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道口街道地處首都核心功能區,地段好,房價高,而這卻成為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并以“以房養老”為名騙取法律風險意識低、資產價值高的老年人群體。前不久,街道接到交東社區一64歲居民求助,社區平安辦工作人員了解到,該居民曾委托一家中介機構,用房屋抵押給銀行做“以房養老”的理財產品,中介機構帶其到公證處辦理了公證手續,并稱此后每月都能得到收益。但是之后,居民不但未拿到收益,還被房屋抵押機構通過法律訴訟程序,將其名下房屋過戶給新房主,隨后新房主由于欠債又被告到房山區法院,房屋被用作抵押貸款。法院執行庭近期收房,居民面臨著無家可歸的境地。
得知情況后,社區平安辦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與法院執行庭專審法官取得聯系,經過多次溝通協調,最終,法院執行庭暫緩執行收房。待北京疫情緩解,逐漸復工復產后,社區平安辦主動協調法院執行庭專審法官、交東社區工作者、社區民警召開協商會,指導社區上門服務,聯系親屬。社區律師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幫助居民走司法救濟程序的同時,還上訴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盡最大努力挽回了居民的損失。
據不完全統計,交道口街道轄區居民因“以房養老”等假借理財名義騙取房屋產權的情況有所抬頭,理財受騙引發的矛盾糾紛更是日趨增多。為提高轄區居民的防范意識,街道社區平安辦于7月30日下午舉辦“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的防范金融風險線上宣傳活動。日后,街道還將持續做好宣傳工作,提高轄區居民的防范意識。同時,也建議轄區居民對各種形式的投資理財產品擦亮眼睛,保持警惕之心。(張佳倩)
關鍵詞: 以房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