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晨:醫生始終屬于服務業,為病人服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醫生只有放下委屈和抱怨,才能戴好“面具”,真正扮演好這個角色。
整理 |黃思宇 趙靜
在今年的高考志愿填報中,醫學成了最熱門的專業。近幾年抗擊新冠疫情,讓全社會認識到醫學的重要性。在許多家長眼中,醫生也是一份社會地位高、穩定性強的黃金職業。但與此同時,“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等不看好醫學專業的聲音也不時發出。近期,網紅考研導師張雪峰關于學醫的表態,更是引發了人們對于“家境不好能否學醫?”“學醫是否還有前途?”“醫生還是一個好職業嗎?”等問題的熱烈討論。
(資料圖片)
帶著這些熱點問題,“醫學界”邀請哈爾濱市兒童醫院胸普腦外科副主任醫師李清晨、上海市楊浦區五角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周玨,進行了一場網絡直播討論。兩位從業多年的臨床醫生結合自己的學醫歷程和從醫經驗,分享了對于學醫、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看法。
本文內容來自直播內容的編輯整理。
學醫需要悲壯感
醫學界:今年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有沒有親友向你們咨詢孩子要不要學醫?你們是如何建議的?
周玨:會有親友向我咨詢孩子要不要學醫的問題。我覺得,要看孩子對醫生這個行業是否有深入的了解。醫生是一份需要終身學習的工作,學習的過程也是比較漫長和坎坷的。如果一個孩子的家里沒有從事醫療工作的人,自身對醫生這份職業的了解也不夠深入,只有一時的熱情,或者只是覺得醫生這個職業聽上去挺好的,那我不會建議他學醫。因為一旦在后續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他可能很容易就放棄了。如果一個孩子學醫的信念很堅定,想好了愿意為醫生這份職業付出,自己對醫生這個行業也有足夠的了解,那我會建議他學醫,并且在醫學院校和專業的選擇上給一些建議。
李清晨:我也收到了親友這方面的咨詢。我認為,如果孩子的想法比較明確,本身喜歡醫學、想學醫,那我會建議他學醫,但我也會給他講學醫的優勢和劣勢,看看他的性格是否適合學醫。如果他本身并不喜歡學醫,只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或者僅僅因為醫生這份職業比較穩定,那我不會建議他學醫。過去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同學——接受了父母的安排,但自己并不喜歡學醫,在學醫的過程中他覺得自己太委屈了,最后掛了很多科。
學醫是比較艱苦的,選擇學醫的人不僅要能忍受這種苦,還要有一種投入偉大事業中的豪情和悲壯感,才更容易堅持下來。
家境不好不要學醫?
醫學界:最近網上有觀點稱,網紅考研導師張雪峰不建議家境不好的孩子學醫,因為醫學學制長、就業的學歷門檻高,30歲之前很難賺錢。你們對于張雪峰的觀點怎么看?
周玨:學醫的回報周期確實比較長,學制長,博士畢業以后還要規培,前期的投入是比較大的。但我認為,這并不代表家境不好的孩子不適合學醫。醫學院是會給這類學生一些資助的,學生自己也可以申請助學金和獎學金。我讀書時身邊有很多同學來自農村,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但是他們非常努力,拼搏了很多年,最后也非常有成就。
至于就業的學歷門檻提高,其實各行各業都存在,整個社會的學歷水平都在提升。而且,醫生這個職業有特殊性,專業性非常強,入行的學歷門檻自然會更高。
李清晨:如果非常急著要回報家庭,那確實要慎重選擇學醫。不能騙這些孩子,說學醫本科畢業就能進大三甲,五年就能當科主任,很快就能賺錢。但如果不是特別急著要賺錢,我覺得可以學醫,不用特別考慮回報周期長的事。
其實,功利心太重的人本來就不適合當醫生。大部分醫生都成為不了行業的頂尖,只能成為這個行業里非常普通的一員,拿著比較基礎的收入。對于晉升,你只能努力嘗試,如果晉升成功了,就更上一層樓;如果沒晉升成功,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照顧自己的父老鄉親,未嘗不是一件很好的事、一個優秀的醫生。
還有人把張雪峰的話理解成,當醫生以后會面臨各種誘惑,小時候家境不好的醫生更難抵御誘惑,容易“掉坑里”。我認為這和家境無關,有些從小家庭富裕的醫生也會抵御不了誘惑。
醫生始終屬于服務業
醫學界:這幾年,有一些不看好醫生這份職業的聲音,其中就有很多來自醫務人員的抱怨,對于這些聲音,你們怎么看?
李清晨:這些問題確實存在,從醫的大環境并不那么令人滿意。但我認為,部分原因是醫生對其他行業缺乏了解,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以至于帶著委屈工作。很多醫生都覺得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要,有這種職業榮譽感很好,但這并不意味著醫生這份職業就比其他職業更高尚。
2018年,我參與了一部醫學紀錄片的制作,經常要飛到北京和上海,結束后還要連夜飛回哈爾濱,第二天繼續工作。有一次深夜,航班因為下大雪延誤了,當時我很擔心。如果沒法及時回到醫院,耽誤了明天的手術怎么辦?如果下飛機以后找不到出租車,道路因為下雪堵塞了怎么辦?但是,飛機降落在哈爾濱的時候,我看到機場的跑道非常干凈,出租車停靠點有工作人員在維持秩序。坐上出租車以后,我發現機場到市區的道路上的雪都清掃干凈了。當時我就想,如果沒有機場工作人員、出租車司機、清雪工人連夜工作,我可能就回不去了。其實,各行各業的人都很辛苦,醫生的辛苦只是其中一種。除了醫生,每一份為社會正常運轉而付出的職業都很重要。
醫生始終屬于服務業,為病人服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即使一個醫生的診療水平不高,對患者的態度好一點,也能得到患者的認可。許多經驗豐富的醫生其實是戴著“面具”工作的,他們會放下自己的情緒,耐心和患者溝通,讓患者感到更舒服。醫生只有放下委屈和抱怨,才能戴好“面具”,真正扮演好醫生這個角色。
周玨:作為一名社區醫生,我會遇到患者因為大醫院診療過程太快而感覺得不到理解,在我這里大量宣泄情緒的情況。很多患者來我這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醫生你讓我多說兩句。”有時候我和同事也會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像醫生,變成“居委會干部”了。而且,即使我們是社區醫院,也發生過醫生被患者和家屬“圍攻”的情況,有時候確實讓我們覺得不好受。
但是回頭想想,這本來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尤其是全科醫生,講求“身心同治”,不僅要醫治患者身體上的疾病,也要幫助他們排解心理上的困擾。做醫生要學會和患者同理共情,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體會患者的感受。其實,患者和我們宣泄情緒,也是因為得不到別人理解,并不是因為我們的醫療和服務做得不好。有時候,我們醫生也會成為病人,也希望得到好的醫療服務。得不到醫生的理解,誰都會著急。
如果重新來過,我依然選擇學醫
醫學界:你們還記得當初自己為何選擇學醫嗎?
周玨:我是主動選擇學醫的,家里沒有人當醫生。我讀高二時,外婆生病了,要動一個非常大的手術,但是當時家里人都沒有醫學知識。那時我就覺得,懂一些醫學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報志愿之前,我去咨詢了很多醫學院校,最后填的全都是醫學相關的專業。
李清晨:我學醫的原因也差不多。其實,醫學院里相當一部分人都是因為至親生病或去世而選擇學醫,因為這樣的事對小孩子的打擊是非常大的。我和周醫生報志愿的方式也非常相似,全部填的醫學專業,剩下的專業空著,而且都是不接受調劑。
醫學界:當醫生這么多年,你們有動搖過嗎?你們認為醫生是一個好職業嗎?
周玨:沒有太大的動搖,即使動搖過,我也會想,不做醫生了我可以去干什么?結果發現,除了醫生我什么都做不了。大學期間,我們每天都過得像高三一樣,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發展興趣愛好。我身邊也有一些同學是多才多藝的,甚至有人改行了并且做得比較成功,但那些是極少數。
客觀地說,醫生是一個好職業,對社會有貢獻,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保障。只要是對社會有貢獻的職業都是好的。如果重新來過,我依然會選擇學醫這條路。
李清晨:醫生是不是一個好職業?我認為這要從兩個方面評價,一是,醫生自己對這個職業怎么看?二是,社會上的人對醫生怎么看?醫生在社會關系中處于什么地位?對于醫生的自我評價,今天我們參加直播的兩位醫生都還沒辭職,這個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對于社會上的評價,我認為一個人在社會上處于什么地位,主要看別人是否愿意和你交朋友。醫生基本上都是別人主動來結交,說明醫生是有用的,是一個能夠切實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職業。我曾經發過一個視頻,很多人在評論區抱怨醫生對患者不好。但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病人都是通情達理的。很多時候,即使你無法治愈患者,只是幫他們緩解了癥狀,他們也非常感謝你。即使你能力有限,告訴患者這個病超過我的診療能力了,我幫你給某某專家打個電話,你去那里看看,患者也會非常感謝你。患者的感謝給你帶來的心理慰藉,不是用錢可以換來的。
責編:徐李燕
編輯:趙? ?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