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零售巨頭緊跟中國消費快車
巨大的消費市場,多變的消費方式,促使外資零售巨頭在中國不斷調整步伐,緊跟消費升級趨勢。
“移動支付在線下門店的滲透率超過50%,智慧收銀占比達38%”,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余瑩近日稱,公司這兩年數字化轉型,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據余瑩介紹,家樂福在中國做了三件事:升級購物體驗、互通消費場景、全渠道營銷模式。相比過去需要排隊找收銀員結賬,如今,消費者在家樂福可以掃碼購、自助購、刷臉支付,同時還能在門店體驗到導購機器人、智能手推車、店內智慧屏等。
除了追趕一波“刷臉”潮流,家樂福還接入了美團外賣、京東到家、餓了么等到家業務,2018年公司到家業務同比增長293%,“雙11”當天訂單超12萬筆,最高單店訂單數超3000筆。
無獨有偶,沃爾瑪中國電商及科技高級副總裁霍斯博也表示,過去兩年,公司在中國加速提升數字化實力,多方探索發揮實體資產的效能。
“我們將繼續推進門店數字化,同時積極與科技公司合作,應用創新技術來解決零售行業現存及未來的痛點。”霍斯博說。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微信小程序“掃瑪購”已推廣到沃爾瑪全國350多家門店,新增的電子地圖“找找貨”等精準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顧客體驗。
業內認為,隨著人們生活習慣改變,從看報紙到刷朋友圈,從看電視到刷抖音,消費環節中的社交屬性日趨明顯,傳統零售企業也將日益加快融入消費者喜歡和習慣的場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線上線下銷售融合發展加快,網上銷售保持較快增長,占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持續提高。
畢馬威中國零售消費行業數字化服務合伙人毛健表示,目前零售服務行業呈現三大趨勢:技術驅動行業變革,商業模式迭代加速,跨國零售趨勢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元旦期間,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與美團閃購合作,在北京部分地區先行開通配送服務,最快30分鐘到貨。此次初步上線的產品涵蓋了健身、滑雪等近20類運動相關的上百件產品,讓消費者“說動就動,想做就做”。2019年,迪卡儂將嘗試更多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并逐步推廣到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