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報道,近日湖北石首的袁先生和同事驅車從老家趕到貴陽返崗,不料卻被當?shù)鼐游瘯ぷ魅藛T要求不能下車。更尷尬的是,等待八九個小時后,袁先生內急想上廁所,卻被告知只能在車內用塑料袋解決。
按照貴陽當?shù)亟值擂k的說法,袁先生從湖北返崗時沒有提前給貴陽當?shù)鼐游瘯髠洌瑢儆诓m報,核實情況耗費了不少時間,其間基層工作人員不敢貿然放他下車,這才出現(xiàn)內急只讓在車上解決的情況。
基層工作人員的謹慎可以理解。湖北人員返崗提前報備,方便所在地對接,袁先生快到貴陽時才臨時告知居委會,確實是自身失誤在先。而且,“等待八九個小時”的前提是其凌晨才到達,在未提前報備的前提下,工作人員不可能24小時待命。
但是,連下車去廁所都不讓,這樣的防控手段有些矯枉過正。要知道,按照湖北離鄂通道管控政策,袁先生能夠得到放行,是因為已經辦理好了健康證明。在對方持有健康證明的前提下還采用一刀切的隔離方式,多少顯得不夠人性化。
袁先生的經歷,其實是湖北返崗人員的一個縮影。這兩天陸續(xù)有媒體報道,湖北務工人員遭遇健康碼不認、基層設阻、強制隔離等問題。尤其一些基層地區(qū)擔心擔責,增設各種關卡和賭點,用力過猛地執(zhí)行隔離政策,給湖北返崗人員帶來了諸多不便。
前兩天中央已經明確,“以武漢為主戰(zhàn)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并且,按照中央的要求,低風險地區(qū)之間的人員和貨物流動,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不得再設置障礙,不對人員采取隔離措施。安排袁先生就近找個廁所,按道理來說并不存在傳染風險,當?shù)氐奶幚矸椒ㄒ呀洺隽吮匾姆揽爻叨取?/p>
現(xiàn)在離開湖北的務工人員能拿到健康證明,出示健康綠碼,是經過了要求的隔離期,沒有必要把他們當病毒傳播者一樣對待。處處區(qū)隔,頻繁設卡,小心謹慎到連下車去廁所都不讓,即便不是出于主觀故意,也很容易進一步渲染“恐鄂”的情緒,和當前的防控精神背道而馳。
事實上,現(xiàn)在很多省市已經和湖北健康碼互認。比如3月18日,杭州就宣布,湖北人持有綠碼可以回杭州直接上班,不用14天隔離。深圳、廣州、長沙等地也積極跟進。這些措施在避免疫情反彈的前提下,一方面降低了湖北務工人員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復工復產效率,為經濟社會秩序的全面恢復贏得了時間。
湖北務工人員作為疫情的主要影響群體,在困守湖北期間已經遭遇了各方面的巨大損失。現(xiàn)在復工復產有序進行時,他們理應被溫柔對待。我們不能一邊喊著“湖北加油”,一邊對返崗的湖北人采用各種簡單粗暴的區(qū)隔政策,甚至是歧視手段。
就在前兩天,湖北的解封時間公布,離鄂通道管控陸續(xù)解除,火車站、機場等公共交通重啟,意味著接下來返崗的湖北人員會越來越多。對此,各地要在做好聯(lián)防聯(lián)控工作的基礎上,盡力確保務工人員尤其是湖北籍務工人員的返崗之路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