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由安踏體育(02020.HK)、方源資本、AnameredInvestments及騰訊組成的投資者財團以46億歐元(約為36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完成了對亞瑪芬體育(AmerSports)的收購。
但時隔不到兩年,安踏體育又后悔了。12月22日,安踏體育發布公告稱旗下亞瑪芬體育已同意出售Precor資產,總現金代價為4.2億美元(約為27.45億元人民幣)。
分析人士認為,出售原因之一是相較于高昂的收購價格,亞瑪芬體育的盈利情況并不樂觀。此外,健身器材并不是安踏的核心資產。而在之前的數次斥巨資收購后,安踏已經背負了不小的資金壓力。因此,出售盈利能力正在下降的Precor,改善現金流壓力,無疑是最為經濟的選擇。
出售非核心資產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其實去年安踏體育就在考慮出售Precor,并接觸了潛在買家。
根據安踏體育今年半年報,亞瑪芬體育出現了13.65億元的凈虧損,與2019年11.24億元的凈虧損相比,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而2019年Precor的除稅后凈利潤為630萬美元(約4121.71萬元人民幣),但較2018年的1050萬美元凈利潤而言,也出現了幅度不小的下滑。
興證國際證券分析師韓亦佳認為,通過出售亞瑪芬體育旗下非核心資產Precor,可以獲得一次性2000萬美元的凈利潤。安踏體育在公告中也表示,預計所得款項凈額將用于一般企業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營運資金及/或根據現有融資安排的債務償還)。
在韓亦佳看來,出售資金用于亞瑪芬體育的營運開支及現有融資債務的償還,這有助于集中資源投放,投入到亞瑪芬體育的鞋服類產品開發,加速直面消費者,以及加快數字化進程。
另一位國信證券分析師丁詩潔亦持類似觀點,她認為未來安踏體育有望繼續處置非核心品牌,聚焦資源經營鞋服品類,孵化成功確定性增強。
運動鞋服業務亮眼
目前,安踏的核心業務仍是鞋服類產品,且業績增長的主力則來自于多個收購品牌。
根據安踏體育的第三季度經營情況,安踏品牌在今年三季度的零售金額同比只取得了較低的單位數增長,而旗下的FILA品牌則同比增長20%~25%,其他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增長50%~55%。
與安踏主品牌相比,FILA等收購品牌產品的增長速度更快。其中,迪桑特的業績表現尤為亮眼,三季度同比增長近90%。
公開資料顯示,迪桑特以滑雪產品起家,推出了大量專業滑雪產品。自2016年迪桑特成為安踏旗下子品牌并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四年間,迪桑特的中國門店從1家增至145家,年營收增長到10億元。
2022年冬季奧運會和冬季殘奧會將在北京舉辦,去年國務院也出臺文件提出要加快發展冰雪產業,力爭到2022年,冰雪產業總規模超過8000億元,推動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冰雪經濟”迅速成為體育用品界的熱點。由此,天風證券認為以滑雪產品起家的迪桑特將成為安踏集團矩陣中的另一主要增長點,并有望復制FILA的成功。
在天風證券分析師范張翔看來,FILA的成功模式主要在于品牌理念、渠道建設、營銷推動三個方面,以及品牌矩陣的“協同孵化”。
亞瑪芬體育旗下擁有網球拍品牌威爾森、戶外裝備品牌始祖鳥等。然而亞瑪芬體育目前仍處于虧損中,要讓亞瑪芬體育成為下一個FILA,安踏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第一上海證券分析師肖凱希認為,亞瑪芬體育的業績三季度環比出現改善,流水收窄到低雙位數跌幅,其中電商和零售直營增長超過40%。四季度進入亞瑪芬的銷售旺季,下半年有望盈利。(胡婳溦)
關鍵詞: 安踏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