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濟實力怎么樣?
就經濟實力而言,深圳可與現有的四個轄市,相媲美,其經濟總量非常接近北京和上海,超過天津和重慶。
深圳和四個轄市在上半年的經濟表現。就國內生產總值而言,深圳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后,與上海的差距超過4500億,與北京的差距超過3000億。然而,與其他兩個直接的轄市相比,它已經領先很多,比天津和重慶多1000多億。
更值得關注的是gdp增長率。上半年,深圳全面領先五市,而其他四市中,只有上海經濟增速高于全國(6.8%),重慶和天津甚至沒有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因此,就經濟實力而言,如果深圳繼續保持目前的增長率,完全有可能趕上北京和上海,而重慶和天津將進一步落后。
深圳經濟地位如何?
其實不是的。深圳會成為“直轄市"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深圳在經濟上已經具備成為直轄市的條件。
此外,深圳還有其他幾個成為“直轄市"的必要條件,如人口、區位優勢和與省會城市的關系。
先說人口。總的來說,轄市的人口應該不低于200萬,是該地區最大的城市,因為人口密度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
在這五個城市中,重慶的常住人口最多,2017年達到3075.16萬,上海和北京均超過2000萬,只有天津和深圳低于2000萬。不過從全國來看,這兩個城市肯定是大城市。
看區位優勢,這方面一般考慮兩個因素:一是能對周邊經濟起到帶動作用,比如以北京、天津;為主的京津冀一體化,二是不太集中。上海周圍有許多強大的經濟城市,但成為直接轄市的可能性非常小,主要來自太近于上海。
以上兩點幾乎完全符合深圳的現狀,如果深圳成為直接的轄市,帶動惠州和東莞的經濟發展會更好。此外,華南與直轄市,沒有直接聯系,廣州是首都,這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深圳有很大的機會。
綜上所述,無論經濟實力、人口還是區位優勢,深圳都是中國第五“直轄市"”但國土面積不足。
直轄市的土地面積根本沒法比。即使與陸地面積最小的上海,相比,也不到三分之一。北京,只有12.17%,天津16.72%,重慶2.42%。
因此,深圳成為一個直接的轄市最大的缺點是土地面積,但話說回來,如果它能成為一個直接的轄市,土地其實不是問題。
事實上,現在要討論的不是深圳能否成為直轄市,而是國家是否希望它成為直轄市,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深圳已經具備成為直轄市的最基本條件,但只需要一個行政命令。
首先,從經濟實力、人口、土地面積和區位優勢是成為直轄市的必要條件,但具備這些條件不一定能成為直轄市。
從以上指標來看,天津和重慶明顯不如深圳,但這兩個城市有自己的特殊性。
因此,天津和重慶在經濟實力上不如深圳,但由于歷史和軍事原因,已經成為中國的直轄市,現在其他城市要取代它們也不容易。
其次,深圳現在是一個“經濟城市",所以沒有必要成為直轄市”
從這兩點來看,深圳已經可以做到了。雖然深圳是轄市廣東省的一個城市,但它除了經濟特區的稱號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地位。
雖然深圳實際上并不直屬于轄市,它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和人事管理體系,但它并沒有“直屬于轄市”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