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市場回調,基金再現自購潮。多家基金公司宣布基金經理及團隊“掏腰包”與投資者利益捆綁,目前自購額已超4500萬元。
1月12日,由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智遠三年持有期混合開售。信達澳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及公司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已運用公司自有資金500萬元認購本基金,與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2022年開年以來,在市場持續震蕩及發行遇冷的情況下,為了提振市場情緒,基金近期頻頻出手自購,其中包括匯豐晉信、匯添富、上投摩根等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目前自購額已超4500萬元,不少明星基金經理親自下場力挺新基金發行。
1月11日,華安優勢精選正式發行,擬任基金經理盛驊擬發行期內自購500萬元,與投資者利益深度捆綁。1月10日,一天之內2家公司宣布自購。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基金自掏腰包,頻繁自購,或與開年以來市場情緒低迷有關。自購能夠彰顯行業及投資人對市場的信心,給投資者傳遞積極信號。同時,“自購”也是營銷賣點之一,通過自購為自家產品背書,吸引投資者跟買。從歷史數據來看,基金經理自購的基金在同類基金的業績中并沒有表現得特別出色。根據數據統計,在2021年被公司自購的460只基金中,截至2022年1月11日,近一半基金在自購發生以來的收益為負。 (記者 鄒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