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對于父母、老師來說希望給予他們最深的愛和最好的教育,然而,在我們給予孩子物質滿足的同時更需要給予他們健康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這就需要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了解他們的想法。那么如何用尊重、平等的姿態與孩子交往,如何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健康成長,這是家庭、學校、社會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我心目中的媽媽是化妝、穿裙子的媽媽,我心目中的爸爸是溫柔、帥氣的爸爸。我心目中的媽媽也是優雅、寫字美的媽媽,我心目中的爸爸是高大、搞笑的爸爸。”5月28日,北京市西城區柳蔭街小學二年級的牛心萌同學寫下了她心目中爸爸媽媽的樣子,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爸爸媽媽滿滿的愛意。
“什么樣的爸爸媽媽是好爸爸媽媽?”“孩子們渴望什么?”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聆聽孩子們的心聲。
爸爸媽媽要多陪我玩
“我的爸爸媽媽就是好爸爸好媽媽,我愛爸爸媽媽!”北京市恩濟里幼兒園中班的姜子驥今年5歲了,她很喜歡讀繪本故事,還喜歡學習英語,經常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但是最近爸爸媽媽工作有點忙,尤其是爸爸,陪她的時間少了。她希望爸爸媽媽多陪她玩,多給她講繪本故事。
姜子驥還希望能收到爸爸媽媽送的“六一”禮物,她想要三個小毛絨娃娃,讓它們當寶寶,她來當好媽媽,然后爸爸媽媽要陪她一起照顧毛絨娃娃。
“希望爸爸媽媽能多陪我玩!”日前,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門口,6歲的張云天和媽媽一起參加了公眾科學日“科學少年”科普展示活動。媽媽陪他一起玩彈紙殼、3D打印、多米諾等游戲,他們還用3D打印筆做了一個小眼鏡。在玩的同時,他還學會了很多科技知識。
云天的媽媽李女士說,父母不要一直讓孩子看書學習,要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陪孩子在玩中學。
爸爸媽媽要多鼓勵我、寬容我
“好的爸爸媽媽就是脾氣好,不罵我。”北京市西城區宣師一附小一年級的劉朱奕德說,自己的確有點淘氣,但爸爸媽媽平時有點嚴格,希望爸爸媽媽不對自己發脾氣。馬上到“六一”了,他希望能收到爸爸媽媽送的“孫悟空玩具”。
小學三年級的王雨晗今年9歲了,她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放學主動寫作業,還喜歡國際象棋和畫畫。她的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兩年前,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她的成績不是很理想。為了提高成績,她的媽媽每晚都陪著小雨晗讀書學習,鼓勵她。她的爸爸也在生活中啟發小雨晗,增加她學習的樂趣。
“沒有爸爸媽媽的鼓勵,就沒有我今天的好成績。也希望媽媽在學習上別對我太嚴格了,爸爸反而要多關心我的學習,也請相信我可以監督自己。”王雨晗說。
雨晗的媽媽王女士說,平時很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給孩子報不喜歡的輔導班。同時,也在生活中給孩子講些健康飲食、安全出行等方面的知識,讓孩子更全面發展。
爸爸媽媽要多聆聽并尊重我的想法
“我有什么事情都喜歡和媽媽分享,感謝我的媽媽。”小學四年級的張冒錄說,他和媽媽之間沒有秘密,媽媽很少罵他,總是耐心地和他講道理。但爸爸這點做得還不好,爸爸要向媽媽學習。
“好的爸爸媽媽就是要多和我談談心,聽聽我的想法。”今年12歲的張歆然是北京市通州區第一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再過一個多月就要小學畢業的她,很希望爸爸媽媽能多抽點時間陪她。盡管爸爸媽媽平時很忙,沒那么多時間陪她,她還是給爸爸媽媽打了100分,因為在她看來,父母尊重她的想法,不逼迫她上不喜歡的輔導班,給了她足夠自由的空間。
歆然的父親張先生說,孩子需要得到聆聽和尊重,今后會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深圳大學城麗湖實驗學校校長、深圳大學教育碩士導師房超平認為,好的父母應該要熱愛生活,保持上進,做孩子的榜樣;要溫和親切,堅持原則。前者是對待事物(包括孩子犯錯時)的態度,后者是做事做人不能逾越的底線;要平等民主,正面引導。與孩子多協商,傾聽孩子的意見,不以權威自居,多從正面鼓勵引導孩子;多寬容孩子的錯誤,并引導孩子寬容別人。
房超平說,針對學齡前的孩子,家長要多讓孩子參加各種游戲活動,既能鍛煉孩子身體,又有助于智力發展。多關注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讓孩子學會講自己的故事。引導孩子學會多角度觀察事物,而不是從一個維度看事物。同時,要注意規則意識的培養,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核心是規則和習慣的養成,讓孩子學會擔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片面強調學習成績,通過營造親子閱讀和家庭閱讀氛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擴大孩子的視野。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學會與不同的孩子交流。培養孩子思考的習慣,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孩子喜愛運動和藝術的習慣,多帶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和藝術活動。在小學高年級階段,讓孩子學會自我認知,能夠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并據此引導孩子規劃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重視培養自我糾錯習慣,孩子犯了錯誤,先讓孩子自我反省,別急于批評。培養孩子嚴謹認真做事的習慣,通過協商制定規則,逐步解決粗心以及急于求成等問題。此外,小學階段,還可以讓孩子多參加益智游戲,比如棋類游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呵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引導孩子積極樂觀看待社會存在的問題。(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田珊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