將按照法定程序盡快完成公司新任董事長的選舉、調整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委員等相關工作。
對于李向禹工作變動的具體原因以及新任董事長人選,《證券日報》記者致電中葡股份公開電話,但無人接聽。
在任期間業績波動頻繁
值得關注的是,李向禹于2021年1月15日任職中葡股份董事長,在任期間,公司業績波動頻繁。
公開資料顯示,由于中葡股份在2020年營收為9461.49萬元,凈利潤為-5640.32萬元,觸發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公司股票于2021年4月27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而公司在2021年業績實現增長,據2021年年報顯示,中葡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129.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90.5萬元,同比增長129.97%,實現扭虧為盈。
2022年5月12日,公司股票簡稱由“*ST中葡”變為“中葡股份”,成功“摘帽”。
不過,中葡股份在2022年業績再次變臉。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為1.32億元,同比下降12.87%,歸母凈利潤為-630.35萬元。
對此,知趣咨詢總經理、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表示,中葡股份業績屢次變臉,實際上和企業經營情況不穩定,銷售渠道波動性較大有直接關系,同時新冠疫情也對產品的銷售情況產生影響,特別對于區域品牌中葡股份來說影響更為明顯。
“中葡股份作為以葡萄酒釀種植,釀造和生產為主的區域葡萄酒品牌,實際上最近幾年發展的并不好,一方面,企業體量偏小,品牌影響力也非常有限,導致在全國性市場其實銷售情況并不樂觀。其次,目前國產葡萄酒也面臨著國外葡萄酒競爭和產品結構升級的壓力。”蔡學飛進一步表示。
需直面行業問題
中葡股份還需直面的是葡萄酒行業走弱給企業發展帶來的影響。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9月,葡萄酒產量為1.9萬千升,同比下滑13.6%;1-9月累計產量為14.6萬千升,同比下滑21.9%。同時,國產葡萄酒由2012年的累計產量138.2萬千升下降至2021年的26.8萬千升,已連續9年下降。
并且,2021年1-12月,納入到國家統計局范疇的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116家,其中虧損企業28個,企業虧損面為24.14%。目前葡萄酒規模以上企業出現大面積經營虧損,行業運營效益不斷下滑。
“國產葡萄酒經歷前幾年惡性競爭,各企業大打價格戰,產品價格屢創新低,低價的背后是企業不斷降低的品質,導致國產葡萄酒品牌失去國內消費者信任。”武漢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竹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而進口葡萄酒因價格不透明,價差大利潤高,整個渠道都轉行去推銷進口葡萄酒,從而導致國產葡萄酒的日子就越來越難。
“未來國產葡萄酒的骨干企業應該努力的恢復消費者的信任,努力開展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交流,積極的打造品質信任。而中葡股份作為上市公司應該在恢復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信任過程中擔當更大的責任,公司應努力傳播品質感,加強消費體驗方面的基礎工作。”肖竹青進一步表示。
(編輯 孫倩)
關鍵詞: 中葡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