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周時間內,通威股份(600438)連續簽訂了兩份硅料長單,預估總金額接近900億元。其中,通威股份與青海高景簽訂的硅料長單銷售規模不低于21.61萬噸,執行期為2022年至2026年,預計銷售總額509億元;與宇澤半導體簽訂的長單規模為16.11萬噸,執行期同樣為2022年至2026年,預計銷售總額385億元。
目前,硅料價格處在近兩年來的高位,單純從銷售金額角度看,這兩份長單已經屬于規模十分龐大了,但從銷售量角度看更具含金量,畢竟兩年前硅料價格最低僅有6萬元/噸左右。當下硅料擴產旺盛,雖然硅料價格拐點還很難預判,但終有回落的一天。
【資料圖】
兩份長單的總量為5年37.72萬噸,平均下來每年7.6萬噸左右,對應的每年可滿足的硅片需求在25GW左右。從這個角度更容易理解兩份長單背后隱含的份量。
作為硅料龍頭,通威股份2021年末的硅料產能達到了18萬噸,根據投資建設安排,公司目前在建項目產能合計17萬噸,其中包頭二期5萬噸項目預計2022年投產,樂山三期12萬噸項目預計2023年投產,屆時公司產能規模將達到35萬噸。
正如前述,當下硅料擴產旺盛,現有龍頭中的通威、協鑫、新特等,以及跨界廠商中的合盛硅業、南玻、信義光能、上機數控等均加入了戰局。截至今年3月的一項不完全統計顯示,2021年以來,宣布擴產的硅料總規模超過310萬噸。
如果這300多萬噸硅料全部用于生產光伏產品,對應的規模將達到1000GW,即便光伏再怎么受追捧,恐怕也是很難完全消化的。因此,雖然當前硅料價格高企,但未來終究會因產能釋放回歸均衡,也不排除出現硅料供應過剩的極端情況。
以上述7.6萬噸的年均銷量以及通威預期達到的35萬噸產能粗略計算,高景、宇澤兩家企業將合計包攬通威20%以上的年硅料產量。事實上,今年3月,通威也與隆基綠能簽訂了硅料銷售長單,執行期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平均下來一年10萬噸。
基于上面的背景,也可以看出通威頻繁簽訂長單背后的主要考慮——提前為快速增長的產能找好長期買家。更進一步的,即便未來硅料價格回落、少賺一點,也好過屆時出現產能閑置的窘境。事實上,從上述產能規劃來看,一兩年內,硅料環節出現閑置產能的概率并不低。
值得關注的是,之所以硅料環節涌入大量新玩家,是由于各參與方認為硅料價格處在高位,項目建成后短期內就能收回投資成本。越早收回本錢,意味著能夠越早投入到新的戰局中,并占據有利位置;特別是當前電池技術路線轉換較快,企業需要大量投入進行研發,對于通威而言,業內盛傳其將完善垂直一體化布局,擴充組件業務,而這需要大量資金支持。
通威股份在2021年年報中披露的一項數據顯示,基于前期產能建設時機的正確把握及公司的高效經營,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陸續收回永祥多晶硅(老產能)、樂山一期、包頭一期項目合計8萬噸產能的投資成本。
通威本次與高景、宇澤簽訂長單的另一個看點是,這兩家企業均為硅片新秀。其中,高景30GW硅片項目已于本月滿產,并規劃了新的50GW硅片項目,未來總產能將達到80GW;宇澤半導體先后與多地政府簽約,規劃的硅片項目也達到了58GW。
從這種合作看,實際上體現了硅料龍頭與硅片新秀之間的雙向需求。一方面,硅片新秀迅速擴張的產能需要充足硅料供應保障,另一方面,硅料快速擴張的產能也需要下游環節承接,兩者之間達成了默契。
當然,其中也有縱橫交錯的合作關系,例如,通威等硅料龍頭尋求下游采購商的多元化,而隆基等硅片龍頭又在努力使原料供應商多元化。這將對未來硅料、硅片環節的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傳統的龍頭企業已經很難阻擋新秀企業的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