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洪亮
日本2023年全國學力統測東京一小學考場
【資料圖】
日本文部科學省7月31日公布了2023年4月實施的日本全國學力和學習狀況調查(又稱“全國學力統測”)結果。調查結果顯示,除了國語科目的答題正確率略微有所提升外,數學、英語科目都出現了下滑跡象。尤其是初三年級的英語測試是日本自2021年實施教改后的首次檢測,調查結果遠未達到日本政府的教改初衷。
面對如此結果,文部科學大臣永岡桂子在8月1日的記者會上并沒有承認是新教改的失敗,只是強調“教改仍在路上”。雖然測試出題方一再強調“出題難度偏高”等理由,但從總體來看,測試結果不盡如人意的主要原因還是日本近年來所堅持的“寬松教育”的教學體制及學校教學與社會現實脫節等因素。
英語三年教改檢驗結果令人失望
2023年日本全國學力統測,東京一初三考場
日本文部科學省實施的全國中小學學力統測以小學6年級、初中3年級學生為對象,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以便掌握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整體學習狀況。2020年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原因沒有舉行。今年4月日本全國近3萬所公私立中小學的大約190萬名學生參加了全國學力統測。由于文部科學省在2021年推行了重視英語交流應用能力的初中學習新指導要領,所以今年針對初三年級的英語統測也是新教改實施3年后的首次成果檢測。
從檢測結果來看,文部省也承認“應強化教學研修的支援力度”。此次檢測結果顯示,小學6年級的國語科目平均正確答題率為67.4%,略高于去年的65.8%;數學科目的正確答題率為62.7%,較去年63.3%的結果有所下滑。初三年級的國語科目正確答題率為70.1%,略高于去年的69.3%,數學科目則由去年的52.0%下滑到了51.4%。最令人感到詫異的是英語科目,今年的檢測結果顯示,日本全國初三年級的英語的聽力、閱讀和寫作項目的正確答題率僅為46.1%,較上次(2019年)的56.5%結果下滑了10個百分點,寫作項目的正確率僅有21%,而新英語教改中最重視的英語會話項目甚至出現了超過6成學生5個問題全部零分的結果,正確答題率僅有12.4%,較上次檢測的30.8%的正確率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面對如此結果,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永岡桂子在8月1日的記者會上并沒有承認是新教改的失敗,只是強調“教改仍在路上”。對于英語會話成績普遍過低的情況,永岡表示不能單純地用統測結果評估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同時強調此次統測“出題難度偏高”,學生對相關信息之間的關聯性理解不夠,不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的原因。她還表示,統測結果也反映出了需要進一步強化教改的現狀,文部科學省將會進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和充實新指導要領落實。
學習時間減少是學力下降的根本
面對如此之低的統測結果,盡管測試出題方的日本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負責人一再強調“出題難度偏高”、部分專家學者給出了“學生不擅長理解文意”等理由,但從總體來看,測試結果不盡如人意的主要原因還是日本近年來所堅持的“寬松教育”的教學體制及學校教學與社會現實脫節等因素。
一是“寬松教育”模式磨平了日本新一代年輕人的競爭力。戰后的日本教育大致經歷了重視生活和經驗的“實踐教育”、經濟高度增長期重視知識量的“填鴨式教育”以及以“寬松教育”理念為主的重視人性的“新學力教育”和目前所提倡的“生存能力教育”。
但是自上世紀70年代日本提出“寬松教育”以來,日本學校的整體教學狀況并未得到真正的改善。“寬松教育”模式的最大后果就是學生的課本變薄、課外時間充足、背誦內容大幅減少,運算能力明顯下降。以小學6年級為例,年授課時間由原來1015課時,減少為945課時,學生在校期間基本上都是保持半天學習、半天課外活動的狀態。結果,在2003年的OECD國家學生學力調查中,日本在所有參加調查的國家中排名快速下滑,甚至處于倒數位置。面對“寬松教育”產生的學力快速下降現象,日本政府重新提出“學習指導要領”是最低教學要求的主張,2007年安倍政府提出增加10%的授課時間的政策調整,并開始增加授課內容。但是即便如此,日本學生在校所需學習內容仍然遠未恢復到“填鴨式教育”時代的水平。
“寬松教育”對日本社會造成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學生的學力持續低下、忍耐力缺乏、沒有機會接觸自己不感興趣的事物、缺乏競爭意識和與周圍的協調能力等。“寬松教育”模式下成長起來的日本新一代年輕人往往帶有缺少自主性、不合群、我行我素、重視自我、缺少熱情、對金錢事業不感興趣的“草食一族”。
日本全國學力統測初三英語會話題測評結果分析
二是學校和家庭教育相脫離的現代社會背景。“寬松教育”模式當前仍在日本各地學校盛行。盡管一些教師頻頻強調教學時間短的原因,但此次調查結果也顯示,有過半數的學校甚至安排了每周4-5天、每天3個小時的課外活動,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時間被大大浪費的現象。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藏書數量減少、學生在家閱讀時間不夠等問題也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知識面有限、與社會嚴重脫節等問題。比如在本次統測中初三英語會話項目的5題大部分都是關于當代社會的一些熱點問題。比如其中有一道題目是要求考生根據圖中給出的一個學生展示海水中漂浮的塑料購物袋的照片,就“日本是否應該停止出售塑料購物袋”問題用英語做30秒的口頭表述。在這道題目上,有一半的考生沒有答出要點,2成左右的考生干脆沒有作答。在考試后的調查中,35.8%的考生表示“自己雖然理解了題目的意思,但想不出該說什么”;有41%的考生則稱自己“想不出用英語怎么說。”這道題目僅獲得4.2%的答題正確率,反映出當代日本學生對社會問題缺乏必要的認知和深入思考的現象已經非常嚴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