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作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交通銀行(601328.SH),交出了近年來同比增速最快的2021年業績答卷。
公告資料顯示,交通銀行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693.90億元,同比增長9.42%;實現歸母凈利潤875.81億元,同比增長11.89%,是公司近年來業績增速最為搶眼的一年。公司也擬向普通股股東每股分配現金股利0.355元(含稅),共分配人民幣263.63億元,占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凈利潤的32.16%。
同時,公司在發布日當天17:00-18:30期間,于全景路演召開了2021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交通銀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行長劉珺帶領8位高管出席了會議,就“業績增長動力”“戰略目標推進”“財富管理銀行建設”“信貸資產投放”“資產質量風險把控”等一系列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了深度溝通交流。
圖/來源全景網
01
“世界一流銀行”戰略目標
正得到穩步推進
通過發揮“上海主場”優勢、建設數字化新交行、打造四大業務特色等舉措,交通銀行“建設具有財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銀行”戰略目標得以穩步推進。
作為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的2021年,交行通過“上海主場”的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服務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并取得了良好成果。
2021年,長三角區域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占各項貸款比重,國際結算量增幅,零售季日均AUM余額、代銷個人財富管理類產品收入增幅等,均高于全行水平。2021年,長三角區域利潤總額457.81億元,對集團利潤貢獻占比48.72%,同比上升4.01個百分點,效果顯著。
同時,公司打造出了“交銀e辦事”、數字人民幣、手機銀行6.0等一批創新標桿,進一步加強交行數字化建設成果。目前公司在新一代云平臺、數據中臺、多方安全計算平臺等領域,也都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生產和網絡安全運營平穩,數據和技術驅動力持續增強。
數據顯示,2021年金融科技投入同比大幅提升23.60%,全行招錄金融科技專業背景人才占比更是從2019年的32%提升至了2021年的55%。
在四大業務特色方面,公司旗下的“惠民就醫”已在29個城市上線,合作醫院超250家。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也較上年末增長49.23%,“普惠e貸”余額較上年末增長94%,買單吧和手機銀行APP去重MAU較上年末增長17.56%,推動交銀e關通、CIPS標準收發器等產品服務。
2021年,公司境內行貿易融資發生額同比增長了31.28%。截至2021年底,公司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較上年末增幅超過90%。發布“交銀養老”品牌,搭建個人養老金融“五享服務”等豐富了財富管理產品貨架,公司2021年末境內行管理的個人金融資產(AUM)也較上年末增長9.26%。
交行經營全面優化背景下,公司迎來近年來業績增速最為亮眼的時刻。
02
業務全面發力
引領交行盈利增長達到近年峰值
交行營收由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資金業務和其他業務組成,其中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各自貢獻了營收規模總量的45%左右,是公司最為重要的兩塊業務。
按業務板塊劃分的經營業績
圖/來源公司年報
首先在公司金融業務方面,公司類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1.63%至41,385.82億元,公司存款余額同比增長4.8%至45,500.2億元,推動公司金融業務營收同比增長9.87%至1,204.44億元,貢獻利潤總額329.5億元。
值得注意到是,為服務實體經濟,公司增加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供給,境內行綠色信貸、涉農貸款及投向為制造業的相關貸款增幅,分別為31.37%、14.13%、16.16%,均超過集團貸款平均增幅。
同時,支持重點區域發展,為國家戰略服務。2021年末,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5.30%,增幅較集團貸款平均增幅高3.13個百分點;三大區域貸款余額占比52.15%,較上年末提升1.42個百分點。
此外,把握住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產業升級機遇的交行,貿易融資發生額同比增長31.16%,余額在對公貸款中占比提升1.37個百分點;科技金融授信客戶2.3萬戶,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較上年末大幅增加1,420億元,增幅90.90%,在對公貸款中占比提升3.29個百分點,貿易金融和科技金融發展得到明顯提速。
個人金融業務方面,得益于以“金融資產+數據資產”提升零售客戶拓展經營能力,交行2021年中高端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15.29%,借記卡線上獲客占比較上年末提升7.3個百分點,信用卡線上獲客占比則超過50%。
在財富金融業務的帶動下,交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快速增長。2021年公司境內行管理的個人金融資產(AUM)規模42,563.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26%,境內行代銷個人財富管理類產品收入同比增長28.37%。
同時,通過發力消費金融業務,個人業務貢獻度也在持續提升。交行2021年個人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36%至22,850.96億元,借記卡累計消費額同比增長32.02%至26,034.05億元,信用卡累計消費額同比增長3.83%至30,155.69億元。此背景下,個人金融業務營收同比增長8.96%至1,240.95億元,貢獻利潤總額431.38億元。
再加上資金業務、其他業務也均實現同比增長,最終帶動交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42%至2,693.90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89%至875.81億元,平均資產收益率同比上升0.03個百分點至0.80%,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同比上升0.41個百分點至10.76%,盈利能力顯著提升同時,利潤總量、增速也創出近年來的新高。
亮眼業績背后,交行的資產質量更是得到進一步穩固。
圖/來源Wind
03
資產質量進一步穩固
抗風險能力不斷提升
不良貸款、逾期貸款余額和占比實現“雙降”,資產質量攻堅取得明顯成效,復雜環境下的風險應對能力進一步夯實。
年報資料顯示,得益于加強風險識別,加速風險處置,嚴格資產質量分類標準,交行2021年末的不良貸款余額為967.96億元,不良貸款率1.48%,分別較上年末減少9.02億元、下降0.19個百分點。
圖/來源公司年報
同時,公司撥備覆蓋率166.50%,較上年末上升22.63個百分點;逾期貸款率1.33%,較上年末下降0.21個百分點,資產質量得到全面優化。
交行副行長殷久勇也在業績發布會上明確提到:“交行會扎實做好信用風險扎口管理,努力打好不良資產的攻堅戰。”管理層也明確表態,在經濟下行壓力疊加疫情持續影響的復雜環境中,公司會加強對各類風險的前瞻性研判,持續在發展中調整優化結構,夯實風險防控基礎。深入推進風險授信與反洗錢改革,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知識圖譜等技術強化風險計量和監測體系。加大不良資產處置,持續打好風險資產處置攻堅戰。
圖/來源公司年報
交行行長劉珺坦言,2021年是他從業近三十年來形勢最復雜的一年。首先,新冠疫情作為巨大的變量,已經嵌入了當前經濟的方程式中。能否解決這個公共衛生事件變成了經濟是否能夠回歸常態的前提條件,而到目前為止,還未能看到有效的解決答案。
圖/來源全景網
同時,未來經濟下行壓力其實是多樣化的,此前供應鏈方面出現了問題,尤其是在地緣政治因素下有所加劇,使得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行,也讓通脹成為了“難以馴服的怪獸”。這意味著目前經濟面臨的問題,單純從經濟角度找答案,并不是特別容易。回看國內經濟形勢同樣如此,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勢必要多元方程才能解決。
但從樂觀的角度來看,目前宏觀政策面已經創造了比較好的環境,根據已有數據可以看到當前消費正在進行溫和修復,很多投資也正在逐漸恢復起來,先進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等主題投資都可以展開,銀行也能有效對接這些產業。
中國經濟在2022年制定5.5的GDP增長目標,中國仍然是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主引擎。劉珺表示“如果有這樣一個結論性的判斷,那就說明金融機構在其中一定會大有所為。”
交行將堅定服務實體經濟,踐行金融普惠、強化科技賦能、把牢風險關口,希望通過自身系統化能力的提升,為有效防范、化解、前置性管理金融風險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