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一批 30 輛歐版Model Y 交付到用戶手中,特斯拉(TSLA.US)位于德國柏林勃蘭登堡州的工廠正式開張了。雖然目前它還比較簡陋但已然具備了整車生產制造的能力。
德國工廠正式運營后,Wedbush發布研報表示,維持特斯拉“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1400美元。分析師Dan Ives表示:“我們將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的運行視為特斯拉在過去十年中最大的戰略舉措之一,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積極走上電動汽車的道路,未來幾年應該會進一步提升其在歐洲的市場份額。”
“我們不需要再強調柏林超級工廠的生產對特斯拉在歐洲和全球足跡的整體成功的重要性,因為目前在中國上海生產汽車并交付給整個歐洲客戶的物流并不是一個可持續的趨勢。柏林工廠為特斯拉在歐洲建立了一個重要的根據地,在未來的12到18個月里,這家工廠有可能將年產量擴大到50萬輛左右,其中以Model Y為中心。”
2022 年交付150 萬臺!
2021 年,歐洲純電車的注冊量是 120.5387 萬輛,而特斯拉一家就貢獻了 16.7549 萬臺,市場占比 13%。
可在如此大的市場需求之下,特斯拉在歐洲銷售的新車基本都是全進口,需要面對昂貴的關稅和物流成本。
可想而知,柏林工廠之于歐洲市場的意義不亞于上海工廠之于中國。隨著更便宜的歐版特斯拉上市,消費者的購車欲望將進一步被激發。
2021 年,特斯拉在全球賣出了 93.6 萬臺新車,是當之無愧的全球新能源銷冠。按照馬斯克今年 2 月份的設想,特斯拉要在本年度交付量增長 50% 以上,也就是說今年特斯拉的全球銷量有望去到 140 萬臺,甚至突破 150 萬臺也是有可能的。
2021 年,上海工廠交出了 45 萬臺新車,今年年初 1 月份近 6 萬輛的交付數據透露出它目前的年產能甚至已經能夠去到了 60-70 萬臺。
隨著今年工廠的擴建,上海工廠今年的產能可以拉到 110 萬臺,這個數據是驚人的。
加上美國加州工廠的年產能 60 萬臺,特斯拉的全球總產能就能去到 50+50+110+60 就是 270 萬臺。
當然,這只是一種火力全開的理想情況,產能爬坡、供應鏈供給、人員配備等等都是限制因素,歐美的工作文化不比中國,想要把工廠的設計產能完全拉滿很難。
進軍電動飛行器市場
在特斯拉揭幕其閃亮的新工廠之際,華爾街分析師猜測該公司還有其他大膽舉措。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認為,eVTOLs(電動垂直起降飛機)只是特斯拉未來幾十年將進軍的領域之一?!霸谖覀兛磥?,特斯拉最終不向eVTOL/UAM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可能性很小。潛在的技能轉移性和網絡鄰近性非常強,不容忽視?!?/p>
Jonas認為,這個細分部門將被稱為“特斯拉航空”(Tesla Aviation),是該公司在電動汽車制造方面實力的合理演變。它還將進入一個潛在的有利可圖的市場。
據摩根士丹利估計,到2030年,美國eVTOL行業的潛在市場總額(TAM)將達到120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市場對非燃油動力短途飛機的興趣。
大摩預計,到2050年,全球eVTOL市場價值將達到9萬億美元,因為企業和政府都在尋求通過綠色環保的方式來減少道路擁堵。
另一個有前途的項目可能是特斯拉的汽車業務與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的其他公司,如Boring Company和SpaceX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