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范圍來看“單身”已成為“常態”。單身人口已占到美國成年人口的 45%,日 本為 32.4%,韓國為 23.9%,中國僅為 14.6%。隨著我國社會不斷進步,微觀個體選 擇日益多元,主動或被動選擇單身的人將越來越多,比照同為東亞國家的日本和韓國, 按兩國的平均單身人口比例計算,未來中國的單身人口可能高達 4 億。
從現有數據來看,一方面,由于性別失衡、男性人口絕對過剩,有千萬數量級的男性被動單身;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思想的解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主動單身。
據《中國統計年鑒2019》,根據抽樣比進行折算,估計2018年20-49歲的男性人口數量為266820萬人,比女性多11566萬人。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男性人口為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男性比女性多3049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預計到2025年前后將有2000萬到4000萬男性將無妻可娶。
生育政策方面,計劃生育政策加重了性別失衡,在后代數量有限的情況下,中國農耕 文明下“重男輕女”的文化傳統驅使一些家庭借助人為手段干涉新生兒性別,有研究 證明“一胎化”嚴格執行的地區,頭胎是男性的比例較其他地區高。
“單 獨二孩”政策可緩解出生性別比偏高的狀況,但由于“單獨二孩”政策的受益人群主 要是富裕家庭,此類人群已通過罰款、出國等途徑部分解決需求,而且考慮到時間精 力成本和財務壓力后,選擇“二孩”的比例并不高。
另一方面,近年來離婚率不斷攀升,婚后離婚的概率已超過 35%, 婚姻的預期收益已經低于單身。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普遍認同 “干的好不如嫁 得好”的觀點,這其中隱含著女性對另一半比自己強的設定,這種擇偶策略使得三高 型“勝女”的選擇范圍變窄,更容易“被剩下。第二是向往與恐懼并存的心理,每個 女孩都一個“公主夢”,但現實是離婚率上升,以及婚后生活質量下降,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人主動選擇單身。
民政局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
另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優秀“勝女”越來越多,且相對獨立。目前我國的本科生中女生已多于男生,且女生優秀比例更高,高校女生學業成績 優秀和良好的比例為62.4%,高于男生9.7個百分點;參與志愿者活動的女生占64.5%, 比男生高出 4.8 百分點,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女生占 47.5%,比男生高出 4.0 個百分點,這也導致了優秀的“剩女”越來越多。
現在是90后談婚論嫁的時期了,但是90后比80后普遍結婚更晚,不想結婚的也更多。對于男性而言,房子、車子和彩禮是最大的壓力,對于女性而言,老人和孩子足以讓女性對婚姻產生畏懼。
數據顯示,現在單身的90后人群中有近七成是渴望擁有愛情并想要快速步入婚姻的,但是依然有30%的90后單身青年愿意維持現在的單身狀態,整體90后人群的戀愛中位數是2次。也有的90后和00后宣言“我單身我快樂”。但是目前社會輿論對單身生活方式不夠寬容,隨著年齡增長未婚人士很難享受單身 生活,幸福指數會不斷下降。
關鍵詞: 男性比女性多3049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