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馨悅
近日,心脈醫療發布定增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25.47億元,投向全球總部及創新與產業化基地、外周血管介入及腫瘤介入醫療器械研究開發、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資料圖)
業內人士指出,在當前國產加速替代、血管介入市場加速擴張的背景下,心脈醫療積極擴充產能、積極布局外周及腫瘤介入領域,既鎖定了行業長期發展紅利,又有利于在集采帶來的不確定性下探尋全新增長點。
醫藥醫療類企業開啟定增潮
不少公司選擇自建工廠擴張產能
從今年以來醫藥醫療類企業定增用途來看,不少公司選擇購買土地并自建辦公、生產及研發大樓,或是對生產基地進行升級。公開資料顯示,包括東富龍、同和藥業、貝達藥業、美迪西、佐力藥業等企業一改“輕資產”的投資風格,紛紛募集資金投入到固定資產中。其中,近期包括東富龍等公司定增方案成功過會,有望打開業績全新增長點。
為什么這類醫藥醫療企業均重視自建廠房建設,甚至是“募資蓋樓”?一般而言,具備穩定且滿足未來發展空間的研發、生產用地,是醫療器械企業業務順利認證、推廣市場的必要條件。從NMPA的認證流程來看,工廠建立質量體系是第一步,CE認證及FDA認證也對工廠生產的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這一角度來看,醫藥醫療類企業擁有自建工廠,往往具備先發優勢。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透露,在企業生產規模逐步擴大的情況下,部分醫藥醫療類企業采用自建生產基地而非租賃的方式,也是一種頗具性價比的措施。包括監管標準的變更、業務規模的擴大、租賃場地被收回或到期無法續租、租金持續上漲等因素均有可能導致企業重新租賃場地,而租賃場地的變更往往可能帶來產品認證信息的變更,由此便可能對公司持續、充分的產品供應帶來不利影響。從中間的時間差及機會成本來看,發展到一定規模的醫藥醫療企業選擇自建廠房,掌控醫藥醫療類企業對生產場地高標準、高要求的主動權,對長期發展將更加有利。
由此看來,從產品認證、產能擴張等角度進行解讀,本次心脈醫療募集資金投入到全球總部及創新與產業化基地符合醫藥醫療類企業的慣常做法。公開信息查詢顯示,本次心脈醫療擬投資的上海浦東新區國際醫學園區地塊為工業研發用地,建設用地面積為25,949.5㎡,總建筑面積143,641.15㎡。地上建筑面積81,080.07㎡,地下建筑面積62,561.08㎡。其中規劃的一類工業用地面積占比超過50%,其余為科研設計用地,將用于建設工業、研發及配套建筑等,將有效提高心脈醫療在生產、研發方面的競爭力。
正如心脈醫療在定增預案公告中表示,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需要克服場地限制,完善產業布局,才能更好地完成公司的發展戰略,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項目建成后,心脈醫療將完善生產與研發的布局,優化公司產業鏈,從而大幅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前瞻布局外周及腫瘤介入領域
探尋價值賽道應對集采風險
從定增公告來看,除了擬投入全球總部及創新與產業化基地外,本次心脈醫療也將募集資金用于外周及腫瘤介入醫療器械研究開發中,前瞻性布局點狀支架、溶栓導管、可降解微球等新產品,通過豐富產品管線,開拓新的盈利增長點。
從長期來看,心脈醫療加速外周及腫瘤介入布局,也不失為應對集采潛在風險的有利辦法。以其他公司經歷帶量采購的冠脈支架為例,隨著這一支柱性的介入產品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國內高值耗材企業加速重視其他細分領域,從前未獲得足夠重視的創新高值耗材賽道將會迎來價值重構。在這一背景下,心脈醫療加速布局外周血管介入、腫瘤介入這類創新賽道,將成為應對未來可能的降價控費趨勢的重要舉措。
從市場規模來看,外周及腫瘤介入領域均具備廣闊的市場空間。據億歐智庫預測,一方面,我國外周介入相關疾病的患者數量眾多且治療意愿逐步提高,外周介入市場未來將以15%-20%的速度持續增長;另一方面,近年來由于飲食、環境、生活習慣以及人口的老齡化等因素,2021-2025年,中國腫瘤介入器械市場規模將從109.1億增長至175.7億,年復合增速有望達到12.7%。
業內人士指出,想要入局外周及腫瘤介入領域,往往需要具備研發、技術及資金壁壘。以外周領域為例,外周門檻較低,競爭廠商較多,進口企業支架、球囊產品均處于更新迭代中,這也對企業的研發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堅持深耕自主研發創新的血管介入領域領先企業,心脈醫療高研發投入為實現產品有效轉化打下堅實的基礎。2019-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連續三年保持在17%以上;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總額達到1.23億元,同比增長18.04%。
在保持高研發投入的同時,心脈醫療堅持大手筆分紅,用真金白銀的行動回饋投資者。2021年,公司每10股分配21.00元(含稅),共發放股利1.51億元,近三年累計分配股利達到2.61億元。隨著未來定增計劃的落地,公司有望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以更優異的業績回饋投資者。
值得一提的是,心脈醫療本次定增也得到了機構的充分認可,包括中金公司、中泰證券、浙商證券及國金證券等四家機構均給予公司正面評級,看好公司在定增后擴大產能滿足市場需求,加速創新布局全新業績增長點等,從而全面提升血管介入綜合實力。
(編輯 何帆)
關鍵詞: 腫瘤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