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資料圖
為規范發展多種形式的托育服務,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發布《家庭托育點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對家庭托育點的定義與要求等進行了詳細規定。
家庭托育點,指的是現已存在并逐漸變得普遍的家庭式托育服務。由于3歲兒童方能進入幼兒園就讀,除代際傳承、隔代撫養外,0-3歲的社會化托育服務幾乎成為主流雙職工家庭的必然選擇。相較于幼兒園強調群體生活體驗與社交,0-3歲嬰幼兒的托育更講求對嬰幼兒需求的及時響應與照護周到。家庭式托育服務一般開設在家長所住社區的熟悉范圍內,而且師幼配比高、嬰幼兒數量少、收托時間靈活,對于雙職工或多孩家庭而言,被認為是更高性價比且更妥帖的選擇。因此,在較為發達的城市中,家庭式托育服務逐漸流行起來,小區內的家庭托育點均已比較常見。
《辦法》明確了家庭托育的定義和開辦條件,意味著現存家庭托育點將走向規范化,有助于對服務質量的監督與托育服務的持續發展。《辦法》對場所及提供托育服務者給出了量化標準,例如,對舉辦者提出了具有相關專業背景與培訓記錄、無精神病史、無犯罪記錄的要求,且每一名照護人員最多看護3名嬰幼兒,這樣可保證家庭托育點的高師幼比、靈活性及專業性。
至于經營地點,《辦法》除要求作為經營場所的住宅應申請注冊登記外,亦對建筑的面積、采光、消防、環保等方面作出細致要求,更重要的是,明確必須有資料保存期不少于90日、對活動區域全覆蓋的安防監控系統。上述要求,都可以更好地保障對家庭托育點的監督,讓嬰幼兒在更安全的環境下得到照顧。
完善現存的家庭托育點,助力其走向規范,有助于填補幼兒照料社會化的缺口,也是構建多元化托育服務的重要一步。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是落實人口政策的重要舉措之一,各地亦在發展不同形式的托育服務方面作出了多種嘗試。
有的地方重新開辦了公辦托兒所,企事業單位也有開設托兒所的案例,例如,杭州的浙大城市學院開辦的托育園日前正式開園,而佛山第一人民醫院也開辦了托育中心。家庭托育點與公辦托兒所,面對的是不同人群與不同需求,各有所長,都是托育服務多元化及幼兒照料社會化的重要補充。
2020年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的研究調查顯示,中國家庭重視兒童早期照料,但礙于客觀上社會化托育服務滯后,仍未能滿足市場需求。調查數據指出,有84.44%的家庭將3-6歲兒童送入幼兒園就讀,但0-3歲幼童入托率尚不夠高,僅有57.07%。目前托育托幼市場上托育機構的質量參差不齊,是家長不放心將0-3歲幼童送到機構托育的主要原因。據調查,有24.01%的家庭認為其師資服務質量差,及18.65%的家庭認為托育機構物質設施不夠令人滿意。
此次調查還顯示,有0-3歲兒童的家庭平均每年托育費用占開支的18.03%,高于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父母自費托兒費用平均占了家庭凈收入的12.6%。
家庭托育點走向規范,令社會化托育服務更為多元,亦有助于構建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嬰幼兒是否可獲得專業的正式照料,是養育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標志,我國的幼兒照料社會化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期待以此為起點,逐步提升幼兒照料社會化服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