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汽車界從來不缺少話題,正如最近老牌合資品牌“東風悅達起亞”變動一樣,備受關注,同樣敏感的還有資本市場,東風悅達起亞的股東方悅達投資(600805)(600805.SH),在放棄增資權后成為了市場的焦點。
悅達投資未來的這步棋要如何下,一時間眾說紛紜,然而近期的一些信息卻釋放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3月8日,來自江蘇悅達集團官網的一則消息:悅達集團與鹽城港集團開展戰略合作。其中“雙方將在新能源領域共同成立合資公司,致力于開發風電、光伏、儲能等能源項目,將共同助力鹽城打造新能源產業發展新高地。”
同日,悅達投資在公眾號上發布了招聘公告,公開招聘儲能、光電、風電和電池工程師。謎底呼之欲出,當然不得不說,悅達投資這次招聘發布的操作可謂是一步“奇招”,瞬間讓市場焦點由對其“退出”汽車不解變為對其下一步的轉型充滿期待。
然而新能源產業火熱是否只是曇花一現?進入新領域是風口逐利還是深思熟慮?或許可以從更多地信息中找到答案。
好風憑借力 “行業”上青云
今年2月份,我國集中出臺了各項政策支持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旨在確保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同時,要在能源供給側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保持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2月10日,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共同發布了《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建設的同時,要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就近開發利用,另外要推動適應綠色低碳轉型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2月23日,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再次發布關于《“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的印發通知,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3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20萬噸/年,成為新增氫能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產業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制氫廣泛應用,有力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
接連發布的政策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巨大推動力,根據業內人士稱,未來3-5年清潔能源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將在我國迎來高峰。
而另一方面,鹽城獨特的地理環境也為新能源產業在當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鹽城自古就有“風的故鄉”的美譽,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和十分豐富的“風”、“光”資源,以及江蘇最長海岸線和最大海域面積。沿海風能資源豐富,風電可開發總量占江蘇風電可開發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此外,鹽城屬于太陽能(000591)資源豐富地區,年平均光照時間在2280小時左右,年發電利用小時數1200小時左右,適宜光伏發電項目開發的空間資源較為充足。鹽城對于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
《鹽城市“十四五”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中也明確提出,鹽城將做大做強風電、光伏兩大優勢產業,加快布局儲能、氫能兩大未來產業,積極推進創新應用示范。
那么除了外部優越的條件,悅達投資的內驅力又在何處?
知進退懂 取舍量力而行
如果說向新能源領域轉型是一種時變之應,那么放棄增資權不失為一種及時止損、控制風險的明智之舉。
悅達投資之前的主營業務一直為“汽車相關及智能制造”,而此次放棄增資權后,悅達投資持有DYK公司股權比例由25%降為4.2%。悅達投資也在此次公告中也明確表明,汽車整車制造業務將不再是公司業務架構中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韓系車的市場份額一路下跌。國內消費者對韓系品牌認同感的降低。同時,國內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一步擠壓了韓系車的生存空間。在競爭激烈的國內汽車市場中,何時能夠再重塑當年韓系車的輝煌,這仍然有待時間驗證,然而時間卻是悅達投資最寶貴的資源。
壯士斷腕,猶未晚矣。同時,充分利用解放出來的資金,投入到盈利能力更高的項目當中,或是悅達投資實現成功轉型的關鍵所在。
悅達投資在定期報告中針對公司核心競爭力有這樣一段話:“公司控股股東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為國有獨資公司,實力強勁,多年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與支持。公司結合控股股東增效提質的要求,不斷提升運營質量,拓展未來發展空間。”
俗話說,樹大好乘涼,于企業而言也是如此。悅達集團在鹽城扎根多年,為當地發展貢獻價值的同時,無疑也在為自身積累鹽城地區的資源優勢,對于悅達投資來說可謂參天大樹。
值得關注的是,悅達集團與鹽城港已簽署了框架協議,雙方的合作可謂是珠簾合璧。一方面,悅達集團已積極布局新能源,官網顯示,近年來,悅達集團積極響應“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準確把握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加快推進能源產業結構轉型,發展后勁和綜合效益不斷提升。
另一方面,合作方鹽城港,擁有4個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5個內河港口。疊加雙方在當地的自身優勢,對雙方合力發展新能源產業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
數年前,悅達投資憑借著資本市場獨到的眼光,敏銳的捕捉到汽車產業要在國內快速發展的勢頭,切入汽車產業,實現每年17%凈利潤的高速增長。數年后,悅達投資積極擁抱新的投資項目,從大刀闊斧的轉型中,已經些許看到了當年的身影。(全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