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文婧
2月28日晚,申通快遞披露公告,就“員工持股計劃”收到的問詢函作出回復,公司整體的薪酬結構較為單一,薪酬情況整體來看處于行業相對較低的水平。本次計劃旨在進一步完善公司中長期激勵機制,以長期發展為目標,以股權兌付部分薪酬激勵為基本方式的薪酬激勵體系,實現激勵約束并重。
根據公告,申通快遞員工持股計劃設置了公司業績、個人業績“雙重考核”,都達標后需要36個月之后方能行權,將核心骨干人員與公司未來發展長期“綁定”、穩定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意味濃厚。
業內人士認為,在市場競爭激烈條件下,通過強激勵、強考核保證不掉隊,是不少上市公司留住人才、翻轉業績放的大招。申通快遞近年來組織和管理人員調整力度較大,鎖定這批人標志著公司對于當前治理模式及管理團隊的肯定,有助于公司未來發展。
對于公司層面考核標準是高還是低,公告稱“具有挑戰性”。前述業內人士認為,申通快遞雖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起勢”,但各家快遞均提出了市占率穩提升的目標,產能和規模較小的申通快遞議價權較小,能否短時間“穩盤”,存在相當不確定性。
據統計顯示,本次申通快遞持續計劃雖然行權價格較低,但對比近年來0元、1元低行權價的案例而言,設置了時間較長的鎖定期,高達36個月,如四方達、天澤信息、開潤股份、恒華科技、吉祥航空等企業設置的最短鎖定期為12個月。
作為快遞行業曾經的老大哥,申通快遞究竟是“向上”還是“向下”引發熱議。2021年,申通快遞業績陷入近10億元虧損,但在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經營利潤實現了盈利,盈利能力回升,實際經營狀況在好轉,2021年12月公司市場份額達到11.25%,創造了17個月以來的新高,業務拓展也較為有力。
2022年一開年,申通快遞便開啟了“強基建”模式,繼2021年完成47個產能項目之后,公司官宣2022年將實施超過60個的產能提升項目,提出要堅定改革、徹底改革,絕不搞修修補補,推動申通發生“肉眼可見的變化”,實現短期企穩、中期向好、長期復興。
申通快遞王文彬總裁此前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申通將堅持穩中求進、堅持長期主義。今后三年,申通將會投資百億元左右用于產能提升項目,這次持股計劃鎖定期也是三年,相信這都不只是巧合。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