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眾籌的商家和商品將被同步納入原創保護平臺。
以故宮文創為主題的綜藝節目《上新了·故宮》自去年10月開播后,引發廣泛關注,成為現象級文化類綜藝節目。而走紅的同時,也遭遇到了被侵權的麻煩。
據“上新了故宮”網店運營工作人員反映,近日《上新了·故宮》衍生文創產品睡衣在網絡發起眾籌期間,便有其他網店盜用同款創意圖片,抄襲、仿款也隨即出現。
由于該節目采用了眾籌的文創開發模式,產品尚未正式成型,設計圖已經在網絡公開接受眾籌投票,因此較早地引發了非法侵權。
走紅:“故宮的睡衣”未售先火,眾籌金額破百萬
正如節目名稱所示,《上新了·故宮》不僅揭秘了乾隆花園、暢音閣等故宮多處秘境,其最主要的特點,是每期節目都根據故宮文化特征誕生一個文化創意衍生品。睡衣是《上新了·故宮》第二期推出的眾籌文創產品。
《上新了·故宮》每期節目中,周一圍、鄧倫等明星作為文創新品開發員,尋找宮廷中不為人知的場所和生活痕跡,發掘文物元素,提供給高校設計類學生。收集來的學生創意手稿上線淘寶眾籌平臺,經網友投票,最終開發成文創商品。
“故宮的睡衣”研發之前,當期明星探訪的是故宮大戲樓暢音閣,從天花板上提取了仙鶴、蝙蝠圖案,同時又觀賞了清宮舊藏戲袍“緙絲男蟒”。在此基礎上,經網友投票,中央美院學生創作的“暢心睡衣”脫穎而出。
節目于11月16日播出,同日“暢心睡衣”登陸淘寶眾籌平臺。發布當天,目標達成率實現100%,眾籌金額突破100萬,部分檔位在1分鐘之內售罄。“故宮的睡衣”也很快成為網絡熱門話題。
侵權:眾籌新模式帶來版權維護難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快,“故宮的睡衣”便遭遇了侵權。
當故宮睡衣還在眾籌期時,抄襲、仿款就出現了。記者了解到,通常的做法是,商品發布前要先在電商平臺備案,然后獲得審核通過。但由于睡衣設計、眾籌時間很短,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專利、外觀等申請備案。即使按法律法規申請外觀、著作權等專利,也需要至少幾個月時間,無法滿足眾籌模式的需求。
“基本上每天都會有各種商家來去模仿,讓我們很頭疼。”節目出品人兼總制片人劉兵說。眾籌產品遭遇侵權,此前并不多見。阿里原創保護平臺考慮到“故宮睡衣”實際上在節目播放時,就已經證明了原創性,最終原創保護平臺予以快速審核通過,并支持了商家舉報侵權鏈接和店鋪的需求。
據悉,平臺同步將眾籌模式的商家和商品納入原創保護平臺,后期眾籌的商品也同樣可以先做作品存證、再做眾籌商品申請。
《上新了·故宮》全系列將推出9款文創商品。劉兵介紹,截至2018年12月底,“上新了·故宮”同步發售了4期欄目同款文創產品,籌款金額超過1387.5萬元,參與人次超過2.8萬人次。
故宮將探索更多文創開發新模式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表示,希望該節目把故宮文創產品如何思考、如何研發的過程呈現出來,期待通過節目將故宮海量文物藏品的更多信息展示給公眾,讓在校學生和社會各界能參與故宮的文化創意工作。
該節目中誕生的文創產品由中央美院等8所專業院校的大學生設計,其中多個產品一經推出便成爆款。
故宮文創產品目前已經超過1萬種,年收入超10億元。故宮文創不僅廣受歡迎并帶來豐厚收入,也讓故宮文化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
故宮除了依賴于內部文創開發團隊,還在以多種方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故宮文創開發,《上新了·故宮》中的眾籌模式便是一種。此外,如今故宮很多重點展覽,均配套研發相關文創產品。在展覽思路確定之后,就邀請各界研發團隊,把展覽的主題、文物、文化面貌告訴創意團隊,等到展覽展出的時候,一批文創產品就出來了。例如《千里江山圖》展出時,就出品了一系列的千里江山主題文創,這一模式已經成為常態。
如今,故宮文創甚至“登堂入室”,成為故宮文化展示的一部分。據單霽翔介紹,故宮文創產品已經在7個國家舉辦了專題展覽。故宮還與北京市東城區合作,在前門大街建立故宮文創館,使故宮文創走出紫禁城。記者近日從東城區了解到,故宮文創館有望2019年初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