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堿化工(600618)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屬行業及主營業務情況說明
2023年上半年,國內燒堿企業新增3家,現有166家,產能凈增加98萬噸,總產能4756萬噸。國內PVC企業增加2家,現有73家,產能增加80萬噸,總產能2890萬噸。2023年1-6月,我國燒堿(折100%)累計產量2016.6萬噸,累計同比增長2.5%,裝置開工負荷85%。2023年1-6月,我國PVC產量約1070萬噸,裝置開工率約74%。上半年燒堿表觀消費量預計為1875萬噸,同比增長3.4%。PVC表觀消費量預計約984萬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上半年,國內燒堿市場表現溫和,成交價格整體呈現震蕩下滑走勢。一季度因下游需求持續下挫,供需矛盾難以平衡,價格持續下跌;二季度由于氯堿企業檢修、部分企業降負荷運行等因素影響,液堿供需矛盾緩解,價格有所上漲,但由于需求恢復情況不及預期,再加上上半年出口行情轉淡、新增產能的投產等因素,液堿市場需求再度小幅回調。2023年上半年,PVC市場低位震蕩,價格波動頻繁但整體振幅有限。年初,隨著國家對于經濟及房地產行業相關提振政策的發布,帶動PVC市場信心提升,PVC價格小幅上漲,由于春節因素,成交量較小。房地產作為PVC產品主要下游行業之一,后續由于提振政策未能給予市場實際提升,其行情延續弱勢,PVC下游需求難見明顯好轉,同時行業庫存較多,始終未見明顯去庫,導致場內利空持續存在,受此影響,PVC市場行情開始持續下滑。加上上半年PVC進口量較多,給企業帶來較大的出貨壓力。
二、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2023年上半年,公司以“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協同發展滬桂生產基地,實現統籌營銷的開發疊加和聯動效益,穩中求進,推升公司高質量發展”為經營方針,以“持續推進精益生產,確保本質安全,踐行綠色發展,聚焦新材料開發,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為指導思想,以“組織精益生產,推行智能制造,推進數字化建設;廣西新建裝置實現持續、可靠、平穩運行,產銷平衡;落實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建設,創建集團安全五星工廠;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欽州三期HPPO項目建設”作為年度重點工作來抓。公司上下克服經濟下行、市場行情疲軟以及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以及勇于擔當的精神,全面落實各項措施,全力確保公司生產經營安全穩定運行,順利完成上半年任務。(一)安全環保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司上下高度重視安全環保工作,一如既往地扎實做好各項HSE工作,強化HSE管理,全力確保安全環保和生產運行穩定,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1)全員重視,強化責任,提升管控能力。公司緊緊圍繞安全生產主題,牢固樹立全員安全意識,督導落實好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讓“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導全員貫徹公司“以人為本、持續改進、發展綠色化工”HSE方針,自覺履行崗位安全職責,創建安全文化示范企業。(2)完善機制,強化培訓,嚴格標準管理。公司進一步完善崗位安全責任履職考核機制,優化考評標準,嚴格按照崗位安全責任清單、工作清單進行履職情況考核評估。進一步加大考核及問責力度,確保追責執行到位。同時,持續完善公司安全技能培訓矩陣并應用實施,提升各崗位安全履職能力。通過開展多層次的教育培訓,進一步加強HSE隊伍建設和能力提升。(3)加大投入,強化保障,提升本質安全。公司不斷提升裝備水平和本質安全度。HSE投入科學規劃、有序支出,秉承“最新技術、最高標準、最嚴管理”的原則,切實在工藝、設備、儀表、監測、工控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上取得顯著提高,實現化工項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動態實施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運用HAZID、HAZOP、SCL、JHA等安全風險分析方法,有效辨識風險,全面應用BOW-TIE分析工具對中高風險進行安全屏障分析,形成風險分級管控清單,落實管控措施。(4)落實政策,狠抓執行,齊抓共管環保。公司嚴格執行國家頒布公司排污許可證各項管理要求,形成覆蓋排污許可證所有因子的動態監控,做好總量控制和減排;確保公司廢水廢氣環保在線監測儀運行良好,確保在線輸送數據合格率、有效傳輸率達標。積極開展對副產物、一般固廢、危險廢棄物的臺賬及現場核查,建立清單,核實相關資質,追溯終端用戶,對一般固廢、危險廢物下游處置單位開展核查并形成核查報告。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二)生產運行穩定高效生產秉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協同發展滬桂生產基地,實現統籌營銷的開發疊加和聯動效益,穩中求進,推升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經營方針,遵循“持續推進精益生產,確保本質安全,踐行綠色發展,聚焦新材料開發,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的指導思想,盡力確保裝置保持高負荷運行,積極推進環境整治項目,工藝管理不斷完善,繼續加大碳交易關注力度,持續推進開展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智能制造工作加快推進并初見成效。(1)精細操作,優化平衡,確保生產高效。上海化工區生產區域在原料價格上漲、產品價格疲軟、下游裝置負荷波動等不利情況下,公司積極平衡和協調生產運行,克服困難增加產品產量,在日常生產運行中加強和采購銷售及下游企業的協調工作,快速應變市場,保障生產原料供應和產品銷售,在各產品市場效益較好的情況下,全力以赴確保裝置高負荷運行,并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力爭生產效益最大化。廣西生產區域,實現由項目建設、試生產轉入生產運營,公司各裝置、條線攻堅克難、積極配合,高效解決存在的問題,生產負荷、產品產量和質量逐步提升。(2)精益運行,持續降本,力爭更大利益。繼續通過抓管理、抓項目運行和實施,公司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穩定成效,已實施的節能項目運行穩定。加快推進技術改造,進一步降低裝置單耗。(三)市場實時動態優化上半年中國化工大宗市場在年初沖高后逐步下探新低。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產品燒堿、PVC價格也是一路震蕩下行,公司密切關注市場行情走勢,加強動態管理,靈活調整銷售策略和比例,不斷夯實業務工作,努力實現公司效益最大化。(1)把握市場,動態優化,努力爭創效益。根據氯產品產業鏈的動態效益優化平衡,通過即時效益測算、調整裝置生產負荷、調節內外貿比例等措施,為公司氯產品整體增利;燒堿銷售中,積極優化32%堿、50%堿國內和出口市場比例;EDC保持多渠道銷售,實時調節溶劑市場、PVC市場和出口市場銷量,面對國內市場疲軟,預期市場看跌走勢,及時出口增加盈利;堅持差異化營銷,實現特種樹脂優質優價。今年樹脂產品因需求疲軟,從年初開始一路震蕩下行,因此在樹脂產品銷售中,積極發揮公司特種樹脂產品優勢,堅持差異化營銷,做好客戶服務和市場維穩工作。(2)加強分析,合理采購,努力降低成本。判斷市場行情,利用乙烯罐逢低采購乙烯。通過綜合比較市場價格,調整乙烯采購策略,從而降低乙烯整體采購成本;及時調整采購策略,全力保障材料。因國內、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原材料價格普遍走低,為此公司緊盯市場變化,并積極開拓采購渠道,加強詢比價工作,嚴格控制供方質量、貨期等。同時,采購部門根據需要,及時做好庫備,確保欽州基地正式投產后能及時保質保量提供生產所需的材料,并做到漕欽聯動,確保生產安全穩定運行。(四)數字管控提升效率加快公司HSE管控數字化轉型,推廣數字化運用,重點聚焦行業新技術、新工具、新裝備,創新安全管理措施及手段,進一步提升本質安全。(1)應用數字化工具實現“機器換人”,減輕員工勞動負荷、降低作業安全風險,提高勞動效率。結合公司信息化平臺建設和“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工作,將安全管理提升工作內容加以固化,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水平。(2)應用新型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進一步強化異常工況監測預警、安全儀表系統安全完整性、關鍵設備裝備在線監測系統等,不斷提高現有裝置本質安全水平。(3)以“安全、綠色、效益”為核心建設生產自動化、管理可視化、能耗最優化、運營智能化、監控診斷遠程化的化工一體化產業鏈智能工廠。(五)項目發展持續推動隨著廣西欽州30萬噸/年燒堿和40萬噸/年聚氯乙烯項目順利投產運行,公司“走出去”戰略迎來“開花結果”,公司將繼續在欽州發展項目,并放眼海外,通過一體化經營等多種手段和措施,推進產業鏈的優化和延伸。同時,上海地區的各項目也正在全面推進中。(1)編制公司五年滾動規劃,細化和明確公司未來發展。公司圍繞總體發展愿景、原則和目標,持續推進五年滾動規劃工作,明確滾動規劃的總體目標和主要指標,重點任務和主要舉措。(2)欽州雙氧水直接氧化法環氧丙烷(HPPO)及聚醚多元醇一體化項目正在按計劃推進可研報告編制、土地落實、成熟人才引進等工作。(3)Deacon工業示范裝置建設項目已完成設備類招標采購,樁基施工已完成驗收,持續開展Deacon催化劑性能評價和氯化氫脫氟技術研究。(六)提升管理保障發展公司順應新形勢,創新機制體制變革,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系,進一步提高各方面管理水平。(1)強化財務風險管理。公司一方面通過統籌資金管理、優化貸款結構等措施進一步降低財務成本。另一方面,密切關注并及時反饋票據市場風險,制定票據白名單并設定票據收取限額,有效防范票據資金風險。(2)公司積極開展時效利潤模型搭建工作,加快財務系統數字化建設進程。完善流程,強化管理,把控資金風險。(3)完善管控體系。為進一步響應依法治企工作要求,持續推進與公司發展相適應的規章制度體系建設,規范運營管理流程,提升公司管理質量,通過全面修訂完善內控制度,理順公司管理流程,增強公司防范能力,滿足公司的不斷調整與優化結構后的運行。
三、風險因素1、宏觀經濟對行業的影響。國內外形勢存在很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形勢較為復雜嚴峻。國內市場消費需求、投資力度的放緩會影響氯堿行業的需求。2、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下半年燒堿和PVC都將有新增產能投入市場,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疊加房地產行業和出口形勢的低迷,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力。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一)上海廣西雙基地運營模式公司在上海化工區和廣西欽州形成兩個生產基地,兩地各有分工和重點任務,又相互協同、均衡發展。上海化工區實施一體化商業模式,與化工區下游企業簽訂長期合同,合同定價采用以成本為基礎,加上合理利潤,對主要成本因素:電、鹽、蒸汽、水、勞動力、工業品價格成本的變動情況進行調整。當原料或能源價格上漲如電價上漲時,合同價格可根據價格公式進行調整,努力消化成本上漲因素;以氯帶堿,在銷售氯的同時,以一定比例同步銷售燒堿;化工園區通過氯氣管道、燒堿管道隔墻式供應,既保證了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又使物流成本歸零;建立合同執行風險補償機制,在簽訂長期合同時,充分考慮了各種風險因素,如當客戶實際采購量小于一定合同量時,合同約定要對公司進行賠償,大大降低了公司的合同執行風險。同時,從合同對等出發,當公司供應下游的商品量低于合同約定的量時,公司也要給予下游補償,約束雙方穩定供應。一體化商業模式提高了公司長期穩定生存和發展的能力,也為下游客戶獲得長期穩定可靠的氯堿產品供應提供了保障,真正體現了互利共贏。廣西基地秉承循環經濟理念,依托上海華誼廣西欽州一體化基地公用工程,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充分利用華南地區市場、物流等方面的成本優勢,迎合了華南及東南亞市場對氯堿產品的需求。雙氧水法環氧丙烷(HPPO)及聚醚多元醇一體化項目的建設,標志著公司進入新材料領域,補鏈廣西地區聚氨酯產業,推進欽州石化產業鏈規劃落地及產業鏈延伸,增強了公司核心競爭力。(二)技術創新進一步升級公司技術創新工作以耗氯及氯化氫新產品新工藝、含氯聚合物的合成及后加工、聚醚多元醇產業鏈三大研發方向為主線,創新項目涵蓋了新產品、新工藝、技術營銷、節能降耗等公司生產、經營多個領域。氯化氫催化氧化制氯氣產業化穩步推進;特種聚氯乙烯樹脂優化升級;聚醚多元醇產業鏈積極開拓。公司在不斷加大科研項目過程管理,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及標準化建設。公司通過引進多位博士和高端成熟人才,優化科研課題組長負責制等措施,強化研發團隊建設,形成了一支高學歷、高技能、年輕化的研發團隊。(三)擁有強大的營銷平臺公司是國內最早出口燒堿的企業,建有強大的國際銷售平臺和原鹽進口平臺,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在國內貿易方面,公司處于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消費和物流得天獨厚。公司擁有優越的物流設施和條件、建有散貨、危險品專用萬噸級涉外碼頭2座,年吞吐量為500萬噸。公司二氯乙烷產品是國內流通領域的主要供應廠商,國內市場占有率較高,維持了一定的品牌效應。廣西欽州基地產品進一步貼近終端消費市場,公司持續推進產品差異化營銷工作,重點關注高端產品市場,優化產品區域結構和客戶結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