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銀行業而言,這句話更有特殊含義。秉持“首季定全年”的觀念,奔著“開門紅,全年紅”的目標,每年年初的營銷活動已成商業銀行必打的一場“戰役”。
往年此時,各銀行網點“開門紅”之戰早已硝煙彌漫。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在北京地區調研時發現,年初時點,銀行網點拉存款、賣理財等營銷盛況不再,不僅活動力度降低,連宣傳力度也小了許多。
專家分析,負債壓力有所緩解、理財產品轉型、資產收益率走低以及強化盈利導向等變化,導致銀行重金攬客意愿趨降。往后看,銀行“開門紅戰役”也好,“季末攬儲大戰”也罷,可能都將不復之前那般激烈。
“開門紅”情況平淡
在銀行業內,盛傳“開門紅,全年紅”的說法。“開門紅”一年就一次,誰也不敢掉以輕心。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調研發現,今年銀行“開門紅”的戰況并不怎么激烈。一個突出變化是,前些年常見的調高產品利率(收益率)這種“利落爽快”的營銷手段明顯減少。
這點在存款產品上表現較明顯。記者注意到,目前針對性的攬儲活動不多,階段性調高存款產品利率的情況更是少見。大銀行的定存產品面向新客、“潛力客戶”、大額客戶等特定群體上浮了利率,但也屬于常態化營銷活動,并非近期才推出,近期利率也沒有再做進一步上調。近年來銀行主推的存款產品——大額存單相關宣介要多一些,但利率呈現隨行就市的特征,與年前相比變動不大,個別銀行對新客等給予一定利率上浮。
理財產品方面,調高收益率的情況幾乎匿跡。“目前我行沒有收益率太高的短期理財(產品),1年期的年化收益率基本在3%左右,可以考慮期限長一點的產品。”在北京一家國有大行的網點,理財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為了“開門紅”,該行拿出了一款新發售的銀保產品,期限5年,滿期后年化收益率可達4.5%左右,能比年前發售的同期限其他產品高約0.3個百分點。
在另一家股份行支行網點,一位理財經理直言:“目前各大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的重點都沒有主推‘開門紅’產品,甚至一些銀行根本不推‘開門紅’產品。”記者注意到,在該行網點內擺放的一塊發光板上寫著幾款當下主推的理財產品,期限從6個月起,長則2年,業績比較基準與年前相比并無明顯變化。
競爭形勢有變
作為銀行業一年中最重要的營銷活動,“開門紅”之戰為何變得平淡?
有行業觀察人士分析,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比如,銀行負債競爭壓力有所緩解;部分銀行的存款產品利率本身已接近天花板,缺乏繼續上調余地;資管新規實施后,理財產品加快凈值化轉型,收益率隨行就市,缺少了騰挪擺布的空間。
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是近年來我國金融政策的一項重要目標,除了鼓勵銀行讓利外,相關方面在為銀行“減負”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近年來,加強存款市場管理,規范治理互聯網存款、結構性存款,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等系列舉措逐漸見到成效,加之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充裕,推動銀行負債壓力有所緩解。
“為應對新的經濟下行壓力,近期人民銀行通過多種政策操作,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使得商業銀行圍繞負債端的競爭壓力有所減輕。”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說。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說,當前資產端的債券、貸款利率都在下行,為應對凈息差收窄壓力,在盈利目標導向下,銀行高息攬客的動力不足。記者從一位國有大行理財經理處了解到,其所在的網點今年大幅削減了“開門紅”活動的營銷費用。
至于理財產品,一位城商行理財經理道出了其中的關鍵:“資管新規實施后,現在理財產品都是凈值型的,不能保證收益率,不是想調就能調的了。”
記者查詢多家銀行的網頁和手機APP注意到,“開門紅”活動不是沒了,只是“動靜”小了。某大銀行推出了“積分換錢花”的活動,用戶可用積分兌換電子支付紅包。另一家大銀行上線了“全民造福季”活動,含抽獎、產品購買獎勵、資產提升獎勵等多種活動。某城商行推出名為“虎躍新春”的活動,集中展示優選產品,并推出抽獎、小游戲、資產提升獎勵、新客獎勵等形式豐富的活動。
在一些行業觀察人士看來,“開門紅”對于銀行而言仍有特殊含義,今年“戰況”趨淡更多是市場和政策環境有所變化所致。
“錯位發展”替代“短兵相接”
記者發現,普通民眾對于購買銀行“開門紅”理財產品的熱情逐漸下降,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銀行理財不再“保剛兌”,二是收益率連續下行降低了吸引力。
“以前的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在開年買的話,利率會比其他時候高很多,很劃算,現在都變成了浮動收益。很多理財經理轉而推薦基金或固收產品,收益率同樣會波動,甚至可能虧損。”某公司職員張舒說。
剛發了年終獎的王萌告訴記者:“我更傾向于投資大額存單等保本保收益產品,不過現在大額存單利率也不是很高。”
不少業內人士提示,當前穩增長已被置于更加重要位置,未來降息的可能性無法排除,市場利率仍有下行勢頭。
在利率趨降大環境下,業內人士指出,綜合考慮到資產端收益率下降,實現盈利目標壓力加大,而管理部門也有意遏制無序競爭,銀行“開門紅戰役”也好,“季末攬儲大戰”也罷,可能都將不復之前那般激烈。對商業銀行而言,產品營銷將轉而重視長期性和持續性,并突出特色化,同時穩定并拓展特定群體客戶,用“錯位發展”替代“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