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沖擊A股市場的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菲菱科思)能否順利,仍具有不確定性。
菲菱科思主要從事網絡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有交換機、路由器及無線產品。在業內,公司并不算突出。但自2019年以來,公司經營業績快速增長,或與大客戶新華三的緊密合作有關。
近幾年,菲菱科思向新華三銷售的收入均超過公司營業收入的八成以上。正因為如此,公司對新華三存在十分明顯的依賴性。
或許,正因為依賴第一大客戶,菲菱科思的存貨與應收賬款均較高,二者合計超過公司總資產的60%以上。存貨與應收賬款偏高,帶來的后果是財務承壓。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60%。
菲菱科思的股權變換有些詭異。A股公司長盈精密的實際控制人陳奇星,曾是菲菱科思的創始人、實際控制人,如今,陳奇星退出,另一名創始人陳龍發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陳奇星為何要讓出控制人之位?消息稱,陳奇星曾卷入IPO行賄案。
大客戶依賴短期難以緩解
如果一家公司高度依賴單一客戶,不僅未來的發展前景難以預料,而且在產業鏈條上處于弱勢地位,持續盈利也不可控。菲菱科思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
菲菱科思主營業務為網絡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ODM/OEM模式與網絡設備品牌商進行合作,為其提供交換機、路由器及無線產品、通信設備組件等產品的研發和制造服務。公司稱,其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網絡設備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的一站式服務,已成為新華三、S客戶、小米、神州數碼、D-Link、邁普技術、浪潮思科等國內外知名網絡設備品牌商的ODM/OEM長期合作伙伴。
企業級網絡設備市場集中度高,華為、新華三、思科、星網銳捷等少數品牌商占據國內大部分市場份額,呈現寡頭競爭的市場格局。
菲菱科思稱,基于市場寡頭競爭的市場格局,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公司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3.63%、97.59%、99.45%、99.32%。其中,公司向新華三銷售實現的收入分別為7.66億元、9.11億元、12.11億元、6.60億元,分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為84.79%、87.55%、80.00%、75.43%。、
2021年上半年,雖然向新華三的銷售金額占比有所降低,但仍然超過70%。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菲菱科思對新華三存在較為明顯的依賴。本次IPO募投項目之一,就是菲菱科思為配套新華三而進行擴產。可以預見,未來,公司向新華三銷售的金額仍會繼續上升。
公開資料顯示,新華三為原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最早系華為和美國3Com公司的合資公司,一直為全球網絡設備市場的領先廠商。2016年,A股公司紫光股份從惠普公司手中收購新華三51%股權,成為新華三的控股股東,并將其更名為新華三集團有限公司。新華三定位于IT基礎架構產品及方案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及服務,擁有完備的路由器、以太網交換機、無線產品、網絡安全產品、服務器、存儲設備、IT管理系統、云管理平臺等產品系列。
根據IDC數據,2021年上半年,新華三在國內交換機、路由器和無線產品的企業級市場占有率分別為38.7%、29.3%和28.0%,在上述三個產品細分市場分別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一。
從2010年開始,菲菱科思與新華三開始合作,至今已有12年。
對于持續與新華三的合作菲菱科思信心滿滿。公司稱,公司與新華三的業務分工符合所處行業特點,新華三將電子制造服務外包的經營策略不會改變,具有持續的電子制造服務外包需求。公司與新華三的合作模式具有較強的黏性,替換供應商的成本較高。經過多年的商業化合作,公司已成為新華三不會輕易更換的“優質制造資源”,具備與新華三長期、穩定合作基礎。公司與新華三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不斷加強。
值得一提的是,新華三的間接大股東紫光集團出現了債務風險,目前正處在重整期間。
菲菱科思是否自信過度?新華三能否長盛不衰?正因為菲菱科思較為自信,潛在的風險更為不容忽視。
研發能力不足人數墊底
過分自信的菲菱科思存在研發能力不足問題。
近年來,依托向新華三銷售的不斷增長,菲菱科思的經營業績也表現為快速增長。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菲菱科思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03億、10.40億、15.13億、8.75億,2018年至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46%。同期,公司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分別為984.31萬元、5507.08萬元、9619.48萬元、7378.18萬元,2018年至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12.61%。其中,2019年、2020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0.55億元、0.96億元,同比增長459.48%、74.67%,2019年大幅倍增。
不過,2019年凈利潤的高速增長是有原因的,那就是2018年的凈利潤大幅下滑。2018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只有984.31萬元,而2017年為4032.36萬元,同比下降幅度為75.5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為696.15萬元,同比下降81.80%。這一年,部分原材料價格處于高位、匯率波動導致毛利率較低。
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快速增長,也得益于產品提價。公司營收占比超8成的交換機產品在報告期內年年刷新銷售均價,2018年,其想銷售均價為383.76元/臺(件),2021年上半年達到513.32元/臺(件),累計漲幅為33.76%。
與交換機產品不斷漲價相反,公司的路由器及無線產品銷售價格在不斷下滑,因為該產品銷售收入占比相對要低不少,因此被交換機價格平滑了。
需要重點關注的是,身處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更新換代速度較快,菲菱科思自稱是一家以自主研發為主的公司,但公司研發實力并不強。
截至2021年6月底,菲菱科思員工總數為1208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數量為87人,占比為7.20%,中專及以下學歷984人,占比為81.46%。同期,公司擁有研發人員數量為303人,占員工總數的比重為25.08%。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有65人,占研發人員數量的21.45%。
專業研發人員整體上學歷不高,市場質疑菲菱科思的研發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行業可比公司中,菲菱科思的研發人員數量處于墊底位置。
截至2020年底,同行業可比公司共進股份、劍橋科技、卓翼科技分別擁有技術人員1583人、647人、809人。到2021年底6月底,菲菱科思為303人,不到劍橋科技的一半。
菲菱科思坦承,研發團隊規模較小且高學歷人才占比不高,導致公司承接高端交換機項目人才儲備不足。
創始人及股東曾涉IPO行賄
IPO行賄,是備受詬病的話題。菲菱科思的創始人、股東就曾卷入IPO行賄案。
菲菱科思成立于1999年4月,由陳龍發、陳奇星、于海、丁俊才4名股東共同以貨幣方式出資設立,初始注冊資本為80萬元,其中,陳龍發出資6.40萬元,陳奇星出資40萬元,分別占注冊資本的比例為8%、50%。陳奇星持有一半的股權。
奇怪的是,陳奇星逐步撤退,到2001年8月,其不再持有菲菱科思股權。盡管陳奇星不再持有菲菱科思股權,但其與菲菱科思關系仍然密切。
2005年8月至2015年6月,菲菱科思的實控人為陳奇星的妹夫舒持連。舒持連在去世前,于2015年7月,把股份的最大部分轉讓給了陳奇星的女兒陳曦,是舒持連轉讓給妻女股份的4.19倍。
舒持連為何要將所持菲菱科思的大部分股權轉讓給陳奇星之女陳曦,至今也未見公司詳細披露。
正是因為陳奇星的退出,2010年,長盈精密登陸A股市場,菲菱科思并未被列為關聯方。但在2018年,菲菱科思首次IPO預披露時,將長盈精密列為關聯方。
作為菲菱科思創始人之一的陳奇星,還曾卷入行賄丑聞中,這其中還包括包括菲菱科思的股東高國亮。
公開信息顯示,證監會發審委委員孫小波、韓建旻案發,二人曾是長盈精密IPO上會審核的發審委委員。
判決書顯示,2010年6月,長盈精密董事長陳奇星安排財務總監高國亮負責公司上市一事。高國亮通過一個朋友幫忙聯系韓建旻后,將2萬美元送給韓建旻并讓其幫忙。
同在2010年6月,長盈精密為了IPO申請能通過發審委會議審核,由高國亮于公司上會前的一天,在北京金融街附近的一家茶館送給孫小波10萬元,請托其在評審中予以關照。
目前,陳奇星方面仍然對于菲菱科思擁有話語權。菲菱科思第二大股東為陳曦,其持股比例為23.68%。陳曦系陳奇星之女。陳奇星的妹妹和外甥女也均持有菲菱科思的股份,三者合計持股比例高達29.99%。加上2020年11月,陳奇星妻子宣潤蘭和女兒陳曦轉讓的股份,陳奇星的親屬在2020年11月前合計持有菲菱科思34.74%股權
陳龍發持有菲菱科思42.77%股權,與陳奇星方面的差距并不大。因此,市場擔憂陳奇星“卷土重來”。
除此之外,菲菱科思還存在財務壓力。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為60.25%。公司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為4.96億元,對應的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為1.44億元,據此判斷,還是存在占用或者說拖欠供應商資金問題。
導致這一原因,主要是存貨及應收賬款較高。報告期各期末,菲菱科思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2.50億元、3.53億元、4.59億元、4.72億元,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3.02%、55.79%、49.73%和54.69%。加上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二者合計占比公司總資產的比重超過60%。(記者 明鴻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