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用于賭博與日常花銷,男子獲刑12年7個月
海南購房新政策出臺后,許多人陷入想買房卻無購房資格的尷尬境地,某些不法分子見狀動起歪腦筋,大肆斂財。海口一房產中介業務員以自己有能力拿到購房指標、鋪面為由,詐騙客戶120萬余元,并將錢款全部用于賭博與日常花銷。日前,美蘭區人民檢察院以詐騙罪對被告人劉某某提起公訴。
信口開河能幫忙買房,騙了82萬余元
劉某某是海口某房產中介公司的業務員,2018年4月中旬,他通過微信認識想要獲得購房指標的客戶李某。在交流過程中,劉某某謊稱其有能力幫李某拿到房源,若事情沒有辦成,將全額退款。李某信以為真,分別向劉某某所在的房產中介公司和另一家房地產公司支付5萬元項目認籌金和6萬元鎖定房源團購費,共計11萬元人民幣。購房新政策出臺后,劉某某以李某不符合買房條件為由,將11萬元人民幣通過公司賬戶全數退給李某。
之后,劉某某主動聯系李某,稱只要花錢補交2年社保就可以拿到購房資格。經上次退款一事,李某對劉某某深信不疑,便把10%購房首付款和辦理社保的181260元人民幣匯到劉某某提供的公司賬戶中。劉某某向公司謊稱,該款項是受李某委托買社保和繳納房款之用,順利將該款項轉入自己賬戶內。
2018年5月,劉某某又向李某謊稱,購房資格拿到后需要支付剩余的購房首付款,才能保證順利買房,李某先后兩次向其所在的房產中介公司轉入594217元人民幣。在交易過程中,李某預訂的房子已經被賣出,劉某某在同年6月,將一份偽造的《海南省商品房買賣合同》寄給李某簽署,讓李某相信買到房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2018年7月,劉某某再一次讓李某向公司重新轉入購房認籌金,李某又向該公司賬戶轉入50000元人民幣。劉某某將李某先后三次匯入的825477元人民幣,全部以為客戶辦理業務為由從公司賬戶轉入個人賬戶中,并用于賭博和日常開銷。
故技重施難圓謊,他主動投案自首
2018年9月初,曾找過劉某某購房的蔣某某出于信任,想讓劉某某幫忙找商鋪。當時劉某某手上并沒有房源,卻向蔣某某推薦實際已在他人名下的一家鋪面。蔣某某看中后,轉350000元人民幣到劉某某提供的公司賬戶中,劉某某故技重施,將該款項轉到自己個人銀行賬戶中。
為了不讓事情敗露,劉某某以老顧客優惠為由,通過公司賬戶退還14100元人民幣到蔣某某的銀行賬戶。隨即劉某某又以交納登記費用為由,讓蔣某某通過支付寶賬戶轉550元人民幣到其支付寶賬戶上。蔣某某先后轉入的386450元人民幣也被劉某某揮霍一空。
2018年11月,劉某某因無力償還錢款,主動到派出所投案。
經美蘭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劉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1211927元,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劉某某曾因犯盜竊罪被判刑罰,有前科,酌情從重處罰,犯罪后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且愿意接受處罰,依法對其可從輕處罰,故判處劉某某有期徒刑十二年七個月,并處罰金100000元人民幣。責令劉某某退賠被害人李某825477元人民幣、蔣某某386450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