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江蘇國信2020年年報發布,控股子公司江蘇信托的業績也浮出水面。總體上看,2020年江蘇信托的營業收入及凈利潤有所下降,同比降幅均約20%,這也是身處行業第一梯隊的江蘇信托曲線上市以來首次業績“開倒車”。
值得注意的是,江蘇信托的主動管理類信托規模增長迅猛,開始占據主導地位。據了解,2020年,江蘇信托存續主動管理類信托規模達1900億元,占比超60%。
曲線上市以來
營收凈利首次下降
在信托公司直接A股上市無果的情況下,2016年年底江蘇信托部分股權成功裝入江蘇國信,憑借大股東上市而完成曲線上市。此后,江蘇信托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快速增長,常年處于行業前10名的位置。根據銀行間市場披露2020年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江蘇信托的凈利潤處于行業第10位。更早之前的2019年、2018年,江蘇信托的凈利潤分別處于行業第6位和第7位。
江蘇國信2020年年報顯示,去年江蘇信托實現營業收入25.63億,同比下降20.77%;凈利潤19.44億元,同比下降19.64%。營收和凈利雙雙下降20%左右,這是其曲線上市以來首次關鍵經營指標出現下滑。
記者發現,江蘇信托凈利潤減少或與其投資收益大幅減少有關。江蘇國信的投資收益主要來源于江蘇信托的金融股權投資。有別于其他頭部公司,江蘇信托的主營信托業務并不突出,一向以金融股權投資見長,每年獲取大量的收益。江蘇信托先后投資了江蘇銀行、利安人壽等多家優質金融企業。鼎盛時期,江蘇信托僅參股的銀行就多達9家。
相關年報顯示,2020年江蘇國信的投資收益為14.59億元,占利潤總額的38.91%;2019年這一數據為20.12億元,占比51.30%。可以看出,2020年投資收益減少超過5億元,這或是造成江蘇信托凈利潤大幅減少的原因。
從行業整體看,2020年信托業凈利潤情況的確不樂觀。信托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信托業利潤為583.18億元,同比2019年四季度末727.05億元下降19.79%,減少143.87億元。
對此,復旦大學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認為,利潤總額的下降與信托公司加大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力度有關,順應監管導向,主動控增速,反映了行業正從注重規模向注重發展質量轉變。
存續主動管理類資產規模
增速超過100%
雖然經營指標并不好看,但江蘇信托的主動管理業務布局提速十分明顯,已占據優勢地位。
江蘇國信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存續主動管理類信托規模1904.24億元,占比60.56%,較年初增加1192.43億元,增長113.17%。可以看出,去年江蘇信托存續主動管理類信托規模新增超千億元,增速超過100%。
從近年來的情況來看,江蘇信托資產規模并不占優,反而使“船小好調頭”優勢盡顯,主動管理規模快速增加,實現結構的持續優化。相關年報顯示,2017年江蘇信托主動管理信托規模為547億元,2018年這一數據為607億元,2019年則為1136億元。可以看出,曲線上市以來,其主動管理信托規模增速明顯。
在信托轉型的大背景下,加強主動管理能力成為大勢所趨。殷醒民表示,“對大多數信托公司來說,被動管理型信托資產規模占比較大,主動管理能力不足則是短板。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信托業要把業務工作重點放到提升主動管理能力上來。”
當下,信托公司發揮主動管理能力應聚焦證券投資業務等主要業務方向。“證券信托業務從受托服務向主動管理轉型,需基于信托公司的人員配置、過往投資標的及決策流程等因素的綜合考量。”普益標準研究員王巍對記者表示,信托公司布局證券投資業務以股票投資為主,由于股票與債券在資產估值定價、市場參與主體、底層投資邏輯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信托公司在股權類資產的研究覆蓋短期內略顯薄弱。
王巍認為,由于信托公司擁有良好的渠道和理財客戶資源,其能夠通過研發設立FOF、MOM等產品,將資金配置到優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其私募基金產品上,從而既可以達到分散投資、組合管理的目的,又可以保證良好投資業績的實現。但在甄選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過程中,仍需要信托公司具備較為專業的鑒別能力。(記者 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