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天文大潮汛,上海將出現臺風、暴雨、天文大潮“三碰頭”局面;浙江啟動防臺風二級應急響應
根據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簡稱“省防指”)消息,今年第14號臺風“摩羯”(強熱帶風暴)預計于12日夜間在浙江瑞安到三門一帶沿海登陸。浙江省防指12日上午10時啟動防臺風二級應急響應。
【浙江】
臺州等9市轉移13.5萬人
受“摩羯”影響,舟山、溫州、臺州、嘉興、紹興、杭州、寧波、金華等地已降雨,截至12日14時,舟山面雨量29毫米,面雨量最大的嵊泗縣117毫米。
當前浙江省大中型水庫均在臺汛期汛限水位以下,沿海地區加強平原河網排水。11日,嘉興市啟用杭嘉湖南排工程,杭嘉湖南排工程南臺頭閘開3孔、長山閘開5孔、獨山應急排澇工程開啟1孔排水,采取預排措施預降河網水位,嘉興市城防大包圍工程啟用。
截至目前,浙江平原河網共預排1.28億立方米水量,杭嘉湖南排工程共預排1600萬立方米,寧波地區共預排河網水量2500萬立方米,紹興地區共預排河網水量8700萬立方米。
據統計,截至12日12時,臺州、舟山、寧波、溫州等9市共轉移135160人。浙江省20582艘漁船已在港避風或處于安全水域,4100艘非漁船已在港或處于安全水域。
浙江海事局聯系東海救助局安排了5艘專業大馬力救助船做好布防,另協調東海石油管理局大馬力拖輪也納入應急力量。
據氣象預報,預計12日東海海域有9至11級大風,“摩羯”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可達11至12級,浙江省大部地區有大雨到暴雨,部分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浙江省防指提醒,在未解除警報和正式通知之前,回港避風船只、已轉移人員、沿海或海島旅游景區要特別注意安全。同時密切關注當地氣象臺發布的最新預報預警信息,特別重視因強降雨可能發生的小流域山洪和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防范。
【上海】
臺風、暴雨和雷電“三警齊發”
臺風“摩羯”外圍環流已致上海出現大到暴雨。12日從上海市防汛指揮部獲悉,此次臺風“摩羯”來襲,正值天文大潮汛,上海將出現臺風、暴雨、天文大潮“三碰頭”的局面,上海正全力部署相關應對措施。
上海市防汛指揮部12日15時發出最新消息稱,上海已對一線海塘外作業施工、危棚簡屋內居住的人員及漁船上的漁民等實施了轉移安置。
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副總指揮、市水務局局長白廷輝說,12日上海市臺風、暴雨和雷電“三警齊發”,全市防汛防臺應急響應行動的級別已提升至三級。至12日中午,上海全市672個測站中,9個達到暴雨程度;75個達到大雨程度。最大雨量出現在浦東新區萬祥鎮,為58.2毫米。
由于目前正值今年汛期第6次天文大潮汛,11日夜至12日晨,黃浦江和杭州灣沿線均出現了較高潮位,其中黃浦江蘇州河口、上游米市渡和蘆潮港實測潮位超過警戒線0.07至0.39米。13日凌晨,預計潮位還可能超過警戒線。上海已要求加強對一線海塘、江堤、防汛墻的巡視,及時檢查關閉各類擋潮閘門。
針對臺風可能對上海造成的風雨影響,上海已啟動相關人員的撤離轉移工作。截至12日12時,上海全市已組織避風進港船只1929艘,已上岸人員5096人。東海大橋限制通行,金山城市沙灘、奉賢碧海金沙等沿海密集場所已關閉,人員全部清空。
上海各沿海地區也已經對一線海塘外作業施工、危棚簡屋、漁船漁民等危險地點人員實施了轉移安置。目前,各區已經轉移安置4150人,其中崇明區轉移安置了3109人。
此外,交通部門目前對全市高速公路采取限速通行,575座下立交、163個在建交通工程、395座軌道交通車站及高架線路、29個客運站、17條輪渡線全部落實應急保障措施。綠化市容部門已組織修剪加固行道樹5.9萬余棵,清理進水口垃圾11.6萬余個,拆除存在安全隱患的店招廣告設施582塊。
綜合新華社
■ 相關新聞
今年第16號臺風生成 瓊州海峽全線停航
盡管南海熱帶低壓已在海南、廣東兩次登陸,但是海南“臺風四級預警”仍未解除,臺風影響依舊,今明兩日瓊島東北部仍將有強風雨。海南省氣象局2018年8月12日5時繼續發布臺風四級預警。這意味著,未來24小時內,熱帶低壓還將繼續影響海南沿海或陸地,且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陣風達8級以上。
南海熱帶低壓已于12日14時加強為今年第16號臺風,致廣東多地暴雨。廣東省民政廳通報,茂名、陽江、江門、珠海、云浮市的95個鎮遭受洪澇災害,截至12日17時,上述5市有13.61萬人受災,因災死亡2人、失蹤1人,倒塌房屋44間。
預計強度將先維持隨后緩慢加強
雖9日在海南潭門鎮登陸、11日在廣東海陵島登陸,這一熱帶低壓并未因登陸而減弱消散,反而始終在瓊州海峽徘徊不前。12日8時,該熱帶低壓中心位于廣東省陽江市偏南方向約105公里處,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風速達15米每秒。海南省氣象臺預計,該低壓中心未來24小時將在廣東西部近海徘徊,強度先維持后緩慢加強。
該熱帶低壓還是十足的“大水貨”,給海南島帶來長時間、大雨量的降水。自8日20時-12日6時,全島共有92個鄉鎮(區)雨量超過200毫米,11個鄉鎮(區)雨量超過400毫米,最大為昌江縣七叉鎮497.9毫米。受該熱帶低壓影響,12日-13日,海南省部分海域和海南島東北部地區仍有較強風雨天氣,已因其數度停航的瓊州海峽今明兩天仍有可能因陣風超過8級而停航。
將長時間給珠三角、粵西地區帶來風雨
廣東省氣象臺預計,第16號臺風將在粵西近海海面回旋擺動,可能于14日夜間在廣東省西部沿海地區登陸,登陸后向偏西方向移動,將長時間給珠三角和粵西地區帶來明顯風雨影響。
據氣象水文監測,12日8時至17時,廣東有10個站錄得100毫米-250毫米的大暴雨,其中江門市崖門鎮錄得全省最大雨量138.9毫米,有27個站錄得50毫米-100毫米的暴雨。
目前,廣東省防總已啟動防汛和防風Ⅳ級應急響應,茂名、中山、珠海、云浮、陽江、湛江、江門等地積極落實防御措施。珠海市疏散機場滯留旅客5600多人。
記者從廣東海事部門獲悉,從12日18時開始,瓊州海峽已全線停航。
綜合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