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騰邦國際現在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子公司喜游國旅失控、遭銀行申請破產清算、股價被砸跌停,騰邦國際到底經歷著什么?
子公司喜游國旅失控被深交所質疑
4月20日晚間,騰邦國際發布公告稱,子公司喜游國旅已經失去控制,該公司拒絕配合騰邦國際及年審會計師對其2019年度財務報表的現場審計工作,導致其2019年度審計工作不能正常進行,公司不再將喜游國旅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
這一則公告迅速引起了深交所的質疑,4月21日,深交所對騰邦國際下發了關注函。
2019年8月26日,騰邦集團及鐘百勝與中科建業高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建業”)共同簽署了《表決權委托協議》,中科建業成為公司單一擁有表決權份額最大的股東,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深交所要求騰邦國際說明公司實際控制人是否真正發生了變化。
騰邦國際在4月20日的公告中表示,自2020年3月20日向喜游國旅發送《審計通知書》后再未得到對方的任何回應,對此,深交所要求騰邦國際說明公司直至4月20日才披露其失控的具體原因,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的情形。
此外,深交所還要求騰邦國際說明無法獲取喜游國旅完整財務資料以及無法對喜游國旅的重大經營決策、人事、資產等實施控制的具體情況,及公司認為對喜游國旅喪失控制及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的具體時點及其合理性、認定依據及其充分性。
騰邦國際遭銀行申請破產清算
4月21日晚間,騰邦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通知書》,稱申請人中信銀行深圳分行申請對公司破產清算。公司已向法院提交異議書,目前正積極與債權人進行溝通中。
公告表示,中信銀行深圳分行與公司于2018年7月17日簽訂《綜合授信合同》及補充協議,綜合授信人民幣3億元,期限自2018年7月17日起至2019年7月4日止。
合同簽訂后,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合計向公司發放了14筆流動資金貸款人民幣3億元。截止本公告日,貸款本金、及相應的利息和罰息均未歸還。
騰邦國際提示道,公司破產清算申請是否被法院受理,公司是否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對于有何影響,公告表示,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不排除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因債權到期無法受償,通過訴訟、仲裁等方式主張權利,甚至對公司資產、銀行賬戶等進行查封凍結,乃至對公司資產進行拍賣處置。如果出現上述情況,騰邦國際的經營將受到嚴重負面影響。
如果破產清算申請被法院受理,騰邦國際將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及終止上市的風險。
巨虧近16億,58個訴訟案件在身
3月18日,騰邦國際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總營收33.69億元,同比減少31.04%;營業利潤-16.11億元,同比減少717.98%;凈利潤-15.79億元,同比減少1041.36%。
對于報告期內營收下降超三成,騰邦國際方面稱,主要系旅游業務和機票業務經營規模下降。由于居民出境游出現下降趨勢,再加上資金緊張被國際航協終止BSP(即開賬與結算計劃)協議,機票代理業務經營規模大幅下降;同時,旅游業務受資金緊張等原因影響,原運營的俄羅斯、東南亞、歐洲等20多條線路逐步停運,導致旅游業務收入規模下降。
另外,騰邦國際可謂是訴訟纏身。根據4月12日晚間騰邦國際披露訴訟、仲裁案件進展及新增情況顯示,截至目前,騰邦國際共有58個訴訟案件在身,其中2020年新增15起訴訟,多數為合同糾紛,累計訴訟金額達17.36億元。
股價跌停,市值大幅蒸發
4月22日,騰邦國際跌停開盤,小幅脈沖后再次封上跌停板,截止發稿時間,封單高達10萬多手。長期來看,公司的股價走勢也是一路下跌,較2018年5月29日騰邦國際股價曾創18.13元/股的階段性高點,期間市值則蒸發了90億元。
事實上,騰邦國際的危機或要追朔于控股股東騰邦集團的債券違約。去年6月10日,騰邦集團公告稱,因短期資金周轉困難,“17騰邦01”債券未能按時足額支付1.125億元利息,構成實質性違約。
由債券違約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逐漸蔓延至上市公司。2019年8月8日,騰邦國際發布《關于公司BSP票款到期未能清償的公告》稱,騰邦國際及部分子公司因發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BSP(即全球航空旅游服務分銷系統)票款欠款行為,總金額高達2.17億元,致使5家子公司收到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發出的《關于終止客運銷售代理協議的通知》,這對于以機票代理業務起家的騰邦國際而言,這無疑是影響甚大。
進入2020年,隨著疫情的影響,旅游業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對于騰邦國際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如今來看,公司的前景可謂是迷霧重重。
關鍵詞: 騰邦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