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電商平臺線上售賣處方藥的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記者了解到,根據《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得采用郵售、互聯網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眾銷售處方藥,違者將處以銷售藥品貨值金額2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
違規成本低與醫藥市場的龐大形成了鮮明對比,違規銷售處方藥的現象層出不窮。為了進一步了解違規銷售處方藥的市場,記者展開了調查。
網店客服稱可隱蔽發貨
近日,記者在一家電商平臺上找到一家名為“××大藥房旗艦店”的網店,記者告訴商家想要購買一些處方藥,但沒有處方。
這家店鋪的客服回復稱:“根據國家規定,處方藥需做處方登記,請您提供患者的姓名、年齡以及癥狀。提供上述信息后,先提交預訂單,之后等待審核即可。”
隨后,記者詢問:“誰來審核?時間久不久?”對方回答:“門店審核,審核通過后,門店將直接發貨。”
對方告訴記者,訂單審核通過后,貨品將不會出現在“待發貨”行列中,交易會顯示為關閉的狀態,但是會按時發貨。
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發貨后,配送單號會以“物流短信”的形式發送至收貨人的手機上,收貨人可通過單號查詢物流信息。藥品到達目的地后,快遞員直接選擇代簽收,然后聯系收貨人,采用“貨到付款”方式。
為了讓記者放心,對方還告訴記者:“一切都是保密配送,包裹上完全不會出現產品信息,快遞單上不會出現藥品名稱等敏感字眼。”
當記者問及藥品如何包裝才能逃過監管,對方迅速警覺道,“我們只提供產品展示,不是銷售”。
記者同時發現,在此平臺上,銷售處方藥的商家不在少數。記者在調查中得知,當面臨患者沒有處方的情況時,網店客服大多“貼心”提醒,“如您沒有處方單,您也可以先下單,我們會安排專業醫師為您先配藥,如有其他問題,醫師會聯系您”。甚至有部分商家只要求提供身份證號碼即可,可直接提交訂單。
網上藥店售前無需處方
之后,記者在搜索引擎中輸入某處方藥名稱,進入頁面排名第一的某網上藥店。記者點開網頁打開咨詢窗口時,網站自動提醒“當前咨詢人數過多,要求提供聯系方式,隨后會有專業醫師提供服務”。
記者留下聯系方式之后,一個名為“王藥師”的QQ號與記者聯系,“您目前的癥狀是什么呢?我是專業的醫生”。
在記者告知虛擬的姓名、年齡和癥狀之后,對方只字未提出具醫師處方,僅要求記者提供收貨信息、付款方式、產品數量與產品名稱,以便做相應的門店審核,并強調“這是國家要求的審核,確保用藥是否安全”。
記者詢問審核是否能夠通過,對方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審核是可以通過的”,并向記者保證“您提供收貨信息,我幫您下單。下單了您就能收到藥品,收不到您可以直接找我”。
記者問及服用藥品后出現不良反應怎么辦?“王藥師”立即回應說:“不良反應是有的,任何西藥都有不良反應存在,但不是每一個人服用后都有不良反應,具體看您個人對藥物吸收的情況。藥品的說明書上都有寫,可以查看。”
低價出售藥品可代開處方
記者了解到,在QQ群也有處方藥售賣。記者在QQ群檢索中輸入“處方藥”,出現大量“批發零售”處方藥的QQ群,隨后記者進入名為“處方藥”的群中,并與聲稱“低價出售大量處方藥”的賣家取得聯系。
記者稱需要抗抑郁、有鎮靜功效的艾司唑侖片,對方立即展示了藥品圖片,“一瓶100粒,信誼產的”。
記者在網上搜索了解到,艾司唑侖片市場價為一瓶70元至80元不等,且凈含量遠遠少于對方提供的產品,但對方報價僅為“每瓶50”。
面對記者對藥品是否造假的質疑,對方稱,“肯定是真的,來我這兒買的人很多,醫院不好開,都在這兒買”。據悉,艾司唑侖片曾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3類致癌物清單之一。
“一次買的量到100瓶以上,能有優惠。”對方一次性附上手中所有的藥品價格清單,“阿普唑侖(抗抑郁、鎮靜藥)50、杜冷丁(鎮痛藥)150、艾司唑侖片50、地西泮(催眠)50、力月西(麻醉藥)220、氯硝西泮(抗癲癇)60、曲馬多(鎮痛藥)35、三唑侖(麻醉藥)280”。
上述藥品價格遠比市面上流通價要低,在與記者聊天中,對方還大方地提供了優惠價,“力月西都按箱賣,一箱100盒,一共1萬6。杜冷丁每個月要的人多,一個月只能給30盒。三唑侖100盒2萬”。
隨后,記者要求對方展示藥品圖片,對方稱“加微信后才能看圖”。在記者添加了對方的微信號之后,對方告訴記者,“留地址付款就可以了,微信和銀行轉賬都可以”。
根據《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規定,力月西作為麻醉藥物屬于禁止寄遞的物品之列。藥品又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到達買主手中?對方告訴記者,“都是熟人,不會開箱檢查的,用其他東西偽裝一下,不破壞原包裝,有辦法的”。
記者還發現,這一QQ群中部分人員能夠提供代開處方單的服務。代開處方人員要求記者提供“藥物名稱、姓名、年齡、性別”。“處方單不論內容一律20元一張,微信付款”。
記者要求對方出具以往開的處方單,對方回復“不付款怎么開”?隨后,對方將記者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