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新增確診病例的減少,不少市民心里的焦慮和緊張自然有所緩和。不僅上公園的人多了,逛超市的人也明顯增多。畢竟吃喝是生活剛需;宅在家里時間長了,去超市逛逛,還能換換心情。據(jù)報道,部分商超柜臺、蔬菜攤前,肩并肩人擠人的扎堆兒現(xiàn)象已經(jīng)出現(xiàn)。有的超市門簾尚未按照要求撤下,顧客進出需先用手推開厚重的門簾;有的攤位前,顧客根本不把一米線當回事,超市結(jié)賬處更是人群聚集。
疫情暴發(fā)后,人流聚集始終是防控的重點。隨著復工復產(chǎn),超市回人流回升在所難免。但疫情拐點未到,警報并未解除,像超市這樣最容易形成人流聚集的公共場所,必須保持高度警惕,所有的防控措施,只能更嚴,而不能有任何的放松。
對超市來說,在保障商品充足供給的同時,必須守好入門關。無論是設置一米線,還是摘門簾,這樣的規(guī)定動作必須完成;必要的時候,不妨像公園一樣,采取預約和限流措施。對消費者來說,滿足生活的需要,更要以安全為前提。日常所需,先列清單;到了超市,買了就走;一次買足,把日日購變成多日購,才是最明智的做法。更重要的是,要遵守一米線規(guī)則,這是對自己負責,也對大家負責。聚在超市,其實比聚在公園風險還要大。不少超市建于地下,多為密閉空間,不保持安全距離,更有可能助長病毒的傳播。
非常時期,超市要保證不能“超員”;消費者購物,則盡量不要超時。多方齊心、捂死病毒,以后閑逛超市的日子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