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王女士賣出150碗熟肉,被“職業打假人”邵某舉報為“三無產品”,法院判罰5萬元。網友近乎一邊倒地同情和支持王女士,希望對她捐款幫助。王女士婉謝網友的好意,對此回應稱:“我想要的是一個公平的判決”。
記者調查發現“職業打假人”群體普遍存在于電商和外賣平臺。通過直播平臺搜索“打假”,可以找到大量從商家獲得賠償的話術、方法和交流群。記者進入這些所謂的專業索賠群,發現每個群聊成員數百至上千人不等,一些人還在校學生。職業打假已然成為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鏈,群核心成員甚至還可以通過“收徒”和“發展下線”而獲利。
“288收五個特價徒弟,帶項目,勤快的來。”記者剛進群就收到了管理員的招呼。當被問及是否真的能獲得賠償時,該管理員說道:“賠付的標準非常寬松,商戶和平臺基本上會選擇相信我們。”
這些“職業打假者”會從淘寶、拼多多、京東、美團等大平臺上,搜尋那些剛開始做線上生意的商戶。由于新商戶缺少處理經驗,法律知識欠缺;同時大平臺普遍有嚴格的商戶管理制度,一旦發生糾紛通常會傾向于相信消費者,不但給與賠付,還會對商戶采取下線等處罰。打假者通常會利用這些心理,私下向索要賠償。
大多數單筆索賠投訴金額不大,容易被平臺和商家忽視或者容忍。但由于類似打假投訴逐漸形成規模和產業鏈,已開始給商戶和平臺帶來額外的經營成本和壓力。除了盯準電商貨物的標簽,“職業打假人”也喜歡通過外賣平臺揪住餐品質量、異物等通常難以取證的問題,要求索賠。
記者采訪到某外賣平臺一家賣炸雞薯條的店主張先生,他表示此前也遇到過一些“過分”的賠償要求。曾有消費者投訴,一份薯條中有一根薯條的角顏色過深,讓他吃后覺得頭暈,懷疑是變質了,要求張先生賠償。張先生解釋說薯條炸過頭了,但用戶并不認可,表示會向平臺和12315進行投訴,還不斷要求客服升級處理。張先生最后只能通過免單、道歉并且額外發紅包,解決了這次投訴。某外賣平臺的負責人表示,這類“投訴”也讓他們很困擾。面對大量難以求證的投訴案件,即便商戶不賠,平臺通常也會考慮給與適當補償,讓消費者滿意。
由于“職業打假人”已形成產業,一旦發現微小的漏洞,他們還會利用各種渠道發信息,召集“同伴”一起薅羊毛。比如幾年前的某視頻網站UP主“路人A”就號召粉絲,在一家誤將4500g檸檬寫作4500斤的淘寶店大量下單,索賠金額合計高達700萬,直接導致店鋪經營受到重創,不得不關門。
“惡意索賠”行為不僅涉及民事賠償,有些甚至演變成刑事案件。2021年12月,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一則刑事判決書,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趙某利用自己三個身份、他人身份及從網上購買的虛擬網絡電話卡注冊的110個美團賬號,在美團外賣平臺購買餐食111單,后均以在餐品中吃出異物為由,申請“放心吃”理賠,騙取賠付金共計人民幣25966.45元。最終公訴機關建議判處被告人趙某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罰款一萬。
可以預見,“惡意索賠”仍有很大生存和利益空間,而小商戶與“職業打假人”的抗爭還遠未結束。4月22日晚,判決方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此重慶王女士的案件做出了最新通報,如果王女士對二審判決不服,可在二審判決生效之日起6個月內提起再審申請。監管機構需要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警惕惡意舉報甚至勒索商戶的行為帶來的傷害;平臺、商家也需要持續完善自我保護手段、提升法律意識,共同營造良性的經營氛圍。
關鍵詞: 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