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林”受騙家庭的新年夢想
1月15日晚,河北省平山縣的農婦張世蘭做完家務,拿起手機,看見一則河北省黃驊市的官方通報。
“聯合調查組進駐華林公司以來已初步查明,該公司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公司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已被警方控制。”
調查組進駐的河北華林酸堿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林公司”)是一家宣稱給人體通上電就能“調節人體酸堿平衡”的企業,而所謂的酸堿體質理論已被揭穿是個騙局。
看到通報,就像“被電擊了一樣”,張世蘭癱坐在沙發上,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她13歲的兒子王哲彥爬過去,給媽媽擦眼淚。
“媽媽你別哭了,無論我的腿能不能治好,我都會好好學習,將來照顧你和爸爸,不讓你這么辛苦。”他安慰媽媽。
公司宣稱電療可以治病
4年多來,華林公司的“電療”一直是這對母子生活的主題。王哲彥因為“腰椎脊膜膨出”而難以行走。為了給兒子治病, 2014年冬天,她借款5萬元來到黃驊,到華林酸堿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學習電療。
“我們有一雙神奇的帶電的手,可以幫您打通經絡。”這家公司對用戶宣稱。
給人做電療,需要先讓自己“通電”。張世蘭一直堅信電療的療效,本以為藉此能治好孩子的雙腿,沒想到4年多來,電流在她弱小的身體里走了無數遍,兒子卻仍然沒能站起來。
河北平山縣西柏坡鎮南莊村三面環水,背倚大山??克运?,村里大部分人都靠捕魚為生,張世蘭家也不例外。
王哲彥學會走路后,一直“有點拐”,后來被檢查是“腰椎脊膜膨出”,一種先天性神經中樞發育畸形。張世蘭和丈夫王增軍商量,等攢夠了錢,一定帶兒子去做手術,把腿治好。夫妻倆每年捕魚能有三四萬元收入。2014年,王哲彥上小學三年級時,在石家莊一家醫院做了手術。
據張世蘭回憶,手術做完后,一名醫生建議她為兒子做理療,有助于恢復。在這名醫生的推薦下,張世蘭帶兒子來到醫院附近的一家中醫理療館,第一次接觸到電療。“一次1000元,太貴了,我們只做了兩次。”她說,后來一名理療師建議她,為了省錢,可以自學。
“我當時著急,想讓兒子快點恢復,便決定自己學。”在這名理療師的陪同下,張世蘭分別來到滄州黃驊和保定順平兩地學習電療。給兒子治病已經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她向親戚借了5萬元交學費。
這5萬元換回的,是為期兩周的培訓、一臺電療儀和一些電療時使用的精油。2016年12月1日,華林公司為她補發“中華酸堿平衡與人類健康學會”發放的“技術資格證書”。證書封面是綠皮的,金色的繁體字強調“中華”字樣。
她記得,華林公司工作人員問自己報“技師班”還是“營銷班”。技師班是學習電療“技術”,營銷班則是推銷電療。“我考慮到學習電療是為了給兒子看病,就報了技師班。他們工作人員還一直慫恿我報營銷班,說可以賺大錢。”
這幾年里,她真的通過給別人做電療,賺了將近3萬元。她和那些求助者,都不知道自己參與了一個騙局。
給人做電療,需要自己先站在電療儀上,讓電流通過身體傳到手上。張世蘭說,剛開始接觸電療特別不舒服,渾身疼。為了給兒子做電療,她起初“雙腿都腫了,疼得下不了炕”。
這位母親忍著疼痛,堅持了下來,直到覺得自己的身體“慢慢適應了電流”。
“我天天盼著有一天,兒子能站起來,至少像他之前那樣。”她說。
雖然不能走路,王哲彥學習成績一直是班里第一名,在平山縣一次小學聯考中,還考過全縣第一名。他的獎狀貼滿了家里一面墻。
后來,村里耕地被征用,張世蘭一家獲得40多萬元補償款,不僅還清了外債,2015年還花30萬元建了新房。“我一度覺得好日子馬上就來了。”張世蘭說,“就等哲彥的腿恢復了。”
厄運再次不期而至。
2016年冬季的一天,王增軍夫婦打魚回來。臨近中午,張世蘭騎著三輪車去學校接兒子,王增軍獨自一人坐在屋子里摘網上的小銀魚,屋里生著蜂窩煤爐子。臨走前,她提醒他小心煤氣。
張世蘭說,等她接兒子回來,王增軍仍在那摘魚,臉色難看。“你出去透透氣。”她提醒。王增軍走出門外,突然栽倒在院子里,后腦勺著地。雖然被及時送去就醫,但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大腦損傷嚴重,王增軍出院后,喪失了勞動能力,如今勉強能夠扶著椅子走路。
長期以來,王增軍智力有障礙的哥哥跟著他倆生活。夫妻倆照顧一大一小,日子還能過得下去。丈夫喪失勞動能力后,張世蘭說,那段時間她感覺“天塌了”。
涉事公司能否賠償
南莊村村支書王建文說,王增軍家從前在村里不算富裕,但也在中等以上。“這是典型的因病致貧。”他說,西柏坡鎮和村委會了解到王家的情況后,為王增軍父子辦理了低保,為王增軍的哥哥辦理了五保,“一年大約有兩萬元錢”。
“這兩萬元真是救命錢。”張世蘭說,基本能維持全家一年的開支。但家里有一項大開支,常常讓張世蘭頭疼。
她拿出一小瓶精油,嘆了口氣——“給哲彥做電療必須用這個”。一瓶精油195元,一個月至少5瓶,每個月買精油就花費近千元。
張世蘭在網上看到過便宜的精油,但她咨詢華林公司的工作人員,對方告訴她,網上賣的是假的,不管用,只能從華林公司買。
去年9月,王哲彥升入西柏坡中學。張世蘭的負擔更重了,中學距離南莊村大約5公里,她每天需要往返3次接送兒子,在路上差不多要花3個小時。
“我就是他的腿。”上學時她把兒子背上三樓,放學后再背下來。兒子的身高長到了146厘米,但體重只有26公斤。
在華林公司接受調查之前,張世蘭仍然滿懷希望堅持每天為兒子做電療。但她發現,兒子更內向了,看起來心事重重。
西柏坡中學校長韓愛忠說,考慮到王哲彥的特殊情況,學校專門騰出一個單間宿舍讓他們母子午休,還為他爭取了每年1600元的助學金。
中央和國家機關派往西柏坡的扶貧支教隊也注意到了王哲彥。他們幫忙聯系了正在河北當地醫院開展合作的首都兒科研究所的醫生,為王哲彥檢查身體。支教隊的計算機老師王曉毅和張忠曼,在學校辦了一個計算機編程入門的興趣班,王哲彥也報了名。
“他對編程非常有興趣。”張忠曼說,有一次在計算機課上,他給同學們提供一些書看,發現只有王哲彥在看有關編程的書。
“編程入門課上,他輸入的速度和準確性都位于前列。”王曉毅告訴記者。有一次,張世蘭也發現兒子在電腦上搜“程序員”。
2019年元旦,支教隊員問起王哲彥的新年夢想是什么,他低下頭,小聲回答:“希望我的腿能治好,如果腿不能治好的話,我想要一臺電腦學習編程,家里的電腦已經用了8年,太卡了。”
支教隊員劉博在西柏坡中學中開展過一項學生生涯規劃調查,問卷上有一個問題:你更希望了解哪個職業的工作內容?王哲彥填的是“程序員”。
他的體檢結果并不樂觀。除了老問題,還發現了腎積水,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但家里已經拿不出手術費了。張世蘭問記者:“我給華林公司交的那5萬元學費,還能要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