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晚間,南京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京化纖,600889.SH)發布公告表示,下屬全資子公司南京金羚生物基纖維有限公司(下稱金羚生物基)收到0.9億元政府補助。
本次收到的補助預計將增加南京化纖2020年度稅前利潤0.9億元,最終結果以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結果為準。
《投資時報》研究員留意到,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歸母凈利潤處于虧損狀態,為-0.22億元,而若以前三季度業績數據來看,這已是該公司連續三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負值。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補助是否有助于其全年歸母凈利潤扭虧仍待觀察。
而此前不久,該公司剛因一則高溢價收購被市場聚焦。相關公告顯示,南京化纖擬以3.89億元價格收購上海越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越科或標的公司)51.91%股權,溢價率超3倍。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越科2018年及2019年仍處于虧損狀態,且其總負債呈現出連續增加的趨勢,具體來看,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8月,上海越科負債總額分別為1.02億元、1.28億元、1.69億元及2.16億元。
截至2020年12月18日,南京化纖股價收于4.74元/股,最近七日股價跌幅已達38.44%。
高溢價并購被問詢
近日,南京化纖發布公告表示,為進一步豐富業務結構,實現新材料領域的拓展,同時增加新的盈利增長點進而實施“纖維素纖維+復合新材料”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該公司擬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寧波馨聚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寧波馨聚)等12個交易對方持有的上海越科合計51.91%股權,交易對價3.89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留意到,早在今年6月1日,該公司即簽署《投資意向協議》,宣布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上海越科控制權,并募集配套資金。而在該消息發布后不足半月時間,此收購事項便被宣告終止。
對于終止的原因,該公司曾表示,“由于較難在較短時間內明確并形成具體可行的方案以繼續推進該資產重組事項,為維護公司及廣大投資者利益,經審慎考慮,公司決定終止籌劃前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南京化纖此次重新發起收購上海越科,旋即收到了上交所的監管問詢,問詢函主要內容聚焦在收購定價是否合理?標的公司的業績承諾能否完成等問題。
上海越科主要從事芯材產品、模具產品、配套及其他產品的生產、研發及銷售。其中,PET結構泡沫夾芯材料為標的公司的核心產品,可廣泛應用于能源環保(風電葉片)、航空航天等領域。
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8月,上海越科凈利潤分別為0.16億元、-0.21億元、-0.17億元及0.28億元。可以看到,標的公司2018年及2019年合計凈虧損0.38億元,雖然今年前八個月上海越科實現了盈利,但從近幾年凈利潤數據來看,標的公司盈利能力不具備穩健性,盈利能力能否持續仍待觀察。
此外,根據此次收購的相關約定,上海越科伴隨有業績承諾,即2020年—2022年分別實現凈利潤0.6億元、0.7億元、0.8億元。若按照今年前8個月上海越科0.28億元的凈利潤來看,則上海越科需要在后今年后四個月內實現約0.32億元的凈利潤。
對于監管層問詢的高業績承諾的依據和可實現性,該公司表示,“今年下半年,上海越科通過產線調整、配套設施完善,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PET產品產能逐步提升,未來高毛利率的PET產品也將大幅提升上海越科盈利能力;此外,上海越科與中材科技、張家港戴鉑等客戶已經簽訂的合同、年度框架協議,下游客戶對上海越科2020年—2022年PET產品采購量在16萬立方米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購采用收益法評估作價,上海越科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7.51億元,評估增值5.7億元,增值率314.55%,溢價較高。對于為何選擇收益法進行評估,該公司在回復問詢時稱,“采用收益法評估得到的價值是企業整體資產獲利能力的量化,運用收益法評估能夠真實反映企業整體資產的價值”。
主業單一業績波動大
南京化纖主要從事粘膠短纖維、景觀水的生產與經營,其中,化纖產品為該公司的核心營收來源。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其化纖產品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平均值高達77.78%,可以看到,該公司存在主營業務單一的問題,一旦粘膠纖維市場發生不利的變化,將嚴重制約其發展的持續性與穩定性。
進一步分析來看,《投資時報》研究員通過查閱該公司近些年財務數據注意到,其業績增速波動過大。具體來看,2015年—2019年,其營收同比增速有四年為負值,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有三年為負值。與此同時,上述時間周期內,該公司營收同比增速最高點與最低點的差額為48個百分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差額則超一萬個百分點,呈現出較營收同比增速波動更大的態勢。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南京化纖歸母凈利潤增速較大年份為2015年,年內,該公司為落實“國有企業原則上不再參與商品房開發”要求,轉讓了其所持有的金羚地產70%股權,相關股權轉讓價款約為7.72億元。因此其2015年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增長了3211.25%,達6.69億元。歸母凈利潤也實現4.58億元,大幅上漲8271.56%。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拖累了紡織化纖行業景氣度,使得紡織品出口萎縮,粘膠短纖企業開工率大幅下降,短纖產品銷售困難。據生意社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4日,南京化纖粘膠短纖1.2D報價1萬元/噸,而2018年末短纖售價則為1.32萬元/噸,可以看到,短纖產品售價已經呈現出下滑的趨勢,降幅24.24%。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分別實現營收2.45億元,同比下滑52.04%;實現歸母凈利潤-0.22億元,同比增加7.85%。若進一步將時間維度拉長來看,自2018年9月30日—2020年9月30日,該公司各年前三季度營收處于連續下降通道,且營收同比增速均為負值,歸母凈利潤則連續三年前三季度均為負值。(林申)
關鍵詞: 南京化纖