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3月9日宣布擬出售旗下資產后,睿智醫藥(300149.SZ)在2022年3月31日早間再次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擬以2.37億美元(約為15億元人民幣)價格,出售另一家子公司全部股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在持續出售資產的背后,是睿智醫藥2021年度凈利潤大幅虧損。
持續出售資產
根據3月31日睿智醫藥公告,該公司擬出售全資子公司量子高科(廣東)生物有限公司(簡稱量子高科)100%股權,交易價格約為2.37億美元(約為15億元人民幣),交易方為Tate & Lyle Investments Limited(簡稱泰萊公司)。上述交易不包括量子高科持有的量子高科(江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及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268號交易廣場28樓之房產(簡稱剝離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睿智醫藥董事曾憲維對《關于出售量子高科(廣東)生物有限公司100%股權的議案》投了棄權票。其棄權的理由為,睿智醫藥公司實際控制人曾憲經及其一致行動人于公司2018年收購上海睿智化學研究有限公司時作出承諾:本人及本人控制的企業承諾60個月內不對量子高科置出益生元和微生態醫療業務的議案投贊成票。鑒于曾憲維與公司實際控制人曾憲經為兄弟關系,為避免實際控制人違反承諾,故對前述議案棄權投票。
資料顯示,量子高科成立于2020年6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主要從事益生元業務的生產、研發、銷售。2020年8月,睿智醫藥將益生元業務相關資產、負債、業務資源及人員以投資的形式劃轉至全資子公司量子高科。截至2021年11月30日,量子高科(模擬剝離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已剝離)資產總額賬面值為2.69億元,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98億元、5912.01萬元。
睿智醫藥解釋稱,置出益生元業務將有助于公司聚焦CXO主業,同時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符合公司整體發展戰略。此次交易,預計可確認投資收益約13億元,預計對公司凈利潤影響為約10億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在2022年3月9日,睿智醫藥曾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出售下屬全資子公司凱惠藥業(上海)有限公司(簡稱凱惠藥業)100%股權,交易對方為重慶博騰制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博騰股份(300363)),交易價格為2.66億元。
凱惠藥業成立于2008年,注冊資本2.35億元,從事生物醫藥科技、抗體藥物科技、醫藥中間體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等。2021年1月至11月,凱惠藥業虧損8420.77萬元。
睿智醫藥表示,轉讓凱惠藥業的股權,主要是為了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緩解公司資金壓力,集中資源投入具有優勢的業務,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經公司財務初步測算,睿智醫藥出售凱惠藥業100%股權,考慮商譽影響,預計可確認投資收益-200萬元。
業績下滑
睿智醫藥持續出售資產的背后,是該公司業績承壓。根據睿智醫藥《2021年年度業績預告》,當期該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95億元至5.85億元,同比下滑355%至478%,而在上年同期,該公司盈利1.55億元。
睿智醫藥解釋稱,2021年公司商譽出現明顯減值跡,預計本期商譽計提資產減值準備3億元至4.5億元。同期,該公司調整了員工薪酬,導致人工成本同比增加。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睿智醫藥因上述業績預告,收到交易所的《關注函》。上海睿智2020年實現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5億元,業績承諾實現率為68.93%。2021年半年度,上海睿智凈利潤為虧損387.28萬元,同比下滑109.87%。
《關注函》要求睿智醫藥,結合行業發展情況等詳細說明上海睿智業績承諾期后業績急速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前期是否存在虛增收入、跨期確認收入等情形。上海睿智為國內外大中型制藥企業、生物技術公司以及科研院校提供涵蓋生物藥、化學藥。
2021年度,上海睿智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3.55億元(未經審計),同比增長超過10%,但凈利潤預計為1870.34萬元(未經審計),扣非后凈利潤預計為378.81萬元(未經審計),同比下降超過90%。
睿智醫藥回復稱,上海睿智業績扣非后凈利潤下滑,主要是成本費用增加及部分業務板塊收入未及預期無法覆蓋支出所致。數據顯示,2021年度上海睿智研發投入同比增加約5300萬元(未經審計),增長幅度近100%。
睿智醫藥表示,上海睿智前期不存在虛增收入、跨期確認收入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