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鄭雨航????每經編輯:高涵
【資料圖】
人工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的功能正在被人們充分挖掘,學生是最早開始使用這一工具的群體之一。
2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刊發的獨家報道——《調查|國內高校已有學生用ChatGPT寫論文,“杰作”快趕上老師了!“AI作弊”怎么防?》在微博上引起了網友的普遍關注和熱烈討論。截至2月11日22:45分,閱讀總次數達到8817.9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評論區中注意到,他們當中,許多人也已經開始積極擁抱ChatGPT這項新興技術。報道指出,在國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網購平臺上仍然在售賣五花八門的AI工具。記者采訪了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重點大學的一線教師,他們也正密切關注學生對于ChatGPT的使用情況。有的老師向記者表示,已經發現有學生用ChatGPT撰寫論文。某位高校老師甚至直言,估計今年開學后會出現一些ChatGPT所引發的學術問題。
該篇報道不僅在每日經濟新聞官方微博獲得270萬閱讀量,還在熱搜詞條“國內高校有學生用ChatGPT寫論文”中獲得大量網友留言,這其中大多是學生,也不乏知識界、科技界、新聞界的“大V”。
足見,ChatGPT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已成為公眾熱衷討論的事情。基于此,記者對全國多地的高校進行調研采訪,受訪學生覆蓋文學、理工等多個學科,甚至有的已是博士、博士后。
除了在高校領域有著一席之地,記者發現,ChatGPT的適用范圍已經下探至學齡前兒童和中小學階段。在國內教育界,ChatGPT正在“侵入”教育的各個年齡段。
而在教育界和學界,有人積極擁抱ChatGPT,也有人如臨大敵。據多家外媒報道,美國許多高校禁止使用這項工具,此外,據《獨立報》最新報道,就連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和《科學》也開始規定限制ChatGPT的使用。
ChatGPT會給教育界帶來怎樣的沖擊,又將與教育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科研應用正在探索 ChatGPT也“偏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上述情況后,立即對全國多地的高校進行調研采訪,受訪學生覆蓋文學、理工等多個學科,甚至有的已是博士,博士后。
在采訪中,一名大學生試著用ChatGPT寫論文并稱“反響很好”,也有大學生告訴記者,ChatGPT產出的文字“語法正確”、“用詞優美”。
記者調查走訪多位文理科學生后發現,ChatGPT目前在大學生中的使用場景多為社會科學、語言、管理、傳媒等專業,相比之下,理工科學生的使用較為少見。
記者在翻閱《調查|國內高校已有學生用ChatGPT寫論文,“杰作”快趕上老師了!“AI作弊”怎么防?》報道評論時也發現,有評論提出了這樣一個疑惑——“啥論文能用人工智能寫了?理科生表示不理解。”
此外,北京一所高校的傳媒專業學生向記者反映,ChatGPT寫出來的內容總體上還是有用,并且用英語比中文流暢。“但是在寫‘參考文獻’部分,基本都是它編出來的,編得又很像,所以最好用它的時候是在你擅長的領域,然后再自己對內容進行核對。”
針對目前采訪者所提到ChatGPT在運用英語文本比中文文本更順暢這一點上,記者發現,有的同學也正是利用這個優勢,使用ChatGPT來潤色英文作文。
記者調查后了解到,不僅僅是本科生和碩士生,甚至一些博士生也正在思考如何使用ChatGPT,一名四川某高校人力資源專業博士研究生告訴記者,他也正在琢磨用ChatGPT幫助自己搞科研,但通過比較ChatGPT的產出,他認為,ChatGPT的回答現在來看還是太過寬泛。
而在醫學這一領域,ChatGPT似乎能有更大用處,某大學醫學院的一位博士后則明確告訴記者,ChatGPT甚至還能幫助醫學生問診。
他給記者分別展示了ChatGPT用英文回答“晚期胰腺癌的最佳化療方案是什么”和“轉移性胰腺癌的最佳化療方案是什么”等問題,ChatGPT顯示了看似“專業”的回答,并且這位博士后承認,ChatGPT針對某一癥狀或者疾病的問診回復一般都不會出錯,只是比較保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去年12月,ChatGPT就已在醫學上證明過自己的“能力”,“它”在一項研究中通過了美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USMLE),該考試分為三項,研究稱ChatGPT在所有這三項考試中均達到或接近通過。
但對于科研而言,ChatGPT似乎幫助并不大,該名醫學博士后向記者進一步介紹稱,“ChatGPT本質還是個聊天軟件,專業性肯定不強,學習的資料太泛太舊了。對于我們來說顯然是不夠前沿的。”
不過,與ChatGPT相似的蛋白質工程深度學習語言模型最近大放異彩,加州伯克利的一家初創公司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他們采用深度學習語言模型——Progen,首次實現了 AI 預測蛋白質的合成。這項研究已經刊發在Nature子刊。有研究者認為,這個實驗表明,自然語言處理雖然是為讀寫語言文本而開發的,但它也可以學習生物學的一些基本原理。
對此,這位醫學博士后認為,“前沿醫學的研究要開發專門的AI工具,ChatGPT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邏輯思路。”
ChatGPT與教育空間 中小學教師探索
在調研采訪過程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ChatGPT除了在高校領域有著一席之地,其適用范圍已經下探至學齡前兒童和中小學階段了。在某一社交媒體上,多位博主上傳詢問ChatGPT關于“育兒”的相關話題。
記者隨機走訪了身邊學齡前兒童的母親,有一位居住在國內二線城市4歲小孩的媽媽向記者明確表示,她每天都會登錄ChatGPT,和“它”聊會兒天,并且把“它”推薦給其他的媽媽們,解答孩子的教育問題。
目前來看,中小學的老師也在思考將ChatGPT融入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一名剛入職的小學語文教師告訴記者,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心智尚未發育成熟,在上課時不僅僅需要老師在知識上幫助,更需要在心理上的全方位培養,她經常詢問ChatGPT諸如“如何矯正小學生行為習慣”、“教師如何與內向的小學生溝通”等問題。
另外她還提到,老師之間也在互相交流ChatGPT的使用體驗,尤其在準備教學內容、探討教學經驗、以及處理突發學生問題的時候能顯示出ChatGPT的用處。
“我每天都在用ChatGPT,這是個很好用的工具,”另一位某重點高中物理老師也對記者表示,ChatGPT不僅可以像搜索引擎那樣使用,還可以對自己書寫上提供建議。而當記者問及國內中學生的使用情況時,這名老師答復稱,有學生已在他的鼓勵下嘗試把ChatGPT作為學習助手來使用。
“它(ChatGPT)相當于一個學習助手,可以提醒學生,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給一些指引。比如修改句子,給學習提綱,”談到ChatGPT的具體用途,這名物理老師對記者說。
ChatGPT與教育關系 是敵還是友?
顯而易見,ChatGPT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革,面對沖擊,高校和學術界采取了行動。
據《獨立報》報道,包括《科學》和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Nature)在內的頂級科學期刊宣布了新的編輯政策,禁止或限制研究人員使用ChatGPT等先進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來撰寫科學研究,因為他們擔心這可能會在學術文獻中加入有缺陷甚至捏造的研究。
而在美國高校,因為擔心學生可能會利用它作弊,紐約市教育部副新聞秘書珍娜·萊爾(Jenna Lyle)在一份聲明中說,紐約市公立學校在1月初禁止使用ChatGPT,并稱該工具無助于“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洛杉磯聯合學區早在12月12日就成為首批封鎖ChatGPT網站的地區之一,一位發言人告訴《華盛頓郵報》,該禁令是為了“保護學術誠信”。
此外,據《紐約時報》報道,包括喬治華盛頓大學、羅格斯大學和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在內的學校,教授們正在逐步淘汰帶回家的開放式作業,這種作業似乎容易受到聊天機器人的影響。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更多選擇課堂作業、手寫論文、小組作業和口試的方法。
但也不是所有教育界人士都如臨大敵。據《紐約時報》報道,紐約市的一位高中歷史教師亞當·史蒂文斯( Adam Stevens )發文明確反對他所在地區阻止ChatGPT的決定,他認為ChatGPT的出現是一個對學生的促進,而不是限制,他表示,ChatGPT 是批判性思維的寶貴工具。
英國劍橋大學負責教育的副校長Bhaskar Vira教授在接受劍橋大學學生校報Varsity采訪時,表達了自己對ChatGPT的看法。他認為人工智能是一種供人們使用的工具,大學禁用像 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軟件并不“明智”,大學應該對學習、教學和考試過程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證學生在使用該工具時保持學術誠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外許多學生也認為,人工智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校應該擁抱它,而不是限制它。一名學生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認為學校的“禁令”是對于AI的過度反應,并稱“每個人都需要冷靜下來!ChatGPT并不是世界末日。”
可以看出,美國教育界對于ChatGPT的爭議比較大。那么國內呢?
“AI在邏輯觀點上,比如說針對學術的論文寫作,可以對人的一個思路進行一定的有益補充。”一名北京重點大學社科類在讀本科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個人雖然對AI技術如今的發展表示振奮人心,也非常看好其未來的價值,但對于有些學生用ChatGPT整體地代替寫作,他是不贊成這種行為的。
在采訪中,一位浙江某高校研究生院的同學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導師在開組會時已經明確規定不能使用ChatGPT,一旦發現,就按照抄襲處理。即便如此,這位同學也提到,ChatGPT產出的內容用來做參考也是可以的。
部分高校和中學的老師對于ChatGPT的“侵入”向記者表達了相對樂觀的情緒,其中一名上海重點高校社科類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雖然學生用這個(ChatGPT)寫作業對教師來說是個麻煩事,但它只能做些簡單重復的工作,高層次的做不到。另一名北京高校法學老師則稱,“人定勝AI”,他表示,老師要是會提問題,就不會頭疼了。只要老師了解每位學生的學術水平,就不用擔心學生用AI來幫忙寫論文的事情。
對此,前述高中物理老師則認為“堵不如疏”,并且積極鼓勵學生接觸ChatGPT。
不過,國內也有學生認為,ChatGPT不應該代替人與人在學術上的溝通,在采訪中,有一位大學生向記者表示,就ChatGPT語言溝通交流技能而言,如果將其作為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交流的媒介,溝通完全被機器替代,然后以AI的邏輯來進行普通的溝通和學術上的交流或者思維上的碰撞,對人類是有害的。
“文化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基礎,人們再通過實踐產生了一個又一個人類智慧的結晶,如果是用AI來完全代替交流的話,我覺得就是喪失了人類進步本來的意義了。”這名社會科學系學生進一步解釋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