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10月份,繼續看好銀行板塊短期相對收益和中長期絕對收益配置價值。”平安證券分析師袁喆奇在最新研報中作出如此表述。
其實,除了平安證券,東方證券、萬聯證券、萬和證券等多家機構最近1個月共計發布76份研報強調銀行板塊具有配置價值。眾機構看好銀行板塊主要基于兩大核心邏輯:首先,恰逢三季報披露,市場對業績關注度提升,預計銀行業雖然盈利增速整體改善的概率有限,但進一步下行的可能性同樣較低,考慮到當前市場預期本就在底部,行業估值對應2020年0.74倍市凈率,業績帶來的額外沖擊有限;其次,國慶假期內國內經濟復蘇勢頭良好,經濟預期在修復通道中,疊加貨幣政策回歸常態,以銀行為代表的低估值板塊更為受益。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最近1個月,共有19只銀行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占行業內成份股比例為52.78%,位居申萬一級行業首位。
繹博投資基金經理王陽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銀行業加速壞賬確認和處置,有利于銀行“凈表”,為2021年業績恢復性增長奠定基礎;另一方面,相對于估值高的消費醫藥行業,銀行板塊具有明顯的相對估值優勢。建議投資者首選具備特色商業模式和可持續客戶、零售業務領先不良率低的優質銀行積極布局。
具體來看,常熟銀行、南京銀行、興業銀行等3只個股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為3家,成都銀行、寧波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等5只個股機構看好評級家數也均達到兩家。
機構認同度的提高也對銀行股的市場表現起到了積極作用。10月份首個交易日,伴隨A股市場的回暖,銀行股普遍走強。上述機構力薦的19只個股中,青島銀行、招商銀行、江蘇銀行、華夏銀行、浙商銀行、浦發銀行、中國銀行、成都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等位居前十名。
龍贏富澤資產總經理童第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看10月份市場將會穩中有升。經濟基本面、流動性及企業盈利均支撐市場企穩回升。9月份各項經濟數據繼續回暖,雙節期間國內生活、旅游等消費經濟全面復蘇,為市場企穩回升蓄勢。流動性方面,節前部分資金出于避險考慮較為謹慎,隨著假期的結束,此類資金有望回歸市場補充流動性。假期期間外圍市場經歷了短期波動后有所企穩,尤其是美股走勢依舊堅挺,在較為寬松的政策環境之下,美股大幅波動的概率相對較低,外圍市場風險偏好的修復利好A股流動性。盡管海外擾動依舊是當前市場最強的不確定性,但在國內宏觀經濟支持下,A股近期依然穩中向好。
也正是基于國內經濟形勢的逐步轉好,中銀證券分析師林穎穎表示,銀行板塊后續季度配置意愿有望提升。在林穎穎看來,市場對中報業績利空預期落地后,銀行估值安全墊進一步夯實。經過前期調整,銀行板塊具備低估值、低倉位的特點,看好板塊絕對收益。個股方面,建議關注基本面穩健的優質個股(招商銀行、寧波銀行等),以及基本面改善的低估值股份行(光大銀行等)。
提及估值,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收盤,仍有26只銀行股最新市凈率不足1倍,處于“破凈”狀態,占行業內成份股比例超過七成,其中不乏機構力薦的標的,華夏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等個股最新市凈率均低于0.6倍。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節后首個交易日市場做多熱情升溫,但是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兩位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還是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胡泊提示,關注即將上市的權重股對資金造成的分流作用;夏風光認為,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短期內市場繼續維持震蕩走勢的可能較大。(吳珊)
關鍵詞: 銀行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